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地下水》
關注()【雜志簡介】
《地下水》有一批國內知名專家指導,中科院院士汪集陽、中國工程院士張蔚榛、李佩成、徐乾清教授、國務院參士王秉忱教授和水利部地下水專家組成員作顧問。雜志自創刊以來,堅持辦刊宗旨,不斷執著地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努力為水利服務,積極開展學術交流,使這份國內唯一的地下水專業期刊不斷發展,走向成熟,為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保護水資源,宣傳水資源方面的方針、政策發揮著重要作用。
雜志面向的是從事水資源管理、地下水開發利用專業的廣管理干部、技術人員、勘察設計人員、技術工人及大專院校師生。刊登的主要內容:水資源管理,地下水資源評價理論與方法,地下水動態觀測及預報,地下水資源開發與保護;機井濾水結構設計,鉆井技術工藝,鉆井提水機具革新設計與試驗,舊井修復;井灌豎排工程規劃設計,科學用水與井管理,井灌經濟效益分析;行業動態與專業信息;專業科普及專題講座等。
近年來,《地下水》雜志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同仁的關心和支持下,特別是從事水資源工作的廣大讀者、作者、專家學者的厚愛,期刊稿源大幅度增加,學術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刊物覆蓋全國30多個省高自治區,特別是我國北方十七省(市),而且與美國、荷蘭等到國家建立著交換關系。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先后被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被“萬方數據庫”全文收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國家新聞出版署1999.1頒布)執行評優活動中,榮獲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
【欄目設置】
地下水研究、地下水環境污染與防治、地下水開發利用、地下水動態監測、節水灌溉、城鄉供水、找水技術、水資源管理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因子分析法在深層地下熱水水化學組分形成作用中的應用 李紅雁,馬致遠,徐國芳,云智漢,LI Hong-yan,MA Zhi-yuan,XU Guo-fang,YUN Zhi-han
2. 飽和蘭州黃土液化特性的試驗研究 馮立,葛瑞華,郭康,劉亞明,FENG Li,GE Rui-hua,GUO Kang,LIU Ya-ming
3. 特低滲透油藏注水作用規律探討 楊其彬,孫衛,任大忠,王海彤,YANG Qi-bin,SUN Wei,REN Da-zhong,WANG Hai-tong
4. 綜合指數法在敬信盆地孔隙潛水水質評價中的應用 田輝,孫岐發,都基眾,TIAN Hui,SUN Qi-fa,DU Ji-zhong
5. 桂林寨底地下河系統彌散系數研究 王恒,陳余道,WANG Heng,CHEN Yu-dao
6. 沙井子地區奧陶系碳酸鹽巖地球化學特征研究 陳永振,胡亮,CHEN Yong-zhen,HU Liang
7. 鍶同位素演化對深層地下熱水的指示意義 徐國芳,馬致遠,XU Guo-fang,MA Zhi-yuan
8. 基于灰色關聯法的地下水質綜合評價——以巴彥哈達地區為例 王鑫,丁立強,
9. 河南省濮陽市區地熱資源形成條件與開發利用研究 宋會香,鄧振興,趙目軍,SONG Hui-xiang,DENG Zhen-xing,Zhao Mu-jun
10. 指數評價法在安塞茶坊水源地的應用 張智印,張晨招,崔虎群,ZHANG Zhi-yin,ZHANG Chen-zhao,CUI Hu-qun
11. 模糊線性規劃計算在水源地開采量計算中的應用——以渭南老香居油脂廠為例 王建彬,王佳武,
12. 可視化地下水數值模擬軟件(VISUAL MODFLOW)在國內的應用 馮潔,FENG Jie
13. 對府谷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思考 趙彥梅,
14. 徐聞縣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淺析 任偉燦,李淑梅,
代發職稱論文范文:農業科技成果推廣中的信息服務策略
[提要] 本文分析農業科技成果信息的基本特征,農民對農業科技成果信息的需求類型以及影響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原因,提出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信息服務策略。
關鍵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信息服務,服務策略
隨著廣大農民科技意識的逐步增強,為鄉村農戶提供致富的各類科技成果轉化的技術信息服務應是當今縣區圖書館開展科技信息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而加快和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并讓廣大農民所掌握是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基石。為此,縣區圖書館開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技術信息服務工作,可以說是直接有效地架起了農業科研項目研究者與成果轉化的推廣應用者之間的橋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信息服務是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擴大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現代縣區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深化與轉變,如何配合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部門,將眾多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信息服務到農村中去,是我們要在逐步的深入農村的信息服務工作中進行不斷摸索的問題。
地下水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隨機森林的煤層底板破壞深度多參數耦合預測————作者:趙子敬;
摘要:煤層底板破壞深度的準確預測對于保障煤礦深部開采條件下的安全生產至關重要。針對傳統預測方法存在的泛化能力不足問題,本研究提出基于隨機森林的煤層底板破壞深度預測模型。通過整合26組數據,選取采深、傾角、采厚及工作面斜長作為特征參數,建立了具有強泛化能力的預測模型,并基于袋外誤差的特征重要性評估方法揭示各參數的敏感性規律。研究結果表明,該模型預測結果的均方根誤差為7.98m,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控制在20...
鮮水河斷裂帶溫泉釋放碳溯源與通量計算研究————作者:謝杭;漆繼紅;
摘要:地球系統深部碳釋放是全球碳循環的重要環節,是區域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潛在驅動力之一。大陸碰撞造山帶特有的巨厚含碳地層使得青藏高原伸展構造環境具有顯著的深源CO2釋放潛力,其中,鮮水河斷裂帶作為青藏高原東緣最重要的斷裂帶之一,擁有強烈的水熱活動,是研究深大斷裂釋放深部CO2的重要地區。本文采用鮮水河斷裂帶溫泉氣體同位素特征(3He/ 川南歷史遺留礦區土壤重金屬地球化學特征及吸附機理解析————作者:李奕信;施澤明;衡驥;魏菲;趙鍇; 摘要:川南地區煤礦、硫鐵礦豐富,歷史上土法采煤、煉磺產生的“三廢”對礦區及其周邊土壤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本文以煤礦區與硫礦區表層土壤為研究對象,查明其理化性質和含量特征基礎上,開展吸附實驗,采用等溫吸附和熱力學模擬,探討土壤中重金屬的吸附機制。研究結果顯示,歷史遺留礦區土壤重金屬Cd顯著富集,煤礦區Cd含量為1.35mg/kg,硫礦區Cd含量為0.99mg/kg,遠高于四川省背景值含量;Langmui... 官渡鎮煤系含水層水化學特征及離子來源解析————作者:朱文龍;吳勇;李洪濤;游義越;周神波; 摘要:為了查明巫山縣官渡鎮煤礦煤層頂板水化學特征,給煤礦區的礦井水害防治提供依據,采用統計分析、Piper圖、Gibbs圖、離子比值、氯堿指數分析等方法對113組煤層頂板灰巖水的常規離子進行了分析,并采用Unmix模型量化了不同因素對各個離子的貢獻。結果表明,頂板灰巖水主要為弱堿性淡水,TDS均值為274.23 mg·L-1,硬度平均為226.09 mg·L-1 西藏芒康熱巴抽水蓄能電站區域構造發育特征及穩定性分析————作者:姜梓豪;趙德軍; 摘要:本文介紹了西藏芒康熱巴抽水蓄能電站區域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及地質構造,重點分析了工程區的地質穩定性。該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措瓦鄉周邊,巖性主要為侏羅系紫紅色砂巖、泥巖、石英砂巖、粉砂巖及第四系殘坡積、崩坡積、沖洪積層等。工程區內存在3條褶皺和7條活動斷裂,構成了區內的構造-地層框架。研究表明,南線的地質構造條件較北線更為有利。該研究為工程設計與施工提供了關鍵地質依據 基于地理探測器的白水江流域滑坡災害影響因素探測————作者:周小龍;石鵬卿;張永軍;郭富赟;張娟; 摘要:以白水江流域為研究區,選取DEM、Slope、Aspect等14個滑坡災害影響因子,運用地理探測器方法對該區域滑坡災害影響因素進行了探測。結果表明:(1)通過分異與因子探測器得到DEM、年降水量、土壤類型、地表覆蓋類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道路密度對滑坡災害有較強的解釋程度,對滑坡災害的穩定性影響顯著,其他因子對滑坡災害解釋力較弱;(2)通過交互作用探測器得該區域滑坡災害影響因子表現為非線性增強和雙... 廣元千佛崖巖體裂隙特征及鉆孔成像分析————作者:趙希;劉俊男;金萬軍;楊棟;張生虎;閆海榮; 摘要:以廣元千佛崖滲水研究項目為基礎,通過開展現場鉆孔壓水試驗,得出P~Q曲線對巖體裂隙類型進行判定,分析每個孔段裂隙的發育情況,包括孔隙率、孔壁完整性、裂隙張開度、連通性。計算得出透水率q和滲透系數K對裂隙巖體進行滲透性分級,總結試驗孔段不同高程范圍巖體的滲流強弱變化。利用鉆孔成像技術反映孔內裂隙實際發育情況,與壓水試驗成果進行對比和相互驗證,最終揭示千佛崖巖體內部裂隙特征 水稻需水量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作者:梁桂優; 摘要: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需水特征有重要影響,掌握農作物需水過程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規律,對提高農業灌溉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田測法對水稻需水量進行實測,利用1982-2012年逐日氣象數據,運用相關性分析方法探討氣象因子對水稻各生育期需水量的影響,篩選水稻不同生育期需水量變化的關鍵影響因子,分析影響因子與水稻不同生育期需水量變化趨勢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早稻降水量在1991年發生突變,其余氣候因子在20... 安徽廣德市農用地表層土壤酸堿度現狀研究————作者:秦云飛;劉廣;陳祝; 摘要:利用廣德市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項目數據對表層土壤中酸堿度現狀進行研究。研究表明:農用地表層土壤酸堿度總體偏低,含量范圍3.22~8.53,平均值5.12。土壤以強酸性和酸性為主,面積分別為828.123 km2、927.494 km2,各占農用地的46.132%、51.667%,中性、堿性土壤分布較少各占農用地1.63%、0.56%,強堿性土壤極少,... 黃土高原土壤管理對徑流和土壤流失效應研究————作者:李云讓;趙曉東; 摘要:為了研究黃土高原地區土壤管理對徑流和土壤流失的效應,本文針對傳統耕作、地膜覆蓋免耕、減耕和地膜覆蓋深松耕等不同的土壤管理實踐進行了模擬降雨實驗。研究通過分析徑流、懸浮物濃度及徑流中的泥沙負荷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探討了地塊尺度上的徑流和土壤流失問題。研究結果表明:(1)地膜覆蓋免耕和地膜覆蓋深松耕能有效減少徑流和土壤流失,其中地膜覆蓋免耕地塊在經過四年連續實踐后未產生徑流;(2)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容... 生態修復區水土保持動態監測分析與效益評價————作者:劉兆楠; 摘要:本文以大連生態修復區為研究對象,研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與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對于生態修復區內土壤肥力、植被和土壤侵蝕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采取了生態保護措施的土壤的酸性增強、氮含量增大、生物種群數量增加、植物生長量增加,這是因為在植被的覆蓋下,有機質的積累和分解影響土壤鹽基組成。土壤的氮含量逐漸增大,生態恢復產生了作用以致于水土流失量減小,說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對土壤侵蝕有一定的影響。但未采取水土保持措... 灌區節水條件對地下水水質及埋深的影響研究————作者:趙瑩; 摘要:為探究灌區在節水條件下地下水水質及埋深變化規律,以某灌區為研究背景,采用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對2011-2022年的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礦化度數據調研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節水改造有效增加了地下水埋深及地下水礦化度,其中節水改造后期地下水埋深以每年0.26 m逐年遞增,地下水礦化度較前期增長38.5%;地下水埋深與礦化度存在一定相關性,隨著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地下水礦化度逐漸減小,變化趨勢并不明顯... 三峽庫區典型地區淺層地下水特征及水質評價————作者:朱俊;魏興; 摘要:淺層地下水作為重慶市萬州區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水的主要來源,是維持該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穩定的重要保障。為揭示該區不同土地利用類型下的淺層地下水水質現狀,于2021年10月采集淺層地下水樣品56組,綜合運用數理統計、模糊綜合評價等方法對地下水質進行評價。結果表明,研究區不同土地利用類型下的淺層地下水均為弱堿性淡水,耕地區和建設用地區地下水以微硬水為主,林地及未利用地區地下水以軟水為主;不同土... 河北某鐵礦破碎帶沉積物粒度特征及水動力條件分析————作者:賀海飛;董博蕭;王巖; 摘要:河北某邯邢式接觸交代矽卡巖型變質鐵礦床,礦區地下水具有豐富的動、靜儲量,礦區水文地質條件較為復雜。本文以該礦區內-170m水平附近的6個探礦鉆孔為研究對象,在對礦區探礦孔巖心進行詳細編錄的基礎上,采集破碎帶內破碎及泥化嚴重部位的粒度樣品共10件,采用篩分-激光聯合分析法進行粒度分析,對其相應的頻率直方圖、概率累計曲線圖、粒度參數、C-M圖特征進行研究,明確圍巖破碎帶分布特征及破碎帶沉積物沉積環境及... 額爾齊斯河流域綠洲區地下水水質及氟的分布規律研究————作者:李明德;孫英;吳詩蕓;周金龍;鄭鈺;排黑爾丁·圖爾洪;黃航偉;劉丹; 摘要:額爾齊斯河流域內地表水水質總體較好,地下水資源作為該流域重要的戰略后備水資源,其水化學環境及地下水質量鮮有報道。基于額爾齊斯河流域綠洲區73組地下水水樣檢測結果,分析區內地下水水化學特征,查明該區地下水質量和氟的分布規律。結果表明:研究區主要分布中性至弱堿性的淡水和微咸水,水化學類型以HCO3·SO4-Na·Ca型為主(占38.4%)。單項指標評價結果表... 基于不同計算方法的靈江流域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評價————作者:周施陽;袁東方;王震威;吳鑫;楊帆;萬軍; 摘要:靈江流域是浙江重要的經濟活動區。為更準確計算靈江流域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本文采用基流分割法、最小月流量法、枯季徑流模數法對研究區2000-2019年地下水資源量進行計算。結果表明,靈江流域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用基流分割計算結果為13.73億m3/a,最小月流量計算結果為12.27億m3/a,枯季徑流模數法計算結果為10.14億m3/a... 新疆庫拜地區地下水化學特征及其來源識別————作者:李祥;李全;楊曉晨;楊慆;甘喬僑;馬婷;高歌; 摘要:為探究新疆庫拜地區地下水化學特征及來源,本文基于該區30個地下水采樣點,采用Shukarev分類、Piper圖、Gibbs圖和離子比例系數等方法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區內地下水溶解性總固體(TDS)與陽離子K++Na+和陰離子Cl-的質量濃度有較強的相關性,而與Ca2+的質量濃度呈極低的線性關系,反映出該區地下水主... 巢湖市半湯溫泉外圍地熱成因模式研究————作者:房玉; 摘要:為進一步提升巢湖市半湯溫泉的資源潛力與開發利用規模,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半湯溫泉外圍區域的地熱系統模式。綜合運用了地熱地質調查、地熱驗證井鉆探、同位素分析以及巖土水樣分析測試等方法和手段,通過分析該區熱源條件、控熱構造、熱儲條件、蓋層條件等地熱地質特征,總結了地熱成因模式,認為半湯溫泉外圍地下水在北部、北東部接受大氣降水補給,自北東沿控熱、導熱構造向深部循環,加溫變熱形成地熱流體,在碳酸鹽巖裂隙-巖溶... 地下水溶質運移理論及數值模擬研究進展————作者:李子璇;張海濤;陳曉晴;徐浩軒;殷凱樂; 摘要:地下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其關鍵核心是對可溶性污染物在地下含水層中的遷移和轉化過程研究。首先總結了在均質和非均質介質、穩定和非穩定流等條件下地下水溶質的理論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從數值模型、模型求解方法以及常用模擬軟件等方面,詳細闡述了當前地下水溶質運移數值模擬的研究進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地下水溶質運移研究中面臨的新問題,提出新型污染遷移轉化過程的數值模擬研究和反應性溶質的遷移轉化機理研究將是未來地... 多源地學信息復合疊加法評價煤層頂板直接充水含水層富水性強度————作者:侯龍君;張維; 摘要:陜北侏羅系巨厚層狀中-粗粒砂巖常構成了煤層頂板直接充水含水層,含水層富水性強度評價是水文地質勘查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其評價結果準確與否將直接關系到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井下疏排水設施布設以及煤礦防治水工作的制定等。本文以杭來灣礦井為研究對象,充分挖掘地質和水文地質勘查數據中與含水層富水性強度相關的信息,包括單位涌水量、滲透系數、充水含水層厚度、沖洗液消耗量、巖芯采取率等5個指標作為主控地質因素,運用...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