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金融理論與教學》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金融理論與教學》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金融理論與教學》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金融理論與教學》是人文社科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傳播馬克思主義金融、經濟理論,反映科研成果,總結探索金融教育經驗,為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培養合格金融人才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收錄情況: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維普資訊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2014年01期優秀論文范文:
1. 從龐氏騙局視角看中國影子銀行體系治理對策 陸岷峰,陶瑞
2. 人民銀行縣(市)支行履職面臨的六大“難點”及對策 諶爭勇
3.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系統性風險防范研究 孫鎖宏,劉博
4. 人民幣匯率對就業的影響效應——基于1985-2011年數據的協整分析 余菊,鄧昂
5. 農村小微企業融資難原因及對策分析 張召,王夢醒,李星皓
6. 黑龍江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研究 唐琳
7. 客戶經理制:我國商業銀行再造的必經之路 張曉艷,馬娜,蘭婷
8. 房地產市場貨幣政策效應的實證分析 葛騰飛
9. 我國退休養老金雙軌制問題研究 虞華,周秀泉,程鑫
10. 希臘債務危機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探索與高福利制度之間的關系 程娟
11. 關于商業銀行稅收籌劃工作的幾點思考 吳飛虹,呂榮福
12. 基于作業成本管理的生產環節價值鏈優化應用分析 劉智英
13. 新西蘭促進藍莓產業發展的政策及其啟示 潘明華
14. 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企業財務狀況綜合分析 夏冰,葛寰中,董曉紅
15. 沙灣縣社區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劉娟
16. 基于產業集聚現象的產業經濟效應分析 王景利
17. 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隋玉明
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的趨勢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先后選取了以美國、英國、日本三國做為已經實施“混業經營、混業監管”模式國家的代表,對這三個國家監管模式改革的原因、措施、影響進行分析,得出金融監管模式一定要適應金融業的發展狀況,“混業監管”是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再分析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從無到有再到逐步完善的進程,并指出了我國現階段金融監管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得出我國金融監管的大方向仍然是建立一個統一的監管機構(金融服務監管委員會簡稱“金監會”),并對現有的“一行三會”與“金監會”之間的行政關系進行劃分,最終建立一個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
關鍵詞:核心期刊論文發表,金融監管,混業經營模式,分業經營模式,金融控股公司
無論什么時代,金融監管都與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因此探討我國金融監管模式的改革不能夠脫離現階段我國經濟和金融的時代特征。相比于發達國家成熟的金融市場,我國的金融改革起步較晚,因此金融監管模式也必須與我國的金融市場相適應。從目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已經出現了混業經營的趨勢,典型代表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現。加入WTO后,國際上其他國家采用的混業經營模式也對我國金融業帶來沖擊。因此,現階段嚴格的分業監管模式有必要做些改革以適應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未來我國金融監管的大趨勢是向“統一監管”的方向靠攏。
金融理論與教學最新期刊目錄
數字技術賦能大學生廉潔教育——價值考量、實踐原則與推進策略————作者:楊柳;劉旭薇;梁軍;
摘要:隨著教育數字化戰略的不斷推進,數字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愈加廣泛。將數字技術與大學生廉潔教育結合,有助于實現全主體、全維度、全場域提升大學生廉潔素養。但由于數字技術二重性的存在,在賦能大學生廉潔教育過程中需要遵循問題導向和頂層設計相統一,教育為主和技術為輔相統一,整體協調和安全底線相統一的實踐原則,并在遵循原則下依靠制定頂層規劃、完善底座建設、優化數字生態等策略化解“賦能”堵點、痛點、難點問題,推進...
ESG表現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作者:劉蘭;陳太平;韓淼;
摘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雙碳”目標離不開企業綠色轉型,ESG表現能夠為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和綠色轉型提供強大動力支持。以2013年—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為樣本,系統探討了企業ESG表現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發現,良好的ESG表現能擴大市場需求、緩解融資約束和增加高技能勞動力占比,顯著提升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數量與質量。在非重污染行業、環境規制較弱的地區和競爭程度較高的行業,ESG表現能更好地...
數字化補貼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影響分析————作者:丁重;孫宇;
摘要:基于2007—2022年中國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數據,通過關鍵詞篩選和人工復核的方法確定政府數字化補貼,實證檢驗了政府數字化補貼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研究發現:政府數字化補貼能夠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其中數字化創新與研發補貼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促進作用優于數字化基礎設施與應用補貼。此外,這種促進作用在非國有企業、成長期企業和制造業企業中更為顯著。機制檢驗表明,政府補貼主要通過緩解融資約束和優化人力...
組織韌性、技術創新與企業價值——來自制造企業的經驗證據————作者:范定祥;劉少恒;
摘要:VUCA時代背景下,組織韌性已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高效發展的重要保障。基于2014—2023年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面板數據,以企業組織韌性為研究對象,以技術創新為中介變量,構建中介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考察了組織韌性與企業價值的關系及其作用路徑。研究結果表明,組織韌性能夠正向賦能企業價值的提升;并且技術創新在組織韌性提升企業價值過程中發揮重要傳導作用。異質性分析結果還顯示,在高科技企業和東部地區企業中,...
高鐵開通促進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嗎?——以江蘇省為例————作者:周慧;方興;
摘要:交通基礎設施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高鐵建設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06—2022年江蘇省40個縣市面板數據,借助高鐵開通這一準自然實驗,利用多期DID模型分析高鐵開通對江蘇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并進一步分析其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高鐵開通可以促進江蘇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這一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區域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高鐵開通對蘇北地區的經濟高質量...
企業ESG表現與財務柔性——基于信息透明度與內部控制視角————作者:唐玉蘭;張熳熳;
摘要:ESG表現是推動經濟高質量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企業踐行ESG理念,不僅是社會責任的體現,更是實現長期穩健發展的必要途徑�;诖�,以2010—2022年滬深A股上市企業數據為研究樣本,通過實證檢驗企業ESG表現對財務柔性的影響效應。研究發現:企業ESG表現對財務柔性水平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機制檢驗表明,ESG表現對企業財務柔性水平的提升效應主要通過增強企業信息透明度和提高內部控制質量來實現;...
ESG表現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基于有調節的中介效應————作者:王嘉嘉;呂麗瑤;
摘要:在我國經濟新發展階段,ESG已成為可持續導向下企業運營的重要理念。以2012—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為樣本,探討數字化轉型視角下ESG表現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發現,良好的ESG表現能夠提升企業績效,數字化轉型對其有正向調節作用。機制檢驗發現,ESG能夠通過促進企業綠色創新、提升社會第三方關注度以及增強內部控制能力提升企業績效且數字化轉型對前兩條路徑具有正向調節作用。異質性分析發現,ESG...
能力導向的金融學類專業實驗教學新路徑——構建“紅魂融智”能力提升系統————作者:莊巖;溫紅梅;王賀;
摘要:面對教育改革與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挑戰,構建了“紅魂融智”能力提升系統,該系統深度融合紅色金融文化與金融科技實踐,旨在全面增強學生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理論層面,該系統基于系統科學理論,構建了從要素到子系統的靜態與動態分析機制。實踐層面,針對實驗教學體系、內容、方法及反饋機制等方面的挑戰,進行了深入反思與持續改進,積累了豐富經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凹t魂融智”能力提升系統為高校培養兼具創新精神與實踐能...
基于PBL的翻轉課堂在雙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以“金融衍生工具”課程為例————作者:武曉婷;張恪渝;
摘要: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雙語教學已然成為高校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金融衍生工具”課程為例,提出將基于PBL的翻轉課堂應用于雙語教學實踐中,將“以教師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通過設置復雜且有現實意義的情境問題,將一個或多個問題的學習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此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熱情,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
物流產業集聚對數字貿易發展的空間效應檢驗——基于中國30個省(區、市)面板數據————作者:陳德慧;桂鐘利;
摘要:物流產業集聚為我國數字貿易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但產業集聚的同質性放大了數字貿易市場風險傳導和惡性競爭隱患。基于我國2013—2022年省級面板數據,結合熵值法構建數字貿易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建立空間杜賓模型和門檻效應模型實證研究物流產業集聚對數字貿易的影響。研究發現,我國物流產業集聚與數字貿易之間呈現出顯著的空間相關性,數字貿易空間格局存在“H-H”(高-高)和“L-L”(低-低)的集聚特征;物...
營商環境改善會促進企業資本結構優化嗎?——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證據————作者:朱躍序;徐天驕;
摘要:營商環境是影響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外部條件,營商環境改善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選取2009—2022年中國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為樣本,探究營商環境改善對資本結構優化調整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營商環境改善降低了企業實際資本結構與目標資本結構的偏離程度。機制檢驗發現,營商環境的改善通過降低融資約束、增加企業信息透明度以及提高盈利能力等方式促進了資本結構的優化調整。異質性分析表明,在小規模、高科技、...
地方財經高校數字經濟專業知識圖譜建設探討————作者:王旦;王業斌;
摘要: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推進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為解決數字經濟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匹配,教學資源建設與管理共享不同步,傳統教學與學生所需群體性的個性化學習不適應等問題,基于智慧教育論、敏捷教學理論等,從優化專業建設目標體系,優化課程體系與重構教學內容,建設與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創新面向新文科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新模式,實施全...
“四新”背景下程序設計課程改革與實踐————作者:夏麗華;唐偉宏;姜喜秋;
摘要:課程質量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針對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基于“金課”標準的課程改革實踐的“四新”建設路徑。鑒于大學生在情感心理、價值觀塑造、能力構建及知識體系搭建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建議構建一個以“價值塑造、能力導向、知識融合”為核心教育理念的課程體系。通過實施創新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對程序設計課程進行育人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學業評價的“四新”建設路徑革新,取得了相...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優化路徑研究————作者:王媛媛;田成奎;
摘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具有寶貴的育人價值,它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政治立場上保持高度一致,育人效果上相互契合,育人目標上同向同行。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不僅能夠豐富課程內容,拉近師生距離,而且有助于強化政治認同,提升思政課育人高度。但目前高校在利用紅色文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思政課教師紅色文化素養有待強化,紅色文化資源形式與內涵有待創新,以...
廉潔教育融入審計教育的多元驅動案例教學模式————作者:鮑樹琛;楊雋萍;覃予;
摘要:高校審計課堂是傳授審計知識的場所,也是培養廉潔意識的主要陣地,其肩負著把廉潔教育融入審計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以審計理論與實務課程為例,探討高校如何在審計理論與實務課程案例中融入廉潔教育。通過討論審計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審計教育與廉潔教育目標的融合,提出使用多元驅動案例教學模式將廉潔教育融入審計理論與實務課程;通過問題驅動的微案例教學、任務驅動的專題案例教學、競賽驅動的綜合案例教學等方...
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價值影響的研究——基于內部視角————作者:張斯琴;李婧;
摘要:數字化轉型作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驅動力,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研究以2018—2022年上市的A股企業為樣本,通過實證檢驗,驗證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價值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進一步的路徑檢驗揭示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內部控制質量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從而推動企業價值的增長。通過異質性分析可以發現,數字化轉型對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國有企業及東部地區企業...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對共同富裕的影響效應研究————作者:李永海;楊帆;
摘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化解對于我國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共同富裕意義重大。研究基于2015—2022年我國31個省份數據構建綜合指標體系,測算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與共同富裕水平,考察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對共同富裕的影響效應。研究發現: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會通過收入再分配效應和經濟資源錯配效應對共同富裕產生抑制作用。異質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鄉村振興程度低、隱性債務規模大、創新活力匱乏的地區對共同富裕的負面影...
數字普惠金融與共同富裕:影響機理與多維效應————作者:徐云松;張珊菲;
摘要:數字普惠金融作為促進金融包容、減貧增收的重要手段,極大地推進了我國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研究利用2011—2022年我國3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從多個維度實證檢驗了數字普惠金融對共同富裕的影響效應。研究表明:第一,數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進共同富裕,該結論具有穩健性;第二,數字普惠金融對共同富裕的影響具有區域異質性,東部發達地區影響效應大于欠發達地區;第三,創業活躍度、技術創新在數字普惠金融對共同富裕的影...
供應鏈金融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研究————作者:彭建平;韓偉儀;
摘要:新質生產力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加速其形成需要大量研發創新與資金投入的雙重支撐,發展供應鏈金融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戰略舉措和有力抓手。選取2011—2022年我國滬深A股上市企業財務報表數據,實證分析了供應鏈金融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表明:供應鏈金融對企業新質生產力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并通過了穩健性檢驗。機制檢驗進一步揭示,供應鏈金融能夠通過提高創新績效和緩解融資約束來推動企業新質...
商業銀行“輕型化”轉型如何影響系統性風險——兼論風險防控的“市場失靈”與“監管失靈”————作者:王龑;
摘要:“輕型化”是中國銀行業近年來重要的轉型方向。研究基于中國42家上市銀行2008—2022年的季度數據,實證檢驗了商業銀行“輕型化”轉型對系統性風險的影響。研究表明:“輕型化”轉型加劇了商業銀行的系統性風險。機制檢驗發現,“輕型化”轉型主要通過“過度自信”和“脫實向虛”兩條渠道加劇系統性風險。在商業銀行“輕型化”轉型的過程中:一方面,存在風險防控的“市場失靈”,即銀行爭相轉型導致系統性風險過度積累;...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