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6:05:38
南方建筑最新期刊目錄
“人貨場”視角下的城市社區團購自提點區位選擇特征探究——以廣州主城區為例————作者:梁旭初;蘭志懿;魏宗財;
摘要:近年來,采取“線上預售+線下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快速發展,已發展成為國內新零售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零售模式相比,社區團購自提點的區位選擇、空間組織和服務范圍方面呈現明顯變化,亟需從“人、貨、場”零售業三要素的視角審視其自提點的區位選擇特征。以廣州市主城區為例,綜合使用興盛優選團購自提點、建成環境、人群畫像和商鋪租金數據,并運用核密度分析、機器學習等研究方法,闡釋社區團購自提點的區位選擇特征及影響...
城市格局演化分析及多情景時空推演模擬——以廣州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為例————作者:許云飛;李亞洲;陳曦;劉國超;
摘要:在當前開放經濟、區域協同、科技創新成為城市發展推動力的背景下,特大城市空間格局呈現多元化、復雜化、精細化的特征,需探索如何利用全要素的時空數據進行城市空間格局演變的精準模擬。基于廣州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編制,剖析廣州城市空間結構的演變特征和動力機制。結合灣區空間重塑、“人-產-地”新趨勢,識別影響城市空間結構的核心要素,利用時空和軌跡數據將其數字化;并搭建城市空間格局演變時空模型,通過多情景...
基于抽象藝術思維的建筑設計研究——西湖文體中心設計實踐————作者:崔光亞;李澍田;浦欣成;
摘要:在科技與文化快速更迭的21世紀,對建筑藝術本體的抽象性、本質性表達因承載更多內涵而被削弱。首先回顧了抽象派藝術與建筑設計的歷史關聯,受工業發展等影響,藝術走向抽象領域,多種藝術運動推動其發展,抽象藝術又通過幾何抽象和抒情抽象兩類影響現代建筑運動,兩者相互促進。其次,探究建筑設計與抽象派藝術創作思想的交融,追溯幾何抽象為建筑提供視覺語言,在現代主義建筑設計中有重要意義。然后,以西湖區文體中心為例闡述...
城市高密度住區騎行環境視覺安全感知影響因素研究——以武漢市為例————作者:張元欣;王璐琦;徐濤;
摘要:隨著當前城市中騎行活動的增加,居民對騎行環境品質,尤其是安全性的要求不斷提升。提高騎行環境安全性,需要深入理解影響騎行安全感知的因素,以武漢市主城區高密度住區的騎行環境為例,基于騎行者視角自采集街景圖像,借助計算機視覺和街景感知問卷調查獲取騎行環境數據以及居民安全感知數據。通過構建混合效應有序邏輯回歸模型分析騎行視覺安全感知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發現不同類型騎行場景的安全感知存在顯著差異,同一因...
歷史文化街區全周期數字化管控方法研究——以孫文西歷史文化街區為例————作者:劉秀瓊;劉斯捷;王瑾;陳思頡;陳晨;
摘要:針對當前我國歷史文化街區“規-建-管”中存在的現狀數據管理低效、規劃-設計-實施環節缺乏傳導校核及專業團隊協作不足、部門管理條塊分割的問題。通過數智賦能“規-建-管”全周期,基于GIS、BIM、CIM平臺,搭建統一的底圖底數、規劃-設計-實施多專業協作平臺、政府部門統一數字化治理平臺,建立歷史文化街區“規-建-管”全周期數字化管控方法。通過孫文西歷史文化街區實踐,推演數字化管控方法的應用優勢,為同...
邁向兒童友好社區的學徑空間滿意度評價與提升策略——以成都昭覺社區為例————作者:王瑋;譚與新;王喆;
摘要:隨著“十四五”規劃中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政策的推進,應通過兒童友好社區學徑空間的滿意度評價,積極探索其空間環境提升策略。以成都市昭覺兒童友好社區為例,采取半結構化訪談、影像發聲法、Kano-AHP模型等方法,建立“行徑”安全性、“達徑”可達性、“感徑”舒適性和“游徑”趣味性4個準則層和28個指標層的學徑空間友好性標準評價體系。探究用戶(3~12歲的兒童及其監護人)和專家不同視角下學徑空間各類指標的優先...
知識社會學視域下新世紀嶺南建筑學派發展演進研究————作者:向科;王嶼舟;歐陽一語;向姝胤;
摘要:從知識社會學的視角出發,以嶺南建筑學派為研究對象,探討其自2000年以來在思想與社會互動中的發展路徑。梳理了嶺南建筑學派知識生產的“生產-再脈絡化-再生產”過程,在生產場域中,學派知識體現價值負載性;在再脈絡化場域中,知識通過社會情境重塑,展現社會建構性;在再生產場域中,知識通過代際傳承與創新實現主體間性。本文系統分析了新世紀嶺南建筑學派如何在特定的社會、歷史與文化情境中逐步建構其自主知識體系,形...
縣域傳統村落連片保護發展格局與路徑研究——以光山縣為例————作者:王一丁;曹坤梓;鄭東軍;
摘要:傳統村落連片保護發展以建立傳統村落共同體為導向,引導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格局重構,是探索歷史文化遺產整體保護和傳統村落協同發展的新實踐。以光山縣為例,使用核密度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分析傳統村落多元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征與保護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從劃分傳統村落集群-單元體系、構建村落分級分類保護發展體系以及優化多元要素聯通網絡3個方面,探討傳統村落連片保護發展格局構建的方法,并基于傳統村落群體保護發展所處的...
治理網絡視角下傳統村落韌性評價及提升策略研究——以蘇州市吳中區為例————作者:周敏;劉倩;王勇;呂思悅;
摘要:政府、社區、市場構成的多主體治理網絡對于鄉村韌性的重要影響已達成廣泛學術共識,但治理網絡結構與韌性過程存在何種關聯特征仍有待進一步揭示。基于網絡化治理理論構建傳統村落“治理網絡-韌性過程”分析框架,以蘇州市吳中區15個中國傳統村落為例,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劃分村落治理類型,基于PSR模型從“壓力-狀態-響應”3個維度構建韌性評價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熵權法等對不同類型村落的韌性水平進行測度分析,并...
大學校園建筑運行碳排放計算及時空特征——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例————作者:張玥明;王靜;嚴帥;
摘要:建筑行業的碳中和在不同空間尺度下側重點不同,大學校園作為城市中觀尺度的空間類型,其碳排放運作規律復雜。當前,大學校園碳排放并沒有完全納入校園規劃設計和運行中,可操作性的方案還不明確,影響了大學校園邁向碳中和目標的進程。針對大學校園的減碳,仍要應對“校園空間中影響碳排放的本質因素不清楚、校園碳排放量化模型不統一”的挑戰。因此,通過建構大學校園建筑運行碳排放量化分析模型,將華南理工大學作為計算實例,建...
歷史城區高校校園場所重構教學實驗——基于EvoMass優化工具的設計研究探索————作者:雷冬雪;王力凱;
摘要:圍繞歷史城區校園場所重構設計議題,以南京藝術學院校園場所重構概念設計為例,介紹了面向該設計議題的建筑概念設計教學實驗。教學實驗設定了基于“環境性能+混合使用”的復合設計目標,引入了EvoMass設計優化工具以輔助設計概念探索,并制定了可以充分發揮該設計優化工具應用潛力的設計流程。從設計研究的角度,教學實驗建構了具有現實意義和挑戰意義的設計問題,探索了設計優化工具介入設計流程的有效應用路徑,為校園場...
城市格局演化分析及多情景時空推演模擬——以廣州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為例————作者:許云飛;李亞洲;陳曦;劉國超;
摘要:在當前開放經濟、區域協同、科技創新成為城市發展推動力的背景下,特大城市空間格局呈現多元化、復雜化、精細化的特征,需探索如何利用全要素的時空數據進行城市空間格局演變的精準模擬。基于廣州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編制,剖析廣州城市空間結構的演變特征和動力機制。結合灣區空間重塑、“人-產-地”新趨勢,識別影響城市空間結構的核心要素,利用時空和軌跡數據將其數字化;并搭建城市空間格局演變時空模型,通過多情景...
鄉村發展多級目標下村鎮聚落體系的空間重構與優化研究——以青島萊西市為例————作者:杜宇佳;李翅;
摘要:基于“網—區—場—極”的鄉村發展多級目標體系,以山東省的鄉村振興樣板縣萊西市為研究對象,構建了社區導向的村鎮聚落體系測度方法,識別鄉村社區的重構類型并提出應對策略。結果顯示,從社區間來看,村鎮聚落展現出明顯的層次性和區域性。在村鎮影響力較高的區域,形成了“點—線—面”相對完整的村鎮網絡體系;而在影響力較低的區域,則呈現出“星點”狀的空間結構。在鄉村社區內部,首位聚落占據主導地位,中小型聚落發展相對...
綠洲型城市空間基因的生成機制與表達路徑研究——以敦煌市沙州城區為例————作者:龐開拓;唐相龍;
摘要:城市快速發展進程中,產生千城一面、文脈割裂等諸多建設性破壞問題。空間基因是城市地域特色的抽象表達,是影響城市形態和布局的關鍵因素,與生物遺傳基因類似,具有一脈相承特性。建立城市空間基因構成與分析框架,以敦煌市沙州城區為例,識別出宏觀、中觀、微觀六種空間基因;分析其空間組合模式及形成脈絡,解析其生成機理與影響因素。經研究發現,敦煌市沙州城區空間基因源于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源于官本位禮制營城制度及歷代...
南宋臨安士人園林營建與活動的健康智慧探析————作者:焦典;唐建;趙明哲;
摘要:近年來,“健康中國”戰略引領下的健康人居環境建設備受關注,但當前以西方理論為主導的研究及實踐模式,導致對我國傳統人居環境的健康營建智慧關注不足。兩宋時期園林文化發展臻于成熟,南宋政局動蕩不安,文人士大夫面臨宦海浮沉、禍福難料之境,投身于園林活動體現出其追求調適身心的價值取向,士人園林活動蘊含豐富的健康營建智慧,其理論有待深入解讀與梳理歸納。以史為鑒,通過對南宋臨安士人園林活動的思想訴求及特征模式的...
動態視景分析下鐵路閑置資源再利用研究————作者:黃曉雨;王岳頤;馬禾旺;唐翰;王少華;
摘要:在高鐵網絡完善后,部分普速鐵路線路及站點逐漸閑置。以京門鐵路為研究對象,以服務市郊旅游為目的,提出了鐵路閑置資源更新再利用研究的切入點和方法。通過還原并分析乘坐普速列車所看到的視覺景觀,提出了普速鐵路動態視覺景觀特征:連續性、景觀視域約束性和動態性。繼而以DEM數據為基礎,將乘坐鐵路觀景的視-景時空關系具象化為動態視覺景觀界面模型。運用層次分析法系統制定鐵路動態視覺景觀的分析評價標準和指標,并對京...
黃土高原地區農宅工業化建造體系演進脈絡與現狀研究————作者:陳慧禎;李岳巖;陳靜;
摘要:針對黃土高原農宅工業化建造體系的演進規律與轉型困境,探索欠發達地區農村住房現代化路徑勢在必行。基于文獻研究、統計分析與田野調查,從組織體系、設計方式、材料工法以及結構構件四個方面系統解析黃土高原地區農宅工業化建造體系的演進脈絡。研究表明:目前農宅建造模式呈現“半工業化”的特征,農宅建設主體從自主建造轉向多元協同模式,但相關政策與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建設成本等問題成為關鍵制約因素。因此提出通過優化全...
街景圖像深度學習驅動下的歷史建筑普查與管控研究——以泉州為例————作者:潘瑩;黃龍英;施瑛;游永熠;
摘要:歷史建筑作為見證城市演化的物質載體,對于傳承文脈、延續風貌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歷史建筑全域普查工作量大、保護周期長、數量眾多、管控困難等問題,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為例,結合目標檢測、圖像分類等深度學習算法與GIS空間分析方法,構建由“傳統風貌體系搭建-傳統風貌特征檢測-現代建筑區分篩除-傳統建筑分布分析”組成的歷史建筑智能識別模型,從泉州海量街景圖像中高效采集傳統建筑信息,繪制歷史建筑潛在資源地圖...
海南古八景審美意象和景觀特征解析————作者:肖玉冰;楊定海;陳智健;孟元;袁一哲;胡劉千慧;
摘要:八景是審美視角下的地域景觀合集。海南島古八景區位特殊,留存豐富,在八景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缺少挖掘,特征不清。從詩詞文本數據化視角,對其進行審美認知和景觀特征解析。通過系統整理622首海南島古八景詩詞,進行詩詞文本語義和空間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海南島古八景彰顯“山嶺云煙”“浪跡山蹤”“殘陽峭壁”“漁舟夕照”“霞光塔影”五大主題;體現了超脫塵世精神空間的遠觀之境和審美怡情生活空間的近游之趣;...
出行目的差異視角下社區建成環境對騎行行為的影響研究————作者:彭迎澳;楊林川;
摘要:營造適宜騎行的建成環境對促進公共健康和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但現有研究較少探討建成環境對不同出行目的騎行行為的影響差異。基于成都市綜合交通調查數據和街景圖像、遙感影像等多源時空數據,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社區建成環境對不同出行目的騎行行為的影響。結果顯示:通勤類騎行時長最長,而家務類騎行時長最短。社區建成環境對不同出行目的騎行行為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綠視率對通勤類、家務類和休閑類騎...
南方建筑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投了三次,最終還是被錄,是在太難,感覺學術圈不像以前,實在是難見刊
2024-11-13 22:18暑假官網好像出了問題,需要進行華南理工大學的統一認證才能進去。可能是華工那邊更新了什么東西,期刊這邊沒對接好。
2024-07-28 21:30投稿到錄用約五個月。專家意見積極,可以網絡首發,一定程度提高了效率。
2024-06-10 18:55神仙期刊,傾向于量化研究,實證研究。審稿快,發表較快,版面費合理,工作人員態度好、工作效率高,公眾號查稿看到的信息會比官網查稿更多一點。版面費600一頁,一般都會排9-12頁之間(一期只有11篇文章)
2024-01-10 11:21整體感受良好,編輯部處理速度很快,但是外審一位專家拒審,恰逢暑假,導致外審達三個月多,郵件詢問編輯部后,重新送審,最后外審結果一個錄用一個小修,修改后很快錄用,且該刊有網絡首發,很快可以見刊,這篇是讀研期間的最后一篇文章,再接再厲。順帶一說,南方建筑需要掛課題才可以送外審,請各位注意。
2023-10-24 18:32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