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5:05:34
現代教育管理最新期刊目錄
我國師范生教育政策的演進之路與未來向度————作者:趙嵐;陳恩西;
摘要:師范生是我國建設現代化教師隊伍的核心。基于漸進決策理論的分析框架,我國師范生教育政策目標始終聚焦于促進教師素質的提升,政策內容建設采取“積小變大”的探索模式,政策執行尋求在穩定的政策框架與靈活的實施策略之間進行動態平衡。我國師范生教育政策的價值追求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注重頂層設計與地方協同,突出政策的適應性;二是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保障政策的順暢性;三是堅持需求與傳承相互結合,確保政策的持續性...
我國教師教育政策的階段特征、變遷邏輯與未來進路————作者:趙楷夫;張妍;
摘要:良好的教師教育政策是教師隊伍建設的行動指南,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有效路徑。21世紀以來,教師教育政策經歷了初步探索時期、深化改革時期及守正創新時期三個發展階段,呈現從工具理性向價值理性轉型、從效率優先向優質均衡發展、從單一封閉向多元開放轉變、以堅守時代所需為基本旨趣的變遷邏輯。未來,我國教師教育政策應踐行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彰顯教師教育政策目標旨趣;促進教師隊伍均衡發展,構建教師教育政策發展新格局;拓...
新的文化使命下我國高質量教材體系建設的價值旨歸、基本遵循與實踐路徑————作者:劉學智;肖澤人;
摘要: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下高質量教材體系建設是踐行文化傳承的重要依托,是推動文化創新的關鍵舉措,是夯實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高質量教材體系建設要堅持“兩個結合”根本要求,明確根魂結合的教材目標體系;兼顧文化知識與文化價值,構建辯證統一的教材組織體系;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打造承上啟下的教材話語體系。推進我國高質量教材體系建設,應做到優化邏輯結構,形成以文化為核心的教材體系建設新理念;營造數字生態,探索以數字為...
發展新質生產力視域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困境與路徑————作者:周密;李明;楊欣;
摘要: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新質生產力與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相互耦合,其表現為:一方面,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明晰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向度;另一方面,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因此,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應契合教育需求、滿足現實需求、順應時代需求。然而,高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面臨著多重困境,主要表現在機制阻滯、模式斷層、制度壁壘三個方面。...
構建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何以可能——基于類型教育的視角————作者:李必新;王媛;
摘要: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辦學的重要規律,構建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其本質屬性是職業性,即基于“人”的教育職業性。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確立的內在邏輯是職業邏輯,即職業能力的發展邏輯,它也是職業教育成為統一體系的核心邏輯。構建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是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存在的屬性訴求,其邏輯樣態包括基于職業邏輯的能力邏輯樣態和知識邏輯樣態,它們是職...
以法治之力加快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筆談)————作者:陳鵬;張甜;劉璞;姚榮;鄭磊;
摘要:教育強國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性戰略工程,法治在其中發揮著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保障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實現了從制度構建到全面法治的深刻轉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框架已基本形成。當前,我國正處于邁向“教育強國”目標的關鍵節點,教育法治建設雖然已經取得顯著成就,但仍面臨諸多挑戰:在立法層面需要增強教育法典編纂的科學性與前瞻性;執法環節需要強化教育行政執法能力建設與監...
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的基本邏輯、實踐進路及未來展望————作者:周海濤;秦甜帆;
摘要:拔尖創新人才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性資源。近年來,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研究從普遍關注邁向縱深發展。在理論上厘清拔尖創新人才的內涵、剖析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動因、總結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規律、制定拔尖創新人才的復合路徑;在實踐上探索多樣化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機制、試行多主體協同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建良好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環境。在教育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中,亟待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的教育鏈...
如何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學習貫徹《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作者:付睿;沈丹怡;
摘要: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是中國加快建成教育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的重要方式。《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指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戰略方向和路徑。未來,中國將以深化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合作鞏固全球教育伙伴關系、以建立教育創新合作網絡激發全球教育活力、以支持國際STEM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研究所建設發展培養國際創新型科...
高職院校數據治理的基本邏輯、現實挑戰與變革策略————作者:石偉平;林家欽;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數據治理在推動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數據治理的教育邏輯是服務高職院校師生的內在需求,管理邏輯是提升高職院校數據治理的效率效果,技術邏輯是發揮高職院校數據的增值效應。高職院校數據治理的現實挑戰表現為對師生發展需求關照不足、頂層架構和體制機制不完善、軟硬件平臺支撐基礎薄弱。為應對上述挑戰,需要重構高職院校數據治理體系,深度挖掘數據教育價值...
我國教育管理學科建設的時代價值、困境審視與行動路徑————作者:王智超;青晨;
摘要:教育強國建設征程中,我國教育管理學科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教育管理學科應遵循國家立場,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職業化、專業化的教育管理人才;高度回應教育實踐中的管理問題,為教育強國建設找準抓手;加速推進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轉型,為教育強國建設賦能增效。在實踐中,教育管理學科常常面臨“從屬”的身份與模糊的“邊界”制約學科價值發揮,學科理論話語體系的自主性、本土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四性”缺失導致學...
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習貫徹《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作者:齊彥磊;
摘要:《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要求。該命題體現了教育對國家發展戰略的回應,即加快教育強國建設要求“減負”與“提質”相統一;辦強辦優基礎教育要求夯實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求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近年來,我國在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方面呈現出積極而復雜的發展態勢,盡管取得了一系列發展成績,但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
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底層邏輯與實踐路徑————作者:劉康;
摘要:教育強國建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石,職業教育是教育強國建設的支柱力量。職業教育旨在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其適應性主要體現在滿足人全面成長的需求及滿足職業變化對技術技能發展的需求。應重新審視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方法論,以“系統性思維”厘清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思路、以構建“貫通機制”打造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格局、以“融合創新”開辟職業教育實踐的新路徑,進而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在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增強職業教育適...
國外幼兒園課程質量評價的關鍵指標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作者:霍力巖;高游;孫薔薔;
摘要:幼兒園課程質量是撬動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杠桿,探索國外幼兒園課程質量評價的關鍵指標,能為我國構建幼兒園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促進幼兒園課程質量的提升提供借鑒。運用MAXQDA軟件對13份國外幼兒園課程質量評價的相關文本進行分析,國外幼兒園課程質量評價關鍵指標包括“輸入質量”“過程質量”“輸出質量”3項一級指標,涵蓋“計劃制訂”“環境資源”“活動組織”“師幼互動”“家園社共育”等7項二級指標以及18項...
政策工具視角下我國勞動教育政策的演進特征及發展趨勢————作者:陳瑤;宋薇;
摘要:勞動教育從來都是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分析我國勞動教育政策有助于我們反思和重建社會主義教育學理論,更好地確定今后勞動教育政策制定與實施的方向和內容,科學有效地推動勞動教育實踐。以政策工具分析為理論視角,輔之以政策要素分類,可以透視我國勞動教育政策工具使用的頻次分布特點、歷時性特征與發展趨勢。研究發現,我國勞動教育政策不斷推陳出新,促進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體系的形成,但在政策制定和實施...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貫徹落實的邏輯理路與路徑策略(筆談)————作者:李立國;闞閱;蔡三發;劉善槐;趙春陽;闕明坤;
摘要:《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教育強國要把優化學科專業設置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點,明確治理主體職責,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契合度。教育開放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關鍵路徑,以制度型開放推動教育開放是加快教育強國建設的應有之義和重要路徑,應從加強頂層規...
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發展機遇、實踐痛點與突破路徑————作者:匡瑛;韓琳;
摘要: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大舉措。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域產教聯合體由產業園區牽頭,地方政府統籌協調,呈現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實踐看,當前還面臨許多挑戰,主要體現在成本分擔之困、成果認定之難、運行管理之艱三個方面。因此,市域產聯合體建設的突破路徑主要體現在構建三大機制上:平衡各方主體利益,建立公正合理的成本分擔動力機制;明確知識產權歸屬,制定清晰明確的...
我國師范生發展的樣態、挑戰與路徑————作者:王奧軒;苑昌昊;劉一飛;
摘要:以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支撐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離不開教師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更離不開師范生的高質量發展。基于全國31個省份(未包含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 80 536名師范生的調查發現,當前我國師范生發展態勢總體良好,但在服務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中,師范生仍面臨角色認同基礎存在結構性隱憂、學習投入要素暗藏方向性偏差、學科理解能力內隱表淺性困境、學歷提升意愿呈現波動性下降、就業空間期...
我國師范生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作用機制與發展路徑————作者:梁紅梅;吳崇文;
摘要:教師職業認同是師范生堅定從教信念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的關鍵一環。采用扎根理論的分析方法,從79位在校師范生有關教師職業認同及其影響因素的訪談文本中提煉師范生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具體包括高校培養度、社會支持度、職業成熟度、個性特點、個體傳記5個核心范疇,并構建以個性特點、職業成熟度為直接影響因素,高校培養度和社會支持度等為間接影響因素的師范生教師職業認同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的理論模...
數字化賦能課堂教學循證評價的價值表征、邏輯框架與實踐進路————作者:張瑞;謝燕萍;
摘要:課堂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工作的重要一環,是促進教與學的有效溝通的橋梁,也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抓手。以循證為方法論,助力課堂教學“育人創生”;激發“成長增值”的新動能;邁向“人數協同”的新臺階;推進“素質教育”的穩步落地。基于循證實踐的理念,綜合運用系統的理論思維、科學的實證方法和有效的數字化手段等構建課堂教學循證評價的邏輯框架。該框架以求“實”為制動邏輯;以精“技”為效能邏輯;以求“和”為轉向...
新時代義務教育學校效能的內涵特征、價值定位與發展向度————作者:張輝蓉;李東香;謝小蓉;
摘要:面對建設教育強國、發展新質生產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等新時代要求,學校教育不僅要達到高質量、高效率,還要做到高效能。學校效能的核心在于如何更好地改進學校,能夠更為直觀且全面地反映學校教育質量,對于學校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背景下,義務教育學校效能呈現新的內涵特征,對義務教育學校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發展目標聚焦多方主體、資源利用兼顧投入與產出、學校評價關注過程與公平。對此,為提升義務教育學...
現代教育管理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11.19投稿,11.29初審退稿,原因:選題較為微觀,不符合宏觀組稿方向。挺快的,退稿意見情商滿滿照顧到了被退稿的心情。有宏觀選題的培朋友推薦嘗試
2024-12-02 17:1511月28號投稿12月4號二審12月18號退稿,總的來說速度比較快,要求文章質量較高
2023-12-29 20:109月26日郵箱投稿,10月21日郵箱退稿。投稿后就能收到自動回復郵件,說審稿時間15個工作日。果真是,很準時的反饋結果。
2023-10-21 16:07通過網站上的郵箱投稿,幾天后收到了圖2的要求繳納稿件處理費的郵件,也不知道是不是騙子,但是那個郵件地址明顯不一樣了!
2023-10-06 16:422022年寫了一篇關于教育類的文章想試試,有導師的幫助,但是投了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通知,打電話催了也沒有反應,后面兩個月了才回消息說我的文章不適合在這個期刊發表把我拒了
2023-10-04 14:15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