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12:05:07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腎虛毒瘀”探討通精解毒方在弱精子癥中的應用————作者:馬東岳;王福;杜冠潮;王浩;王安民;常洪源;呂琿;
摘要:弱精子癥(AS)是導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復雜,中醫藥治療本病有一定的優勢。“腎虛毒瘀”揭示了腎精虧虛與毒瘀互結在疾病中的動態關系,可應用于臨床指導AS的辨治。AS的形成與腎精虧虛、毒瘀阻滯密切相關,腎中精氣為生殖之精的來源,耗損日久,腎精匱乏,則無法榮養精室,導致化精障礙而表現為精子活力差。毒瘀襲擾阻滯精室,化為精毒,可直接戕害精子的化育,導致其活力降低。通精解毒方以補腎填精...
基于“開闔樞”理論探討近視“律態失和”————作者:倘孟瑩;張麗霞;陳爽;蔣飄;賈艾香;周芷伊;孫文英;
摘要:中醫學將天人同律作為其自然觀和方法論,主張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人體生命活動受自然界晝夜節律支配,形成周期性的時間變化結構,西醫學稱之為生物節律。“三陰三陽開闔樞”是天人同律的主要模式,可調節人體陰陽氣化順應晝夜節律。基于此,本團隊提出人之生長壯老已以“律態和穩”為要,“律”不僅包含晝夜節律,也包含氣血運行規律、肌肉筋膜收縮節律等;“態”指開闔樞三陰三陽之氣在時間與空間上動態的發展變化;“和穩...
基于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探討非穴淺刺假針刺對照設置的合理性————作者:石云舟;肖顯俊;秦海燕;秦迪;鄒子豪;呂小鋒;蔣晴;李瑛;
摘要:目的:探究針刺和非穴淺刺的臨床療效及mRNA轉錄組學特征,為非穴淺刺是否適合作為針灸臨床試驗的假針刺對照提供依據。方法:選取2018年7月8日—2019年7月29日就診于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患者,共80例,采用計算機完全隨機設計將80例患者分為針刺組(n=41)和假針刺組(n=39),同時選取12名健康受試者納入健康對照組。針刺組患者取百會、神庭、中脘,以及雙側...
從“毒損腦絡”探析腫瘤相關認知障礙的病機及治療策略————作者:陳潔;余君豪;蘇麗;王苗苗;王明琦;吳悅;張梅;
摘要:腫瘤相關認知障礙是指腫瘤患者在化學治療(簡稱“化療”)中或化療后引起的認知功能障礙。目前,本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晰,且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本文基于“毒損腦絡”理論,深入探討腫瘤相關認知障礙的中醫病因病機及治療策略,認為腫瘤患者“腦絡本虛”為本病的發病基礎,化療藥毒作為外邪乘虛直犯腦部,與內生痰瘀濁毒交結,形成“毒-瘀-痰-虛”的惡性循環,終致髓海失養、神機失用。現代生物學研究發現,化療所致神經毒性、...
從賊火與子火探討圍絕經期失眠的辨治思路————作者:李曾妍;楊月月;胡煒圣;劉鋒;王磊;李昭君;趙欣玥;符文彬;
摘要:圍絕經期女性因沖任虛衰、臟腑精血不足,更易受火邪影響而致心神不寧。程鐘齡在《醫學心悟》中提出賊火與子火理論,指出賊火擾動多因外邪入侵或飲食不節以致食滯胃脘、痰火互結;子火內生則與肝腎虧虛致水火失濟、肝郁化火等臟腑功能失調相關,這為闡釋圍絕經期女性失眠的病機提供了新視角。本文深入探討賊火與子火理論在圍絕經期失眠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并闡述相應的治療策略。賊火內犯應以升發郁火散壅閉、清解涼潤除里熱、攻下熱...
基于玄府失司、肺氣不宣論治難治性慢性咳嗽————作者:張帥陽;晏軍;
摘要:“玄府”首見于《黃帝內經》,經歷代醫家完善后形成玄府理論,并廣泛應用于臨床疾病的診療。玄府理論強調人體內外通道的暢通與臟腑功能的協調統一,本團隊認為其與難治性慢性咳嗽的發生、發展及轉歸密切相關。從玄府理論與肺氣之特性出發,玄府失司、肺氣不宣是難治性慢性咳嗽的關鍵病機。其中,肺體清虛、玄府不通是發病的基礎,外邪內侵、痰濕瘀滯是致病的因素,肺氣衰竭、玄府失養是疾病的最終結局。在玄府理論與肺氣宣降的指導...
經絡、時間節律、免疫系統雙向調控在變應性鼻炎中的應用探討————作者:陳珂;許博文;梁雪;吳迪;許浩燃;朱潔;童佳兵;李澤庚;
摘要:時間節律與免疫系統在變應性鼻炎的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中醫學認為,肺經的氣血運行遵循“晝日行于陽,夜行于陰”的規律,具有保護機體免受外邪侵害的防御功能。肺經氣滯、氣血不暢可導致外邪入侵,過敏性反應加重,尤其在肺經活躍期,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的反應最為敏感。基于此,本文提出“經絡、時間節律、免疫系統雙向調控”這一觀點,結合中醫學子午流注理論,分析變應性鼻炎的癥狀波動與經絡氣血的時間性變化,揭示經絡活動與免...
基于“脾胃虛實傳變”理論論治變應性鼻炎————作者:趙月純;郭紅;陳典;夏萬穎;黃靖雅;張路;
摘要:“脾胃虛實傳變”理論源于《黃帝內經》,以五行學說為基礎,系統闡述了脾胃與五臟六腑之間的生理聯系及病理傳變關系。該理論歷經后世醫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李東垣在《脾胃論》中首次系統總結并深,詳細論述了脾胃虛衰后其他臟腑的病理傳變關系。本文從李東垣“脾胃虛實傳變”理論出發,論述脾土與肺金、腎水之間的病理關系,并認為脾土虛衰是變應性鼻炎發作的病理基礎。根據脾土虧虛后的病機演變,將變應性鼻炎的中醫證候概括為土...
基于“通身氣不宣”理論探討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病機與治法————作者:鞏雪;劉智慧;劉芳;白曉紅;
摘要: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以慢性刺激性干咳為唯一或主要臨床表現的特殊哮喘類型,是兒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可歸屬于中醫學“痙咳”“風咳”“頑咳”“哮咳”等范疇。目前西醫治療方案主要聚焦于對癥治療,未能充分應對其復雜的系統性機制,存在臨床癥狀控制不佳、停藥后反跳等局限性。本文從“通身氣不宣”角度入手,提出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病機演變關鍵為氣機壅澀、痰瘀交結、絡脈痹阻,強調外因引動內因、三焦氣機失常為疾病誘發因...
麝香通心滴丸改善冠狀動脈慢血流即刻及短期療效的臨床研究————作者:劉用;胡慧;王云翠;肖狄;康靜璠;張立晶;
摘要:目的探索麝香通心滴丸干預冠狀動脈慢血流(CSF)的即刻效應及短期療效。方法采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設計,招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64例CSF患者,按1∶1隨機分到麝香通心滴丸組及安慰劑組,各32例。舌下含服麝香通心滴丸或安慰劑4粒后,重復冠脈造影,測量校正的TIMI幀數(CTFC)、微循環阻力指數(caIMR)值以評價即刻血流速度;繼服麝香通心滴丸或安慰劑12周后,以血瘀證積分、中醫證...
基于橫斷面調查的子宮腺肌病患者共病模式和中醫證候特征分析————作者:王新;楊新春;趙瑞華;
摘要:目的 探索子宮腺肌病(AM)患者共病模式及中醫證候特征,為AM精準醫療和綜合管理提供思路和數據支持。方法 回顧性分析一項多中心、大樣本、全國范圍內的橫斷面調查數據,根據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分為單一AM組和共病組,分別計算特定共病或者共病組合的患病率,采用單因素分析探索年齡、病程、文化程度、勞動性質、月收入、生產史、流產史、手術史、地域及中醫證候對AM患者共病的影響,運用Apriori關聯規則探索A...
基于“腦為髓海”理論探討缺血性腦卒中的腦外防治機制————作者:張杰;李鑫;劉偉;
摘要:缺血性腦卒中是全球范圍內導致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呈年輕化趨勢,其有效防治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傳統中醫理論中,腦、脊髓、骨髓、齒等均屬髓的范疇,而“腦為髓海”理論則突出了腦與他髓之間的密切聯系。本文詳細總結了“腦為髓海”理論的來源及其與諸髓的關系,深入探討了髓海虧虛是缺血性腦卒中易發難復的關鍵病機;從脊髓、骨髓、齒等角度揭示了諸髓與腦相關的復雜關聯機制,并指出骨質疏松癥、牙周炎等他...
基于三焦膜性管道論探討系統性硬化病繼發肺間質纖維化的病機及治療————作者:孫云龍;張曉梅;楊天舒;李燕妮;李夢乾;賴宇鑫;譚新蕾;姜良鐸;
摘要:系統性硬化病是一種自身風濕免疫性疾病,出現多系統病變時常繼發肺間質纖維化。三焦膜性管道論認為三焦內連五臟六腑、外連肌膚筋骨,為上下內外通行的四通膜性管道,與臟腑微膜、血絡相連接。系統性硬化病繼發肺間質纖維化病機為外受寒邪凝滯肌膚腠理,耗傷衛氣衛陽受損。衛氣源于下焦腎元氣化,衛陽不固、腎氣虧虛,三焦氣機水液運行受阻、氣化失司,結為濕、痰、瘀阻滯,濕、痰、瘀沿三焦膜系流竄,累及多臟腑微膜發生多系統病變...
基于“態靶辨治”論治冠心病心絞痛氣陷血瘀證————作者:周心怡;謝迪;李彥丕;王子涵;熊昊哲;黃力;鹿小燕;
摘要:冠心病心絞痛是以心肌缺血性損傷為基本病理機制的常見心血管疾病,“態靶辨治”是強調宏觀調態與微觀打靶相統一的整體調控思維。本文以“態靶辨治”為指導,從態”“靶”“因”“果”4個維度探析冠心病病機演變規律:“因”指病因病機;“果”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態”揭示疾病發展呈氣→血→虛的遞進過程,即初期為氣郁、寒凝之郁態,中期為血瘀、痰阻之瘀態,后期為氣、血虧虛之虛態;“靶”則指疾病過程中...
基于“壯火食氣”理論探討線粒體功能障礙對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乏力的作用機制————作者:程聿昕;黃曉華;魏丟;馬薇;陳信義;郎海燕;
摘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是一種以出血、乏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TP乏力極大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已被國內最新診療指南列為治療指征之一,但發生機制尚未明確,亦欠缺針對性治療手段。本文通過闡釋“壯火食氣”理論內涵,利用“壯火”和炎癥狀態的概念相通,將“食氣”與線粒體功能異常相連接。慢性炎癥的持續存在導致“食氣”不斷進行,線粒體結構及功能受損,能量產生受阻,出現四肢乏力、困倦疲憊等氣虛相關...
臭靈丹草調控Nrf2/SLC7A11/GPX4信號通路抑制鐵死亡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機制研究————作者:肖金陵;黃凱;魏小棋;范昕怡;柴王靜;韓靜;高闊;于雪;李芳赫;郭淑貞;
摘要:目的 探討清熱解毒藥臭靈丹草調控核轉錄因子紅系2相關因子2(Nrf2)/溶質載體家族7成員11(SLC7A11)/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4(GPX4)信號通路抑制鐵死亡,改善橫主動脈弓縮窄誘導的慢性心力衰竭小鼠的作用及其機制。方法 將24只雄性ICR小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假手術組(n=6)和橫主動脈弓縮窄組(n=18),橫主動脈弓縮窄組行橫主動脈縮窄術制備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橫主動脈弓縮窄組造模后按隨機...
芪參益氣滴丸調節腸道菌群和ROS/TXNIP/NLRP3信號通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機制————作者:呂李飛;朱婷婷;丁帆;路迎冬;崔向寧;
摘要:目的 基于腸道菌群和活性氧(ROS)/硫氧還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核苷酸結合結構域富含亮氨酸重復序列和含熱蛋白結構域受體3(NLRP3)信號通路探究芪參益氣滴丸對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的調節作用及其相關機制。方法 SPF級雄性SD大鼠65只,采用皮下多點注射異丙腎上腺素復合力竭及控食方法制備CHF模型,將造模成功大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模型組、卡托普利組(5.30 mg/kg)和芪參益...
從奇經八脈辨治多系統萎縮思路初探————作者:趙迪;陳志剛;李楠楠;陳路;王垚;薛靜;張新寧;賈承儒;徐萱;張凱歌;
摘要:多系統萎縮是一種罕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臨床表現復雜,給本病的診治帶來巨大挑戰。臨床研究發現,多系統萎縮癥狀與奇經八脈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本文基于奇經八脈的循行和生理功能,探究多系統萎縮癥狀群與奇經八脈的關聯及其治療思路。本團隊認為,奇經八脈由虛至損符合多系統萎縮“正虛積損”的核心病機。肝腎不足,奇經八脈空虛是多系統萎縮發病的前提;虛氣留滯,積損奇經八脈是多系統萎縮遷延進展的關鍵環節。本病多先從陰陽蹺...
從“正邪分爭”探析睪丸輻射損傷的機制和其治療原則————作者:陳曉瑩;王安;葉一帆;王艷;高源鍇;徐晴;王舒冉;趙章弟;胡素敏;
摘要:睪丸輻射損傷是由放射線直接或間接引起的睪丸結構和功能異常,從而阻礙精子發生,影響男性生育能力。鑒于睪丸輻射損傷在臨床的高發性及其對患者生育能力和整體健康的深遠影響,開展有關防治措施的研究非常迫切與重要。“正邪分爭”首見于《傷寒論》,是指正氣與邪氣相爭持。一切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都是正邪分爭的體現。基于此,本文提出將睪丸的正氣歸納為化生、封藏生殖之精和抵御外邪的能力,將引起睪丸輻射損傷的邪氣分為電...
基于“火與元氣不兩立”探討運用甘藥治療腫瘤免疫相關不良反應————作者:吳佳禾;崔慕瑤;李衛東;
摘要:李杲在《內外傷辨惑論》中提出“火與元氣不兩立”,其對闡釋腫瘤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機制、轉歸治療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火”即陰火,是由脾胃虛損所化生的一種虛火,反映了腫瘤患者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后出現的虛、熱并存的病理狀態,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中最根本的精微物質,為人身之氣的根源。本文基于“火與元氣不兩立”理論,結合西醫學研究,認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過度使用可損傷脾胃,致使陰火亢盛。陰火既盛,...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