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14:05:34
菌物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香菇長鏈酰基輔酶A合成酶基因Le ACSL在菌種退化的作用————作者:董晶晶;吳燕莎;張丹;于海龍;宋曉霞;章爐軍;譚琦;付陽;尚曉冬;
摘要:菌種退化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一大難題,然而目前關于食用菌菌種退化的分子機制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利用RNAi技術對香菇Lentinula edodes長鏈酰基輔酶A合成酶基因Le ACSL進行沉默,成功獲得了基因表達量下降70%–90%的干擾轉化子。通過觀察轉化子在平板和菌包中的生長狀態,發現其生長速度下降30%–40%,菌落形態出現不同程度的角變,且表型較為穩定。此外,轉化子在菌包無法正常轉色,后期菌...
粗毛纖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及活性成分的抗氧化作用機理————作者:呂雪;包海鷹;李玉;霍慧敏;
摘要:本研究對粗毛纖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EAE)及其主要成分(組分Fr1–Fr5和hispidin)體外抗氧化作用和保護人皮膚成纖維細胞(HSF)氧化應激損傷效果及機制進行研究。通過UPLC-MS檢測、體外抗氧化實驗、網絡藥理學等實驗方法,檢測EAE中多酚類化合物組成、EAE、Fr1–Fr5和hispidin還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hispidin治療氧化應激疾病潛在靶點和通路。研究表明,EAE中含有...
山東靈芝Ganoderma shandongense中的肽類化合物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作者:顧文迪;馬世元;王雨曦;魏玉蓮;袁海生;
摘要:作者開展了山東靈芝Ganoderma shandongense大米固體發酵物中的肽類化合物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科學試驗研究。采用硅膠柱色譜、反相ODS柱色譜、HP20柱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HPLC)等方法分離純化,利用質譜(MS)、核磁共振(NMR)等方法對化合物進行結構鑒定,得到10個肽類化合物,分別為:(3S,6R)-3-(cyclopropylmethyl)-6-(1H-indol-3...
干旱脅迫下不同叢枝菌根真菌對薏米生長和生物量分配的影響————作者:蔣小歡;梁琴;唐偉杰;楊娜;王微;
摘要:干旱脅迫下,植物的生長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叢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真菌與植物共生后能擴大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面積,改善多種植物的抗逆性。而AM真菌能否與植物共生及共生效應程度因植物及AM真菌的種類不同而有差異。薏米Coix lacryma-jobi var. mayuen性喜濕潤,干旱脅迫嚴重影響其生長及產量。為研究薏米能否與AM真菌共生及其共生...
中國西南地區脊革菌屬(擔子菌門)兩個新種(英文)————作者:顧子蕊;劉宇;李梅;周春琴;周洪敏;趙長林;
摘要:木腐真菌作為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發揮著關鍵作用。本研究基于形態學和分子系統學證據描述并繪制了來自中國西南地區云南省2個木腐真菌新種:小孢脊革菌Lophariaminispora和斑點脊革菌Lopharia punctata。Lophariaminispora的形態特征為革質擔子果,具淺棕色有裂紋的子實層體,菌絲系統一體系具鎖狀聯合,擔孢子窄橢圓形,大小為(5.5–6.7)×(2.7–3.3)μm...
中國絲膜菌屬分類研究 2. 特拉蒙亞屬————作者:王瑞;王科;杜卓;劉鐵志;李國杰;謝孟樂;魏鐵錚;
摘要:絲膜菌屬Cortinarius是蘑菇目中最大的一個屬,與多種植物存在共生關系,對生態平衡穩定具有重要作用。特拉蒙亞屬Telamonia是絲膜菌屬中物種數量最多的亞屬,該亞屬真菌在濕潤條件下菌蓋表面無黏性。本研究基于形態描述與分子系統發育分析方法,對中國絲膜菌屬特拉蒙亞屬的館藏標本開展分類學研究,共發現106個物種,其中中國新記錄種11個。本研究整理了各物種相關信息,對中國新記錄種進行了詳細描述
蛹蟲草交配型對黃豆粉氮源液體發酵產物活性成分的影響————作者:丁夢琪;王偉;
摘要: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作為冬蟲夏草的重要替代品,其交配型(MAT1-1和MAT1-2)對其次級代謝產物的合成具有潛在調控能力,但具體影響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單孢分離和PCR擴增技術鑒定獲得72株不同交配型蛹蟲草菌株(MAT1-1型64株,MAT1-2型8株),利用黃豆粉氮源液體發酵體系,系統分析了不同交配型對胞內外多糖、蟲草素及腺苷合成的影響。結果表明:(1)交配型顯著影響胞...
金針菇和肺形側耳新品種的選育報告————作者:陸歡;劉建雨;尚曉冬;王瑞娟;徐珍;楊慧;宋春艷;譚琦;
摘要:金針菇Flammulina filiformis ‘上研A111’品種以菌株‘上研1號’和‘金2641’為親本,親本菌株的孢子經常溫室壓等離子體進行誘變后,采用單孢雜交技術而得。‘上研A111’子實體為白色,產量高,芽出數量多、整齊,菌蓋內卷、球形,菌柄較長,比主栽品種生育期短2–3 d。金針菇 ‘上研金31’ 品種以菌株‘上研1號’和‘J4137’經原生質體雜交育種而得。‘上研金31’子實體為亮...
黑龍江省松杉靈芝新品種‘THsslz-1’的選育————作者:莊磊;楊娜;郭旭欣;于松濤;孫志暉;
摘要:本研究以收集的20份野生松杉靈芝Ganoderma tsugae為研究材料,經菌株分離、拮抗反應及母種質量評價試驗后,篩選出5株野生松杉靈芝菌株。基于設施內小中試復篩及品比試驗,最終獲得性狀穩定、產量高且品質優良的松杉靈芝品種‘THsslz-1’。其菌絲體潔白粗壯濃密,菌落整齊,子實體菌蓋呈扇形,木栓質,表面呈紅褐色,寬12–14 cm。子實體單袋產量可達98 g,從原基形成至子實體成熟約25 d...
基于基因組重測序開發中華包革耳(金耳菌)菌株的鑒別標記————作者:沈真輝;楊林雷;曹瑤;羅祥英;楊愛霞;陸青青;子靈山;李榮春;
摘要:以中華包革耳(俗稱金耳菌)單孢菌株NX-20基因組為參考基因組,以4個不同交配型單孢菌株D13、D25、D40和D47基因組重測序數據為研究對象,利用生物信息學軟件鑒定出大量的SNP和InDel變異位點并分析其特征。使用primer5.0軟件設計SNP/InDel標記引物,篩選存在多態性差異的8對SNP和6對InDel標記引物對我國金耳栽培產業中廣泛使用的14個中華包革耳菌株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S...
刺芹側耳三個新品種的選育報告————作者:鄭澤烜;黃蓉梅;賴志斌;傅俊生;岑光紅;江玉姬;謝寶貴;陳炳智;
摘要:刺芹側耳新品種‘杏天農1號’是以‘日引1號’和‘Pl.e0209’為親本,通過單單雜交獲得。該品種菌蓋顏色為淺灰色,形狀為凹面型,菌柄潔白,形狀是保齡球形。商品性狀好,抗病性與對照相當,產量較高。刺芹側耳新品種‘杏天農2號’是以‘日引1號’為親本,通過多孢自交選育獲得。該品種菌蓋顏色為淺灰色,形狀為凹面型,菌柄短、米白色、產量高且栽培周期較短。子實體直筒形,硬度大,菌柄結實。耐貯藏、耐運輸,抗病性...
強大而神秘的蜜環菌屬真菌:基于研究進展的開發前景展望————作者:冀瑞卿;陳鵬;周吉江;孫孟瑩;陳俊良;劉淑艷;李長田;李玉;
摘要:蜜環菌屬作為全球廣布的大型真菌類群,以其龐大的生物個體和超長生命周期著稱。該屬真菌在交配系統上呈現多型性特征,兼具腐生、寄生和共生等多樣營養模式,其種間形態特征高度相似但遺傳異質性顯著,導致多種分類體系長期并存。這些獨特的生物學特性不僅賦予其復雜的生態位適應能力,也使其成為真菌界兼具功能價值與研究挑戰的焦點類群。其突出的食藥用價值及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關鍵作用,激發了對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的迫切需求。...
基于CRISPR/Cas9核蛋白復合體的芳香鐮孢菌基因敲除體系————作者:趙璟琛;商文靜;曹燕霞;范三紅;胡小平;
摘要:作為植物病原或植物內生真菌,芳香鐮孢菌Fusarium redolens的基礎生物學研究時有報道,但該菌的基因編輯和遺傳轉化體系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以YP04菌株為對象,建立了基于CRISPR/Cas9核蛋白復合體的芳香鐮孢菌遺傳轉化體系。首先建立了優化的原生質體制備方法;隨后以白僵菌素合成相關基因c18.1_Beas和c18.1_Bea3為靶標設計并制備Cas9/gRNA核蛋白(RNP)復合體...
鈣調蛋白激酶轉錄抑制劑calmidazolium chloride抗煙曲霉及廣譜活性研究————作者:雷雨欣;宋自力;王東;尹文兵;
摘要:煙曲霉是引起侵襲性曲霉病的關鍵病原體,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命健康。鈣調蛋白通路在調控煙曲霉毒力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成為抗真菌研究的重要靶點。本研究針對FDA批準的活性化合物庫進行系統篩選,成功發現calmidazolium chloride (CMZ)對煙曲霉生長具有顯著抑制效果。通過測定不同濃度CMZ對煙曲霉生長、分生孢子存活和萌發、次級代謝以及鈣離子信號通路基因表達的影響,全面解析了其抗煙曲霉的作用...
中國云南松小隔孢伏革菌屬Peniophorella(銹革孔菌目,擔子菌門)三新種(英文)————作者:李香林;張欣;YURCHENKO Eugene;周萌;員瑗;武英達;
摘要:依據形態和分子系統學研究,描述了產自中國云南松上小隔孢伏革菌屬3個新種,即寬絲小隔孢伏革菌Peniophorella euryhypha、松生小隔孢伏革菌P. pinicola和蓮花晶小隔孢伏革菌P. stellata。這3種的共同特征為:一年生平伏擔子果,白色至奶油色、光滑子實體表面,具棒狀至圓柱狀、無樹脂覆蓋薄型囊狀體。P. euryhypha的主要特征為具簡單分隔的菌肉菌絲(直徑 7.5–9...
美味黏肉菇新品種‘哈元1號’的選育報告————作者:莊磊;孫志暉;郭旭欣;于松濤;楊娜;
摘要:本研究對采集自3個不同地理區域的44份野生美味黏肉菇材料進行了系統性品種選育研究。通過菌株分離、拮抗試驗和母種性能評估,成功獲得22個具有遺傳差異性的菌株。經菌絲活力比較分析、栽培適應性復篩及農藝性狀綜合評價,最終篩選出具有顯著優勢的‘哈元1號’菌株。該品種菌絲體表現出白色致密、生長均一的菌落特征;子實體呈扇貝狀叢生結構,成熟期呈深黃色澤,其形態參數為:菌蓋直徑8–10 cm×18–20 cm,厚...
不同碳氮源及前體物質對金頂側耳菌絲體生物量和麥角硫因含量影響————作者:王琳;王語聰;姜水地;謝智鑫;劉丹怡;全潤;高志威;劉容旭;韓建春;
摘要:麥角硫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螯合金屬離子等功能。金頂側耳中富含豐富的麥角硫因,本研究主要以金頂側耳菌絲體生物量和麥角硫因含量為指標,篩選出高產菌絲體生物量和麥角硫因的發酵培養基碳氮源,從而對發酵培養基進行優化,同時篩選出優勢菌株,并探究不同前體物質的添加對金頂側耳菌絲體生物量和麥角硫因含量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發酵培養基碳氮源的篩選中,以乳糖為碳源,酪蛋白胨為氮源...
亞東黑耳的生物學特性和馴化栽培————作者:李婉瑩;阿布來提·托合提熱結甫;吳芳;高磊;
摘要:本文對分離自西藏自治區亞東縣的亞東黑耳Exidia yadongensis菌株進行分子生物學鑒定,開展生物學特性及馴化栽培研究。結果表明:亞東黑耳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4 ℃,最適pH為6,最適碳源為麥芽糖,最適氮源為酵母浸粉。在馴化出菇試驗中,出菇栽培基質為木屑87%,麩皮8%,豆粕3%,石灰1%,石膏1%,菌袋在70 d黑暗培養后長滿菌絲,菌絲稀疏。菌袋放置在亞東縣野外環境下成功出耳,但生長周...
具抑菌活性的橙黃黑孢霉卷線孢菌素高產發酵工藝優化————作者:李慧;馬召迪;雷幫星;陳其榮;何張江;劉正慧;康冀川;
摘要:本研究以銀杏內生真菌橙黃黑孢霉Nigrospora aurantiaca GDYX-311為試驗菌株,為提高卷線孢菌素(bostrycin)產量,結合單因素實驗與響應面法,對發酵培養基組分及培養條件進行優化,并探究卷線孢菌素的體外抑菌活性。結果表明,發酵時間、溫度和接種量對卷線孢菌素產量影響顯著,優化后最佳培養基為葡萄糖50 g/L、牛肉浸粉10 g/L、MgSO4·7H 桂西南地區盤菌物種多樣性及其生防作用————作者:黃海思;邵元元;歐小云;韋秋路;劉斌; 摘要:盤菌是指子實體呈盤狀的一類非地衣型真菌。該類真菌生境廣泛、種類多樣,并具有多種生態類型。廣西崇左地區是桂西南喀斯特的典型代表區域,蘊藏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然而對該地區的盤菌資源多樣性現狀缺乏研究。本研究選取桂西南喀斯特地區的崇左白頭葉猴保護區、弄崗保護區和青龍山保護區為研究區域(以下簡稱“區內”),對區內盤菌資源進行調查研究,共采集盤菌標本523份,基于形態學與分子學方法鑒定盤菌34種,隸屬于... 菌物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