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7:05:22
技術經濟最新期刊目錄
長三角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關鍵技術創新供給能力研究————作者:任保平;苗新宇;
摘要: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網絡化聯接(簡稱“智改數轉網聯”)是數字時代推動實體經濟新質化變革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途徑,重點在于提升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關鍵技術的創新供給能力。作為制造業集中分布地區和轉型發展的前沿陣地,長三角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關鍵技術創新供給能力的提升對于全國而言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和示范意義。在界定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關鍵技術及其功能構成的基礎上,本文利用全國工商企...
基于限制性合作博弈的跨域多源數據收益分配機制研究————作者:薛曉斐;肖毅;賀晨;張進澳;
摘要:數據要素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新質生產力,其收益分配機制是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跨域多源數據收益分配機制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尚缺乏成熟的解決方案。本文基于合作博弈理論,將數據要素的非排他性、數據質量和數據整合等因素作為激勵機制融入到Shapley值法,在此基礎上結合成員之間的連接關系,提出改進的Myerson值法作為合作博弈的解,用于解決跨域多源數據收益分配問題。研究結果表明,網絡結構...
券商數字化能提升IPO定價效率嗎?————作者:賈琬嬌;王菲;
摘要:本文以2012—2021年IPO公司研究樣本,考察券商數字化對IPO定價效率的影響。經過研究發現,券商數字化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IPO定價效率,表現為券商數字化程度越高,IPO抑價率越低。研究還發現,券商數字化與IPO抑價率的負向關系在IPO企業年輕、關聯交易較多、股權集中度高的時候更強,表明降低信息不對稱和代理問題是券商數字化影響IPO抑價率的重要機制。進一步檢驗發現,承銷券商的數字化程度...
政府創新補貼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研究————作者:向仙虹;艾光帥;王子菁;
摘要:政府創新補貼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選取2011—2022年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評估了政府創新補貼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作用效果。研究發現:政府創新補貼顯著促進了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此結論經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進一步研究發現事前補貼相對于事后補貼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更為顯著。作用機制分析表明,政府創新補貼能通過刺激企業“想發展”的意愿、提升企業...
企業數字可供性對雙元創新的影響——基于動態能力的中介作用————作者:秦佳良;余學梅;戴姿;
摘要:為了打造數字化時代的新優勢,企業越發追求數字可供性,這對企業創新產生重要影響。本文以2010—2022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檢驗了企業數字可供性對雙元創新的影響,以及動態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發現:數字可供性正向影響探索式創新和利用式創新。數字可供性正向影響動態能力中的吸收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吸收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對探索式創新都有顯著促進作用。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對利用...
科技金融發展與高新技術企業勞動力需求————作者:周健;郭昆宇;
摘要:高新技術企業是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經濟主體,其發展離不開科技金融的有效支持�;诖�,采用2010—2022年省級面板數據,探究科技金融發展對高新技術企業勞動力需求的相關影響。研究發現:科技金融發展對高新技術企業勞動力需求具有顯著的正向推動作用,技術進步、廣延邊際和集約邊際為其有效傳導渠道。同時,該作用呈現出顯著的異質性特征,具體表現在高技能和低技能勞動力、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程度較高地區、技術市場較...
制造業內外貿一體化與企業創新:理論機制與經驗證據————作者:龍飛揚;施貞懷;王超;丁思元;
摘要:內外貿一體化作為“雙循環”戰略的微觀運行機制,是化解外部風險和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企業創新對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而引致企業創新的外部因素有待進一步被挖掘和論證。本文嘗試將內外貿一體化納入企業創新的分析框架,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探討內外貿一體化對企業創新的作用機制及潛在調節效應。研究結果表明:(1)內外貿一體化對企業創新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2)內外貿一體化能夠通過提升企業全要...
基于定制化創新努力的自有品牌引入決策研究————作者:李想;付天宇;計國君;朱玲瓏;
摘要:電商平臺可以借助大數據資源和創新技術對自有品牌的研發施加定制化創新努力,但是定制化創新努力和權力結構差異的相互作用對電商平臺自有品牌引入策略將產生何種影響成為學術界與業界關注的重點問題。為此,本文利用博弈論方法分別構建不引入自有品牌、弱勢電商引入自有品牌和強勢電商引入自有品牌三種情形下的模型。理論與數值模擬結果表明:僅當自有品牌的需求系數和創新努力成本效率高于一定閾值,電商平臺引入自有品牌才是有利...
數字平臺生態系統如何賦能資源編排能力——結構洞的中介作用————作者:劉海兵;夏長衎;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的到來,價值創造邏輯逐步從企業主導向價值共創轉變,企業的資源編排變得愈加復雜。本文基于社會技術理論,從生態層面探尋資源編排能力提升的角度,構建數字平臺生態系統對資源編排能力影響的理論模型,并考慮結構洞的中介作用。研究結果表明:數字平臺生態系統的互補性、共享性、模塊化、開放性對資源編排能力具在正向關系。結構洞在數字平臺生態系統與資源編排能力之間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結果在理論層面從社...
人工知識如何轉化為融通創新生態系統知識——基于超循環理論的研究————作者:胡保亮;王雨晴;
摘要:人工智能在知識創造和創新驅動方面的潛力正不斷被挖掘和得到認可,本文聚焦抓住人工智能帶來的知識創造機會推動融通創新,對人工知識轉化為融通創新生態系統知識的多層次過程、主要動力及固化機制等內容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1)人工知識通過反應循環、催化循環和超循環逐級轉化為融通創新主體職能部門的操作性知識、融通創新主體的戰略性知識與融通創新生態系統的系統性知識;(2)人工知識的成功轉化依賴于人機協同、職...
工業智能化會影響勞動者家庭教育支出嗎?————作者:劉慶玉;梁昊;
摘要:人力資本投資的變化反映勞動者面對工業智能化影響時的態度,并將從勞動力供給角度塑造未來勞動力市場格局。結合省級面板數據和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本文從教育支出視角實證檢驗了工業智能化對勞動者家庭人力資本投資的影響。研究發現:(1)工業智能化會顯著地推動勞動者家庭增加教育支出,這在高受教育程度家庭表現得尤為明顯;(2)技能溢價是工業智能化促使勞動者家庭增加教育支出的重要渠道;(3)勞動力供給結構...
低空經濟的概念內涵、發展特征與推進策略————作者:劉亞亞;楊德林;戴永;
摘要:低空經濟是基于我國低空飛行領域的長期實踐以及現階段發展情況提出的,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新質生產力。我國低空經濟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內關于低空經濟還缺乏系統的深入探討。面對當前低空經濟發展的高熱度,對其概念內涵、發展特征進行認真界定,對該產業領域的基本推進策略進行認真思考很有必要。本文通過分析給出低空經濟概念的明確界定,結合產業化探索與創新實踐分析其發展特征,并針對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質量信號對食用農產品市場逆向選擇的影響及機制研究————作者:陳婕;盧福永;王鑫濤;
摘要:買賣主體之間信息不對稱加劇了食用農產品市場的逆向選擇,其根源是食用農產品具有顯著的信任品特征,導致消費者在使用后仍然難以直接判斷其質量等級。本文在理論上闡述了產品質量信號對逆向選擇的作用及影響機制,進一步通過典型食用農產品細分市場——茶產品市場的調研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結果發現,促進產品質量信號釋放能緩解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且外部質量信號的影響強度高于內部質量信號;同時,市場活躍度和信息匹配效...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主題專欄: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
內外兼修:政府財會監督對醫藥企業研發操縱的治理效應————作者:張興亮;房明珠;
摘要:基于財政部對醫藥企業會計信息專項檢查這一準自然實驗,檢驗政府財會監督對醫藥企業研發操縱的治理效果。研究發現,政府財會監督可以有效抑制醫藥企業研發操縱,這種治理效應主要來自“內外兼修”的兩個作用機制:一是作為醫藥企業內部治理的補充機制,從而對醫藥企業的研發操縱產生治理效應,研究發現,在醫藥企業內部控制較弱、獨立董事治理能力較差時,政府財會監督對醫藥企業研發操縱的治理效應更顯著。二是,作為外部監督的協...
綠色數據要素:內涵特征、影響效應與研究展望————作者:湯臨佳;張晨陽;
摘要:綠色數據要素是能夠為生產主體創造綠色價值的新型生產要素,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條件。本文在闡述綠色數據要素內涵與特征的基礎上,探究綠色數據要素對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采用2015—2022年中國滬深A股制造業上市企業數據實證,結果表明:綠色數據要素對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正向影響,且體現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數據基礎支撐、高管綠色經歷正向調節綠色數據要素與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能否促進資本跨區域流動?————作者:張偉廣;陰麗君;
摘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以數字化推動資本跨區域流動、實現區域要素整合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內容。本文整理獲取2010—2021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異地投資數據,構建多時點DID模型實證檢驗了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對資本跨區域流動的影響效應及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顯著促進了資本跨區域流動,考慮內生性、其他政策干擾等因素后,核心結論依然穩健;機制檢驗表明,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人工智能對新質生產力影響的研究:來自中國A股上市企業的經驗證據————作者:何新江;王欽鵬;楊銘杰;
摘要:本文基于2011—2022年滬深A股上市企業的財務報告數據,系統地探討了企業人工智能發展水平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研究結果明確顯示,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顯著地提升了企業的新質生產力。通過深入的機制分析,本文揭示了人工智能如何通過兩大途徑提升生產力:一是促進企業數字化和技術創新,二是通過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包括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營運資本周轉率)來優化資源配置效率。異質性分析進一步表明,人工智能對盈利增長、中...
企業智能化升級對勞動力成本的動態影響研究————作者:梁雅爽;黃旭;
摘要:有效調整勞動力成本是企業在數智時代構建競爭優勢的重要驅動因素。與加總全部數字化轉型相關詞頻的研究視角不同,本文利用2007—2023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數據,通過構建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由信息化、數字化向智能化升級指標,實證檢驗了企業智能化升級對勞動力成本動態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在數字化轉型前期,信息化和數字化將提升勞動力成本。進一步向智能化升級時,企業智能化升級可以顯著降低勞動力成本。...
數據資源的產權邏輯:基于文獻計量的研究進展————作者:肖延高;湯艽東;李代天;秦浩朗;劉雨霖;
摘要: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戰略性新興資源,數據的產權屬性及其配置的理論邏輯,日益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熱點。本文采用文獻計量方法,全景式給出數據產權領域研究的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和研究熱點。在此基礎上,從辨析“數據”和“信息”的動態關系入手,厘清數據的概念及其特有屬性,梳理出數據產權類型與邊界的研究進展,歸納了新型權利模式、既有權利模式和非確權模式等觀點,進而分析不同數據主體的價值訴求,總結出數據產權歸屬的四種方...
技術經濟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請問已發回執一個多星期了,一直沒更新狀態,是初審嗎
2024-12-10 10:10請問大家終審需要多久才能有結果呢,已經終審一個多月了還沒結果,終審還會退稿嗎
2024-12-09 15:29三個月錄用,版面費7000。審稿專家和編輯部非常負責,文章在修改以后也有了質的提升,非常好的投稿體驗。
2024-10-15 11:13復審都兩個月了,嘛消息都沒有,要拒就早點拒哇,拖著煩死了
2024-10-10 20:32一周內退稿,速度很快
2024-09-14 09:35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