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8:05:07
經濟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經濟研究》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專題征稿啟事
摘要:<正>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偉大實踐中,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互動統一中形成和發展的科學理論體系,是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中國企業數字技術風險暴露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來自大語言模型的文本分析證據————作者:陸瑤;施函青;周欣怡;
摘要:做優做強數字經濟,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個方面,高度重視新一輪數字技術變革中的風險防范問題。本文利用FinBERT和GPT大語言模型對A股上市公司年報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部分進行文本分析,構建多層次數字技術風險暴露程度的衡量指標,探討我國企業數字技術風險的暴露情況及對企業市場價值的影響。研究發現:第一,年齡較大、杠桿率較高、資產收益率較低、公司治理水平較差的企業面臨更嚴重的數字技術風險暴露。第二,數字技...
全球供應鏈關系中的行業不確定性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基于中美供應鏈關系的研究————作者:杜茜茜;孔東民;潘玉坤;申睿;
摘要:處于全球供應鏈關系中的中國企業,如何應對愈發不確定的外部行業環境,是關乎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也是關乎企業生存與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問題。本文基于中美跨國供應鏈關系,通過對美國金融市場賣方金融分析師報告的文本大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構建美國行業經濟不確定性指標作為供應鏈上的行業不確定性的代理變量,進而研究了跨國供應鏈上的客戶行業不確定性對中國供貨商企業的影響。實證分析發現,美國下游行業的不...
減稅激勵與企業異質性創新————作者:蔡宏波;湯城建;毛健;
摘要:我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政策致力于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然而企業在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操縱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扭曲政策效果,不利于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本文基于2008—2019年全國企業稅收調查數據與發明專利數據,使用群聚-雙重差分(bunching-DID)方法對策略型高新技術企業與典型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能力差異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發現:(1)不同規模企業均有通過操縱研發密度獲得高新技術企...
財政收入、支出結構激勵與民生性公共服務供給————作者:盧盛峰;田慧;李成;
摘要:增強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已成為共識,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增強地方財力建設,還是需要調整支出結構激勵?本研究首先通過構建空間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財政收入沖擊對地方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行為的影響,并基于2012—2020年民生性公共服務站點的時空大數據,利用國際油價暴跌的外生沖擊,實證檢驗了財政收入對公共服務供給的作用。研究發現:財政收入的增加對民生性公共服務供給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其改善效應依...
全球價值鏈下貿易政策的跨國協同研究——兼論中國擴大開放的全球開放引領作用————作者:張鵬楊;馮闊;唐宜紅;
摘要:貿易政策跨國協同對重塑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意義重大。本文通過構建雙邊關稅互動模型,論證了全球價值鏈下各國實施貿易政策的引致關聯,探討了大國開放對其他國家貿易政策開放的引領作用。進一步,使用中國《進口商品暫定稅率表》調整作為進口開放政策沖擊的“準自然實驗”,實證檢驗理論命題。研究發現,中國對部分產品實施進口開放政策后,各國在對應產品上實施的歧視性貿易措施顯著減少,呈現中國開放與世界開放的協同性。中國的進...
中國宏觀經濟韌性的理論框架、實踐路徑與政策選擇————作者:隋建利;霍子蓬;劉金全;
摘要:本文通過構建宏觀經濟韌性的理論框架,從收縮規模、抵抗能力、恢復潛力的視閾,剖析經濟基本面、社會發展、經濟行業、微觀經濟活力維度下宏觀經濟的收縮、抵抗以及恢復韌性,歸納中國宏觀經濟韌性的實踐路徑,結合對韌性提升方面經濟性政策與非經濟性政策的有效性評估,探討增強中國宏觀經濟韌性的政策選擇。研究發現:(1)高質量發展轉型時期,宏觀經濟的收縮韌性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2022年以來,經濟基本面、社會...
基于宏觀經濟運行狀態與企業異質性的積極財政政策效果研究————作者:田磊;林建浩;蒲龍;彭玉磊;
摘要: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此,在考慮現階段我國宏觀經濟面臨穩增長壓力的運行狀態下,本文構建能夠準確擬合多個微觀企業層面和宏觀層面經濟指標的一般均衡模型,量化研究積極財政政策的刺激效果和優化路徑。研究發現,將經濟由穩態運行狀態拖入經濟增長承壓運行狀態的負向外生沖擊導致產品價格下降、融資約束企業占比升高,進而使得增值稅...
公共數據開放與中國綠色全要素生產率:數據要素的視角————作者:郭家堂;
摘要:2010年以來,全球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高度滲透到各領域,然而主要發達經濟體和重點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卻普遍放緩,引起了學界對索洛悖論的再次關注。針對該經濟現象,本文從數據要素減少信息誤差(第一經濟價值)和創造新的知識(第二經濟價值)的角度出發,系統分析了數據要素中公共數據開放對中國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并提出研究假說。借助中國省級公共數據開放平臺逐步上線的準自然實驗,利用城市宏觀數據和...
數字平臺與制造業企業利潤率————作者:謝富勝;鄧可為;江楠;
摘要:數字平臺作為新的商業資本的具體形態,憑借其加速制造業商品流通與資本周轉的功能,能夠提取制造業企業創造的價值從而獲取利潤。數字平臺的“加速周轉”效應與“價值提取”效應共同作用于制造業企業利潤率,隨著制造業的數字平臺投入越過一定門檻,前者的影響逐漸被后者抵消,致使利潤率下降。本文吸收任務模型和利息議價模型中對流通時間和博弈過程的設定,以一個拓展的資本循環模型刻畫了上述過程;隨后通過投入產出表數據構建數...
城市人口規模與政府供地結構:納入民生設施用地的新視角————作者:徐航天;李思萱;楊曦;
摘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發展理念,核心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城鎮建設用地功能配置上的決策邏輯。地方政府以非市場化(或半市場化)方式為主出讓民生設施用地,以市場化方式為主出讓工業、居住和商服等其他生產生活用地。在建設用地總量受指標約束的情況下,二者相互替代,并分別通過提升宜居性和提高實際工資水平改善居民福利。本文構建了包含民生設施用地的政府土地配置決策模型,并利用...
商業銀行綠色治理信貸溢價效應研究————作者:梁琪;李溫玉;余峰燕;
摘要:目前鮮有研究下沉到微觀業務層面探討銀行綠色治理對其績效的影響,而對該問題的回答關乎銀行能否兼顧“綠色”與“盈利”雙重目標、保持服務經濟綠色轉型的內在動力。有鑒于此,本文在構建我國銀行綠色治理指數基礎上,利用手工收集的2008—2018年17552筆中國上市公司銀行貸款數據,考察了銀行綠色治理對信貸定價的影響。研究發現:第一,銀行綠色治理會顯著提高信貸定價,即存在銀行綠色治理信貸溢價效應。第二,銀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篇章————作者:張宇;
摘要: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選擇什么樣的經濟體制,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創造和歷史貢獻在于,它從理論和實踐上超越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創造了市場經濟的新形態,賦予了社會主義以新活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體制保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作出戰略部署,開辟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偉大創造的新篇...
出口跟隨:國內生產網絡微觀視角下的貿易身份轉換————作者:廖賽男;包群;
摘要:憑借日益復雜的國內生產網絡關系,出口行為通過國內客戶-供應商之間的供應鏈溢出進行逐級傳導,使得中國企業出口呈現出網絡型擴張的微觀新特征。通過構建國內生產關聯和出口決策的理論模型,并使用2009—2016年中國上市企業的客戶-供應商數據,研究發現:(1)間接出口優勢顯著提高企業新進入出口市場的概率,證實了從間接出口到直接出口的典型事實,且出口身份轉換主要體現在自身出口能力欠佳的中小型企業和出口意愿更...
信息披露違法追責與中小投資者保護——來自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訴訟的證據————作者:吳溪;江雨佳;王彥超;
摘要:信息披露違法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一個持續和耗散的過程:在曝光初期,違法行為雖未認定,但信息沖擊和投資者的損失較大;隨著違法事實逐步揭示和認定,增量信息衰減,市場波動和投資者損失趨弱。選擇哪個時點作為法定的虛假陳述揭露日并認定違法者的賠償責任,關乎中小投資者保護和違法成本。本文基于我國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訴訟的證據顯示,法院在揭露日選擇和賠償責任比例這兩個關鍵的判決上,對原告主張的揭露日投資者損失呈現顯著...
稅收安排與地方債務壓力——來自債券利息收入稅率調整的證據————作者:周佳音;陸毅;王偉同;
摘要:隱性債務規模擴張帶來的財政風險和付息壓力成為阻礙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癥結,以債務置換為代表的化債工作是下一階段的財政要務。在債券類型轉換過程中,不同債券稅收安排的差異將有可能對債務融資成本產生間接影響。本文基于債券利息收入稅率調整的準自然實驗,運用雙重差分法對稅收安排與地方政府融資成本的因果關系進行識別。實證結果發現,債券利息收入稅率的上升會導致地方政府債務融資成本的上漲,其彈性系數約為0.4...
美國電商稅法與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及其稅收負擔————作者:馬述忠;杜特;房超;
摘要:全球范圍內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相對于傳統商務活動的稅收優勢,而隨著各國對于線上稅收損失的日益重視,“線上避稅天堂”很可能會因此消失。本文以美國電商稅法的兩輪立法為準自然實驗,基于2017—2020年中國向美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州—月度面板數據,采用多時點雙重差分方法,實證考察了稅收政策變動對跨境電商出口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第一,規定由賣家自行繳稅的《經濟關聯法》對跨境電商出口沒有顯...
增值稅改革與行業間資源配置效率演變:1997—2020————作者:聶海峰;楊玉萍;陳曉光;
摘要:本文通過建立生產網絡中增值稅影響經濟總產出的模型,結合1997—2020年的歷年投入產出表,分析增值稅制度對經濟效率損失的歷史演變,考察營改增和增值稅稅率簡并與下調等稅制改革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發現,隨著產業多元化和分工細化,2012年之前增值稅和營業稅并存的稅制引起的效率損失逐漸增加。2012年之后的營改增打通行業間增值稅抵扣鏈條,大大降低了增值稅和營業稅并存產生的效率損失,使得稅制對總產出的...
電子商務與企業跨地區交易:交易成本經濟學的視角————作者:唐躍桓;黎靜霖;楊其靜;
摘要: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深化使用,電子商務正在國內貿易活動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的準自然實驗,考察電子商務究竟能夠在哪些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從而影響企業的跨地區交易活動。研究發現:第一,電子商務有助于促進企業跨城市和跨省份交易,這主要源于電子商務降低了事前的搜尋成本和談判成本。其中,對于本地偏向型企業,電子商務降低搜尋成本的作用更明顯;對于外地偏向型企業,電子商務降低談判成本的...
位置拍賣、移動端互聯網平臺與社會福利——理論機制與經驗證據————作者:蔡祖國;李世杰;
摘要:互聯網平臺位置拍賣行為能否有助于社會福利提升,是業界、學界共同關注的問題,但鮮有文獻探討移動端互聯網平臺位置拍賣行為如何影響社會福利。本文結合消費者搜索效率與搜索成本理論,構建移動端互聯網平臺優化位置拍賣市場的理論模型,探究移動端互聯網平臺位置拍賣行為對消費者福利與銷售商流量的影響機制;并結合國內大型電商平臺的消費者數據,討論移動端互聯網平臺位置拍賣行為如何實現三方共贏。研究發現:在位置拍賣行為情...
經濟研究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第二編 經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