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1 04:05:25
1. 辦刊目標與研究范圍
《廣西植物》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和廣西植物學會主辦的植物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學報級)。本刊以“立足地方、面向全國、逐漸國際化”為目標,主要發表植物學領域各分支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和較高學術水平的原創研究成果;植物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發現等;以及對本學科重大前沿問題有獨到見解和理論建樹的綜述文章等。本刊只接受原創論文,不接受已采用其他文種發表后的翻譯文章。
2. 部分欄目選稿要求
對植物新種的選稿要求:(1)新種需要墨線圖及英文描述(英文描述是國際命名法規的要求)。(2)鼓勵作者增加形態解剖、個體發育、微觀形態比較或分子生物學實驗內容,這也是植物新種論文的創新形式,但研究內容必須是原創和新穎的。
植物核型文章:(1)原則上不接受簡單的核型研究文章;(2)單種屬的核型研究論文,內容充實者或確有新意者可接受投稿。
植物物種新記錄:(1)原則上只接受國家級別的、2個及以上的(1個的除非意義很重大)的新記錄。(2)在大的區域范圍內的新記錄種,比如中國新記錄;或者大的地理單元(一般以山系形成地理阻隔,具有獨特的地貌和氣候特點,如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秦嶺山地等,本身這些地理單元連成一個整體,具有相似的地貌和氣候特點)之間,中間有地理隔離,卻在另一個地方出現了沒見到的物種,這種新記錄具有植物地理學方面的意義。(3)在對某個類群進行專門修訂的分類學文章中,出現的省級分布新記錄,可以接受投稿。(4)鼓勵增加形態解剖、個體發育、微觀形態比較或分子生物學實驗內容,這也是植物物種新記錄論文的創新形式,但研究的內容必須是原創和新穎的。(5)有些人為引種的外來物種,在野外逸生,或本來就在小范圍的引種,也被作為新記錄種是不合適的,本刊原則上不予接受。
植物化學:(1)文中要有新化合物;(2)已知化合物但要有新的生物活性;(3)若無新化合物,但前人對其化學成分缺乏研究�?梢越邮芡陡�。
植物區系:(1)須提供所研究地區的植物名錄,以審稿時參考;(2)植物區系的研究應是一個大的行政區域如國家、省(自治區)或者是自然區域如橫斷山或者某個山頭等。不接受物種單一的植物區系稿件。
生物信息學:生物信息學的發展很快,單個基因克隆測序的研究已不能獨立作為一個研究工作進行發表。
密碼子分析:密碼子分析僅是基因組變異的小部分,類似文章前兩年發表較多,目前已不宜單獨成文,建議分析其中哪些區段具有變異信息,可用來進行物種分子鑒定的標記分子,進而用于輔助育種。
3. 投稿步驟及說明
3.1 投稿渠道:請登錄《廣西植物》官方網站(http://www.guihaia-journal.com),進入“作者中心”,按照要求投稿或查詢稿件狀態。作者首次投稿時請先注冊,然后根據提示項進行操作。
3.2 投稿時:請詳細填寫作者信息,作者聯系方式若有變動,請及時告知編輯部;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專家,也可推薦非作者單位的相關專業的審稿專家(相關專業的博士和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
3.3 投稿時,請作者慎重確定:文章中英文題名,作者姓名、人數、排序、單位名稱和順序,以及基金項目的數量、編號和順序等信息均準確無誤(稿件一旦網絡發表,不允許變更篇名、作者、作者機構、基金項目等信息);并且文章不涉及意識形態等政治方面的內容,不涉及抄襲剽竊、偽造數據,以及一稿多投、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行為。一旦出現相關問題,作者文責自負,需承擔相應責任。
3.4 投稿成功后,作者會在網站系統消息中和電子郵箱內收到收稿回執,其后的各項相關通知會發送給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來稿如不符合本刊規范要求,編輯部將退請作者修改后再接受送審,并以符合要求的稿件收到日為收稿日期。論文需修改時,作者需在收到退修通知1個月內將修改稿和修改說明返回,無特殊原因超期不能修回的按新稿件處理。
3.5 投稿后3個月內,編輯部會通知作者稿件處理結果,期間請勿再投其他刊物。如因某些原因需要撤稿改投,請通知本刊,在編輯部同意后再改投,以免造成一稿多投的情況。作者如果在投稿3個月后未收到本刊的稿件處理結果,可向本刊編輯部發送郵件聲明撤稿,經編輯部同意后即可自行改投他刊。
3.6 稿件錄用后,請作者從本刊官網的“下載中心”下載并填寫“版權轉讓協議書&作者聲明”,將文章版權轉讓給本刊編輯部,并對文章無學術不端、作者個人貢獻等重要問題進行聲明。其他后續流程請作者按照編輯要求完成。
3.7 稿件錄用后,會在本刊網站以“網絡預發表”的形式進行優先出版。對于刊出的稿件,本刊一次性酌付作者稿酬,并分別贈送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當期期刊各2冊。
3.8 本刊已加入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維普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OA)、超星數據網等文獻數據庫。本刊向作者支付的稿酬,包含了本刊以印刷版、光盤版、網絡版和數字化等形式出版其文章的稿酬,也包含在上述數據庫中發表該文章的稿酬。
4. 稿件評審說明
評審流程: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即雙盲)的同行評審制度,并嚴格執行“三級”審稿制,即按初審、復審和終審的流程來評審稿件。編輯部首先對投稿進行初步的審核,對于原創性不足、涉嫌學術不端、存在嚴重的科學或技術性缺陷、缺乏有價值信息、不符合期刊研究范疇的稿件,編輯部將進行拒稿處理。初審通過后,稿件將提交給3~5位相應領域的同行專家進行學術把關和評審,最后對稿件進行終審,以保證每一篇文章的學術質量。
評審時間:目前本刊文章的平均初審時間約為3~5天,同行評審時間約14天。
編委/編輯投稿:對于本刊編委和編輯的投稿,必須同樣遵守期刊的所有評審和編輯程序。稿件的評審會獨立于相關編委、編輯及其研究小組進行。編委、編輯不得參與本人及其家屬、同事撰寫論文的評審工作、編輯工作及錄用決定。
5. 收費標準
本刊對錄用的文章收取出版服務費與審稿費,具體收費標準如下:
出版服務費:純文字350元/頁;有黑白圖400元/頁;對有彩圖的文章,首頁彩圖1200元/頁,其他彩圖頁400元/頁。
審稿費:200元/篇。
6. 作者申訴
本刊接受作者的異議申訴。作者如果對稿件的評審意見、處理結果等有異議,可向編輯部提交書面申述(發送至以下郵箱之一:[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需要針對申訴內容做出詳細的解釋和說明。編輯部在收到申訴后將盡快調查、處理,并將申訴結果反饋給作者。
7. 更正和撤稿政策
本刊在線發表或印刷發表的文章均被視為最終版本,一般情況下不接受更正或撤稿的請求。但在以下確有必要的情況下,本刊將會對文章進行更正或撤稿處理:
更正:如果文章在發表后,被發現存在無意的科學性錯誤,并且不會對文章的結果和結論造成重大影響,編輯部會盡快在期刊上發表更正啟示,詳細說明對原文所做的更改。本刊會發布更正后的新版本的論文,并在新版中詳細說明對原文章的改動,注明更新日期。更改前的版本也會存檔,讀者可以直接獲取,但引用時,應引用最新版本的文章。
撤稿:在以下情況下,編輯部會對已發表的文章進行撤稿處理:
(1)文章被發現存在嚴重的科學性錯誤,以至于導致文章的結果和結論不可靠時;
(2)如果已發表的文章被發現涉嫌抄襲、數據造假、一稿多投、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行為,編輯部會啟動調查并發表聲明告知讀者該文章存在風險。調查結束后結果將被公開。如果確認該文章存在學術不端的行為,編輯部會對文章進行撤稿處理并發布撤稿聲明,同時保留向作者所在單位、兄弟期刊通報的權利,并且2年內將拒絕發表該稿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一切文稿。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