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5:05:01
管理工程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差異化市場定位機制下考慮消費能力的新能源汽車定價和質量決策————作者:張翠華;李志堂;呂茹霞;馬世杰;
摘要:由于消費者的綠色環保意識存在差異,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針對不同的消費者群體投放產品,形成了差異化市場定位策略。本文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者細分為核心型與追隨型兩類,對不同市場定位策略下制造商采用直銷和批發模式的情形分別構建供應鏈決策模型,研究差異化市場定位策略下考慮消費能力的新能源汽車定價及質量最優決策問題。研究表明:(1)市場定位為核心型消費者時,核心型消費者比例的增加促使產品質量、價格、需求和各成...
社會信任與企業尋租行為————作者:劉小元;于宴周;龐守林;
摘要:企業尋租行為嚴重阻礙了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與高質量發展。但針對如何有效抑制企業尋租行為的研究卻較為薄弱,尤其是非正式制度中的社會信任如何影響企業隱性尋租行為的作用機制的“黑箱”目前仍未打開。本文基于中國A股上市公司和綜合社會調查數據,采用OLS方法實證檢驗了社會信任對企業隱性尋租行為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社會信任能夠有效抑制企業隱性尋租行為;績效期望落差對社會信任和企業隱性尋租行為之間的關系呈現...
基于在線評論和錨定效應的在線產品動態定價研究————作者:劉旭旺;劉艷陽;齊微;雒興剛;
摘要: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大量用戶生成的在線評論對消費者的選擇行為產生重要影響,零售商可以根據在線評論動態調整產品價格以獲取最優收益。基于新產品上市的多階段銷售模式,在產品正常銷售期,消費者受在線評論錨定后可能表現出特定的購買意愿;在銷售末期,由于產品打折出售,加之消費者受到價格錨定效應的影響,產品在清倉期往往形成高額銷量。本文利用多項式Logit模型,考慮了消費者被產品的價格和在線評論錨定的情況,建立...
“郵寄送達”政策下免稅零售商渠道運營策略研究————作者:何毅;黃鵬;胥青云;
摘要:本文以海南自貿港離島免稅新政策“郵寄送達”服務的實踐應用為研究背景,綜合運用消費者效用理論和優化理論對三種產品跨渠道配送策略(免稅零售商不提供“郵寄送達”服務、免稅零售商僅在線下渠道提供“郵寄送達”服務、免稅零售商在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均提供“郵寄送達”服務)下的消費者購買行為和免稅零售商的定價決策進行探討。研究發現,當郵寄成本較低時,免稅零售商應選擇線上和線下渠道提供“郵寄送達”服務;當郵寄成本適...
綠色認證標準整合能夠提升行業綠色產出嗎?————作者:平靚;陳艷瑩;吳龍;
摘要:為了應對綠色認證“遍地開花”引發的消費者信息甄別困難及市場亂象,我國自2016年起陸續推行綠色產品認證標準整合改革,旨在將市場中同一行業內的多類綠色認證整合為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體系。本文通過構建產品差異化博弈模型考察了綠色認證標準整合對行業綠色產出的影響機理,以及標準整合提升行業綠色產出的限制條件。研究發現,標準整合能夠提升行業綠色總產出,但這一提升效應的前提是整合后的統一認證標準需保持在適中范圍...
信息不對稱視角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召回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作者:洪瑤瑤;魏玖長;田晶晶;
摘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社會共識,對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新能源汽車召回是推進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破解軟硬件系統信息不對稱是完善召回流程的關鍵。本文認為,政府調查和公眾監督的有效性會影響制造商的策略選擇;另外,強調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責任意識,能夠實現政府調查和公眾監督下的自主召回理想狀態。本文構建基于信息不對稱性下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政府、公眾之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對三方策略選...
基于ELM理論和粒子群優化算法的在線評論有用性研究————作者:孫喬;吳鋒;
摘要:根據在線評論文本中的信息特性,本文將ELM理論應用到在線評論有用性研究中,考慮到現有評論有用性大小量化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種消費者處理信息視角下基于粒子群優化算法的在線評論有用性大小量化方法,并選取酒店在線評論文本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結果顯示:評論中客觀細節信息和主觀情感信息是消費者判斷有用性的主要參考依據;消費者對客觀細節信息的感知重要程度遠大于對主觀情感信息的感知重要程度。該方法在消費者處理信息...
雙重制度壓力、綠色創新與企業環境績效——環境倫理的調節作用————作者:曾萍;肖靜;李東偉;閆華飛;
摘要:提升環境績效是企業實現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題中要義,受到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本文收集了222家制造企業的問卷調查數據,基于最優區分理論構建理論模型,運用多元線性回歸與定性比較分析(fsQCA)研究了雙重制度壓力(規制壓力與規范壓力)對企業環境績效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1)規制壓力與規范壓力均顯著正向影響企業環境績效,規范壓力的正向影響略高;(2)合規性與戰略性綠色創新在雙重制度壓力與企業...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工業互聯平臺與制造業參與者依賴性分析————作者:邢青松;吳鵬;鄧富民;
摘要:制造業參與者與工業互聯網平臺間的依賴關系影響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與消費互聯網不同,制造業參與者的異質生產數據在均質化整合后極易形成深度捆綁,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價值“非中立”下,導致資源依賴下的權力劣勢。本文基于資源與權力依賴理論,分析二者依賴性演化特征,構建了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和n個獨立參與者的多階段單周期供應鏈博弈模型,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得到互補性依賴、不對稱權力依賴及內生聯合依賴情境下參與者...
全渠道環境下實施BOPS渠道合作對廣告競爭和定價策略的影響————作者:胡嬌;李莉;何向;楊文勝;
摘要:隨著越來越多的零售商整合線上線下渠道以滿足消費者跨渠道體驗需求,本文考慮線上零售商與線下零售商合作提供“線上下單,線下提貨(BOPS)”服務,構建渠道合作與廣告競爭并存的理論模型,研究BOPS渠道合作對全渠道廣告競爭與價格策略的影響。通過對比統一定價和差異定價策略下實施BOPS渠道合作對最優價格、廣告水平、需求及利潤的影響,進一步探討線上和線下零售商在BOPS渠道合作下獲得較大利潤的條件,并對結果...
認知負荷與技術壓力視角下工作社交媒體倦怠成因: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比較————作者:王西子;杜佳璘;胡廣偉;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分析,從認知負荷與技術壓力視角分析工作社交媒體倦怠的成因,構建了以信息過載、認知疲憊、個人生活入侵為自變量、以工作社交媒體倦怠為因變量、以組織類型為調節變量的研究模型,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包括公共部門員工(201份)和私營部門員工(220份)共421份樣本數據,應用結構方程模型對研究模型的主效應和調節效應進行檢驗,并對兩組子樣本的路徑系數差異進行對比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信息過載、認知疲...
趨利先避害——媒體報道對公司債市場交易行為的影響————作者:杜子佳;吳文鋒;陳寶怡;
摘要:本文以2014—2020年中國上市公司擁有的存續公司債作為研究樣本,基于新浪財經的上市公司個股新聞構建新聞媒體情緒指標,實證發現負面的媒體報道情緒會顯著增加公司債發生交易的可能性并降低其收益率,而正面情緒會顯著降低發生交易的可能性,但對收益率沒有顯著影響。此外,在發生交易的樣本中,新聞媒體報道情緒的差異對公司債成交量的影響并不顯著。進一步研究發現,新聞情緒主要是通過提高市場信息透明度來增加公司債發...
企業“向綠”如何促進企業“變綠”——基于意義建構視角的企業環境責任對員工綠色行為的影響研究————作者:張赟;張喆;賈明;
摘要:“雙碳”政策背景下,激發職場中的員工綠色行為是企業減碳工作的重點。本文從意義建構的理論視角探討了企業環境責任(企業“向綠”)如何促進員工綠色行為(企業“變綠”)。基于企業環境責任意義建構模型,本文假設企業環境責任通過激發員工的工作意義感進而促進員工綠色行為;此外,員工綠色價值觀(員工“向綠”)和環境變革型領導(領導“向綠”)均能夠加強此意義建構過程。實驗研究(研究一)與實地調研(研究二)的結果均表...
利己vs.利他?用戶調節定向與在線推介獎勵分配偏好————作者:金惠杰;路守望;王刊良;
摘要:在線有獎推介活動是商家利用金錢獎勵激勵現有用戶(即推介者)向線上社交網絡好友(即被推介者)推薦其產品或服務的社交營銷活動。獎勵是在線有獎推介活動設計的關鍵元素,其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推介雙方之間的分配。然而,以往研究對于如何設計有效的獎勵分配機制以及用戶獎勵分配偏好的影響因素認識不足。基于調節定向理論,本文從個體認知因素的角度出發探討了調節定向類型(促進定向vs.預防定向)對推介者獎勵分配偏好...
生命周期視角下科創企業容錯動態性對組織創造力的影響機制————作者:張志菲;羅瑾璉;李樹文;
摘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過程中,組織創造力的作用日益凸顯。而組織容錯動態性作為提升創造力的關鍵要素,理論界卻對其如何以及為何影響組織創造力的問題探討不足。本文以215家456位科創企業高層管理者為調研對象,運用bootstrap等方法檢驗了容錯動態性對組織創造力影響的過程模型。研究發現:從總體來看,容錯動態性通過組織智力資本對組織創造力具有積極促進作用,而部門心理安全感加強了組織智力資本在容錯動態...
數據賦能下個性化定價與平臺銷售模式選擇研究————作者:蔣忠中;趙金龍;賈傳運;
摘要:針對數據賦能下平臺在轉售和代售兩種銷售模式間的選擇問題,本文考慮平臺可借助數據賦能對消費者實施個性化定價,通過構建平臺與制造商間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討不同銷售模式下最優的數據賦能努力水平,以及產品類型、消費者隱私數據保護意識等對平臺銷售模式選擇的影響。研究表明:(1)轉售模式下,平臺將付出更高的數據賦能努力水平,而代售模式下存在制造商“搭便車”現象,即使傭金比例較高,平臺亦可能選擇...
低碳閉環供應鏈利他信息策略與政府補貼的微分博弈研究————作者:張子元;于麗英;
摘要:本文以低碳閉環供應鏈為研究對象,考慮政府的減排及回收補貼、供應鏈主導方零售商的利他性且利他信息未必對稱的情況,構建了政企三方微分博弈模型,得到了不同利他信息情形下政府、零售商及制造商的反饋動態均衡策略,并重點探討了零售商及制造商的利他信息策略選擇問題。研究表明:無論利他信息對稱與否,零售商的適度利他性都是“利他且利己”的。信息不對稱下,零售商的過度利他性能否實現“利他且利己”,關鍵在于制造商對零售...
新冠疫情下企業庫存敏捷性前因影響要素研究——基于AMC框架的探索————作者:肖璐;徐小林;薛巍立;雷婷;
摘要:在新冠疫情中,全球供應鏈面臨需求劇烈波動和供應中斷等問題。本文從庫存管理角度出發,結合企業競爭領域的意識-動機-能力(Awareness-Motivation-Capability)框架對疫情后企業庫存敏捷性的前因影響要素展開研究。本文基于1788家A股上市制造業企業2017—2021年的季度數據,考察企業的意識(是否有非典經歷和歷史受自然災害影響的程度)、動機(供應商集中度和客戶集中度)和能力(...
平臺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與關系重塑行為:主動性行為的視角————作者:李雨珈;杜丹陽;霍偉偉;梁建;
摘要:在線勞動平臺通過算法技術控制平臺工作者的工作行為。以往研究主要關注平臺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的被動體驗,而忽視了其主動性適應行為。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本文基于主動動機模型和個體-環境匹配理論,探究平臺工作者感知到算法控制后如何通過關系重塑行為進而影響其服務績效與工作倦怠,并探討其邊界條件。研究發現:感知算法控制正向影響平臺工作者的關系重塑行為;關系重塑行為在感知算法控制與服務績效、工作倦怠之間起中介作用...
雙向FDI技術溢出協同效應與區域雙元綠色技術創新:基于非正式環境規制與數字化水平三項交互效應————作者:解學梅;倪書陽;
摘要:在當前中國綠色發展新理念以及“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充分利用雙向FDI技術溢出協同推動本土綠色技術創新成為了一個地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綠色轉型的重要路徑。本文基于創新資源互補與創新雙元性理論,探討雙向FDI技術溢出協同效應對區域雙元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機理。基于2003—2019年我國30個省份面板數據,研究發現:(1)雙向FDI技術溢出協同效應能夠有效促進區域雙元綠色技術創新;(2)非正...
管理工程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文章去年9月10日投稿至編輯部,歷經初審,復審,三輪專題專家評審后,于2024年10進入終審!整個過程,評審專家圍繞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及設計,語言等方法提出了很多獨到見解,文章質量得以提升!
2024-10-24 20:25第三篇管理工程學報… 第一篇最快,那個時候還只有1個審稿人(2020年),當時投稿過去2個月就拿個小修…然后就讓擴摘要錄用了… 第二篇遇到寒假(2022年),拖了2個月..經歷8個月錄用(期間2輪修改).. 第三篇開始管理工程學報速度變慢了(2023年),審稿人也變成2個了,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錄用…但只經歷了1輪中等程度的revision和一輪超小修…每次都是審稿意見回來后主編拖2個月才decision…版面費也看著它從6000漲價到8000
2024-08-19 17:272020.11.22 投稿,很快顯示內審; 2021.02月,顯示外審(經歷寒假,內審時間約3個月,2020年初錄用那次內審只有一周多); 2021.03.31,外審返回,意見6-7條,有一條涉及內生性問題,修改有一定難度,花了2周修回; 2021.05.26,第二次外審回,專家沒有提意見,編輯部讓擴充英文摘要;大概3天修回; 2021.06.04,再次退修,讓檢查全文的格式、基金、作者信息等,大概2天后修回; 2021.06.12, 顯示錄用。
2024-07-24 22:1022年1月投稿,4月收到第一輪審稿意見,返修后,9月收到第二輪審稿意見,11月錄用。審稿意見很專業,修改后文章質量大幅提升。 見刊時間相對較長,24年下半年見刊,會在見刊前半年左右online。
2024-06-22 23:07從投稿到錄用近一年,其中外審的速度感覺還可以。之前還以為過了外審讓加長摘要就錄了,沒想到后面編委會又讓改了一輪。
2024-06-01 15:24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