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17:05:18
分子植物育種最新期刊目錄
滇龍膽草(Gentiana rigescens)全長轉錄組的生物信息分析————作者:謝宗怡;張穎敏;王華章;施曉靜;李國棟;吳麗新;
摘要:滇龍膽草(Gentiana rigescens)作為“十大云藥”之一,是云南省重要的藥用經濟作物,經濟價值顯著,但目前尚未公開報道其基因組信息。為了豐富滇龍膽草的生物信息數(shù)據(jù)庫,本研究采用PacBio公司SMRT測序技術,對滇龍膽草各器官(根, 莖, 葉和花)進行混合全長轉錄組測序,并對獲得的轉錄本進行功能注釋與基因結構分析。結果表明,共獲取14 864條高質量的轉錄本,其中11 868條轉錄本得...
瓶花木葉綠體基因組密碼子使用偏好分析————作者:李嘉藝;白鶴;鄒魯樺;
摘要:本研究利用CodonW 1.4.2和CUSP軟件對瓶花木葉綠體基因組的53個候選基因進行密碼子偏好性分析。結果表明,瓶花木葉綠體基因組的有效密碼子數(shù)(ENC)范圍為34.37至56.77,密碼子偏好性較弱,且偏好以A、U結尾。堿基組成分析顯示,平均GC含量在密碼子三個位點中依次遞減(GC1: 47.13% > GC2: 39.40% > GC3: 28.42%)。30個同義密碼子的相對使用頻率(R...
玉米ZmPHO1家族基因鑒定及在不同磷濃度處理下的表達分析————作者:徐雯;趙志雄;盧媛;張正林;黎秋瑩;薛文宇;關媛;王慧;張學才;王剛;鄭洪建;
摘要:磷是植物生長發(fā)育得以正常進行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磷轉運蛋白PHO1家族主要參與磷酸鹽的轉運,在植物生長發(fā)育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玉米全基因組中鑒定了PHO1基因家族成員,利用生物信息學手段對它們的理化性質、系統(tǒng)進化、基因結構、蛋白結構及其啟動子區(qū)域的順式作用元件進行了分析,并對不同磷濃度處理下玉米PHO1基因家族成員在幼苗不同組織的表達進行了分析。玉米基因組中一共鑒定到4個PHO1基因家族成員,...
棉花GhHsfC1基因的克隆、表達及生物信息學分析————作者:趙月強;張璐;王文豪;戴晉;張權;馬春業(yè);李英壯;王改革;張?zhí)m;
摘要:熱休克轉錄因子基因被認為編碼生物和非生物脅迫以及植物不同發(fā)育過程的主要調控因子。本研究旨在了解棉花熱休克轉錄因子家族中的成員GhHsfC1 在應對逆境脅迫方面的作用。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顯示,GhHsfC1基因的編碼區(qū)序列全長為1 056 bp,編碼351個氨基酸,蛋白質分子量為40.002 kD。GhHsfC1 蛋白不含跨膜結構域,是一種非分泌型親水蛋白,有39個磷酸化位點,沒有信號肽。從棉花中克...
小麥果糖1,6-二磷酸酯酶基因調控萌發(fā)期抗旱性的功能分析————作者:張璐;趙月強;曹燕燕;戴晉;李英壯;廖平安;
摘要:小麥是一種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干旱脅迫是制約小麥產量提高和品質改善的重要因子之一,所以研究小麥的抗旱性,提高小麥的抗旱能力對中國乃至世界小麥生產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利用小麥抗旱品種‘JM47’和敏旱品種‘Ak58’為實驗材料,進行轉錄組分析,發(fā)現(xiàn)兩個品種差異基因富集的GO條目不同。敏旱品種‘Ak58’中差異基因富集的GO條目數(shù)量顯著高于抗旱品種‘JM47...
70份糯稻品種(系)抗稻瘟病基因與抗倒伏能力的精準鑒定————作者:彭月紅;周夢杰;孫長輝;朱金燕;熊強強;
摘要:稻瘟病和倒伏都是影響水稻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精準鑒定水稻的抗稻瘟病基因與抗倒伏能力有利于選育抗稻瘟病且抗倒伏的品種。本研究以70份糯稻品種(系)為研究材料,進行Pikm、Pi2、Pi5、Pi25、Pita、Pib、Pi1抗稻瘟病基因的鑒定與抗倒伏相關性狀分析。結果表明:70個糯稻材料中,Pi1、Pib基因分布頻率最廣,均達到80%以上,其余基因的分布頻率為:72.86% (Pi25)、47.14...
檸條錦雞兒CkLEA2-1基因克隆與功能分析————作者:于秀敏;岳文冉;冀照君;王瑞剛;李國婧;
摘要:胚胎發(fā)育晚期豐富(LEA)蛋白是一類與植物逆境耐受性密切相關的蛋白質,在非生物脅迫下可大量積累,增強植物對干旱、低溫、鹽堿等脅迫的抗性。為探究CkLEA蛋白在檸條錦雞兒(Caragana korshinskii)響應逆境脅迫中的分子機制,本研究利用RACE技術從檸條錦雞兒中克隆得到一個LEA_2家族基因CkLEA2-1,其cDNA全長1 252 bp,其中開放閱讀框長963 bp,編碼320個氨基...
茶樹紫陽群體種葉片解剖結構與抗旱的關系————作者:魏永寧;馬瑛;
摘要:為了篩選抗旱性強的茶樹種質資源,以10份茶樹紫陽群體種種質資源為試驗材料,運用石蠟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跡法,對12項葉片解剖結構指標進行測定,結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統(tǒng)聚類法綜合評價各茶樹種質的抗旱性。研究表明:10份紫陽群體種種質的12項葉片解剖結構指標存在較大差異,對抗旱性的貢獻較大的解剖結構指標為柵欄組織厚度、細胞結構緊密度、柵海比、葉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根據(jù)主成分分析綜合得分排名10份紫陽群體種種...
聯(lián)合流式細胞術和K-mer分析法測定高粱泡基因組大小————作者:陳志威;張澤志;游磊;鄭蘭蘭;張勇洪;
摘要:本研究通過流式細胞術和K-mer分析法,對藥用植物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 Ser.)的基因組大小及序列特征進行了系統(tǒng)評估,以深化對其基因組遺傳資源的理解。流式細胞術的測定結果顯示,高粱泡的基因組大小約為475 Mb。利用Illumina平臺進行的高通量測序,獲得了71.58 Gb的高質量數(shù)據(jù),平均測序深度達65×,基于K-mer分析法估算出的基因組大小為504 Mb。進一步分...
基于轉錄組和代謝組的“子洲黃芪”根部黃酮類化合物合成通路分析————作者:竇玲玲;劉瀝陽;張冰;趙琴;王亞蓮;李永亮;詹志來;李懷珠;
摘要:“子洲黃芪”,以卓越品質位居“十大秦藥”之首,其有效成分及合成途徑的研究備受關注。本研究運用超高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UPLC-MS/MS)技術與高通量測序技術,對“子洲黃芪”根的木質部(M)和根皮(R)進行廣靶代謝組和轉錄組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根木質部和根皮共含有1 017種代謝物,其中黃酮類化合物188種;差異代謝物共計48種,黃酮類占8種。此外,根木質部與根皮間有2 044個差異表達基因,在18條K...
基于葉綠素熒光動力學的小麥耐漬品種篩選————作者:高洋;劉斯嘉;劉天昊;李書鑫;張鋒;劉海峰;王斌;李向楠;
摘要:本研究旨在構建小麥耐漬性綜合評價體系,以18個小麥品種孕穗期進行漬水試驗,測定葉綠素熒光8個參數(shù),利用主成分分析、隸屬函數(shù)及聚類分析聯(lián)用的多元統(tǒng)計分析方法,實現(xiàn)耐漬關鍵指標篩選與品種分類研究。結果表明:水分和品種的差異對小麥的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為標準,提取了2個主成分,其能夠反映原耐漬指標信息的93.874%;利用隸屬函數(shù)分析及系統(tǒng)聚類法,將18個小麥...
觀賞海棠花色及葉色研究進展————作者:葛新新;吳靜妍;姚強;竇樹軍;李海英;
摘要:觀賞海棠(Malus crabapples)是蘋果屬(Malus Mill.)植物中果實個體≤5 cm的具有觀賞價值海棠的總稱,其葉、花、果具有較高的觀賞性,無論是從觀賞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來說都極具觀賞性�;ㄉ腿~色是觀賞海棠品種選育過程中考慮的關鍵指標,也是十分重要的觀賞特性。本文總結近年來觀賞海棠花色和葉色研究工作取得的進展,重點對花色及葉色中的主要色素成分,其生物合成代謝途徑上一系列關...
蘋果NHX基因家族鑒定與表達分析————作者:黃鑫;趙鳳佳;王欣;劉卓;吳瑞剛;申飛;
摘要:NHX為Na+/H+逆向轉運蛋白,在多種生物中廣泛存在,可參與植物響應鹽脅迫反應中離子平衡的重建過程。本研究利用HMM模型(PF00999)在蘋果基因組數(shù)據(jù)中對NHX家族基因進行鑒定,并對其進行生物信息學鑒定及蘋果MdNHX基因響應鹽脅迫反應的表達分析。結果表明,在蘋果中鑒定到的家族成員共有12個,可分為PM、VAC、ENDO三個亞族,分布于7條染色體上...
基于簡化基因組測序的蓮遺傳多樣性分析————作者:盛威;吳少君;徐丹彬;方明雅;石林;鄭寨生;王凌云;陳小央;
摘要:利用簡化基因組測序技術(ddRAD-seq)針對30份蓮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進行評價鑒定。本研究基于測序數(shù)據(jù),利用GATK軟件檢測和獲取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點,針對獲得的SNP標記進行主成分分析、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和群體遺傳結構分析。30份蓮種質資源共獲得3 452 038個高質量SNP位點,并基于篩選鑒定到的高質量SNP位點進行的系統(tǒng)進化分析、主成...
乙烯對植物花青苷合成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進展————作者:王瑩;程玉豆;尚忠林;關軍鋒;
摘要:激素及環(huán)境因子對植物花青苷合成的影響受到廣泛關注。為了研究乙烯對植物花青苷合成的作用及分子機制,本研究在闡述花青苷的生物合成及其轉錄調控、乙烯生物合成及信號轉導通路的基礎上,綜述了乙烯對植物花青苷積累的促進、抑制及時間空間特異性作用,并分析歸納了乙烯在不同植物花青苷合成中的作用機制。本研究為進一步闡明乙烯與花青苷合成之間的聯(lián)系提供了參考,也為農業(yè)生產中合理利用乙烯利促進著色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黃瓜線粒體基因CsWHY2與啟動子克隆及過表達分析————作者:何小露;程春燕;夏磊;袁高雅;孟雅;陳勁楓;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黃瓜WHIRLY2 (WHY2)對成熟花粉粒中mtDNA數(shù)量的調控作用,為揭示黃瓜線粒體父系遺傳分子機制提供理論基礎。以黃瓜高代自交系‘CCMC’為材料,克隆Cs WHY2基因及其啟動子序列,并對啟動子序列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依據(jù)花蕾大小收集花粉發(fā)育不同時期花藥組織,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花藥組織中CsWHY2相對表達量;構建p-ProWHY2-CsWHY2表達載體,通過農桿菌介...
蘋果新品種‘太行早紅’生長結果特性和遺傳關系SSR分析————作者:姬新梅;石曉英;王榮;李佳;王祖光;徐繼忠;張學英;
摘要:‘太行早紅’是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發(fā)現(xiàn)的自然實生蘋果品種,成熟期早,綜合性狀優(yōu)良。為了解‘太行早紅’的生長結果習性和遺傳關系,本研究調查了‘太行早紅’的物候期、植物學性狀和果實品質等,并以‘太行早紅’和18個早中熟蘋果品種為試材,利用SSR分子標記技術對其親緣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太行早紅’果實發(fā)育期約100 d,平均單果質量約19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4%~16%,肉質松脆,酸甜適口,品質...
北玄參種子生物學特性及不同處理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作者:李琪;隋雨竹;孫閻;
摘要:為了解北玄參(Scrophularia buergeriana)種子性狀特征與萌發(fā)條件,研究了其種子形態(tài)及不同溫度、光照、環(huán)境脅迫和赤霉素處理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結果表明:北玄參種子細小,種子平均長度和寬度為(1.20±0.14) mm、(0.92±0.08) mm,千粒重為(30.10±2.57) mg。其種子萌發(fā)需要光照;溫度適應范圍較廣,且最適萌發(fā)溫度為30℃;適當濃度的GA3處理可顯著提高北...
黑果和紅果枸杞中NYC1基因啟動子分析————作者:劉峰;劉光瑞;李云;曹東;劉寶龍;宗淵;
摘要:實驗室前期通過轉錄組測序技術在黑果枸杞和紅果枸杞中篩選出了葉綠素b代謝候選差異基因NYC1,為研究其表達調控分子機制,分別分離出兩者NYC1基因的啟動子序列并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表明,黑果枸杞NYC1基因啟動子的核心啟動子區(qū)在-659~-609 bp之間,不含有CpG島,而紅果枸杞NYC1基因啟動子在-5 009~-4 959 bp之間,為核心啟動子區(qū)的概率最高,含有CpG島;相比于黑果枸杞,...
植物生長的聲波反饋機制探討————作者:唐超;
摘要:在城市化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環(huán)境發(fā)生了諸多變化,同時農業(yè)要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也面臨諸多挑戰(zhàn),這使得科學家們積極探尋借助非傳統(tǒng)的方式來促進植物更好地生長。本研究詳細講述了各種不同頻率的聲波對植物細胞生長、營養(yǎng)吸收、光合作用以及基因表達所帶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種類的音樂對于植物生長造成的影響有著明顯的區(qū)別。還深入探討了聲波技術在農業(yè)生產、生態(tài)修復以及園藝領域中的應用前景,并且提出了構建聲波與植物的...
分子植物育種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投稿需要提交審稿費600,然后大約一個月就完事了,版面費跟頁數(shù)有關20頁應該6000左右,可以選擇網絡發(fā)表和紙質版兩種形式,編輯溝通很順利,文章發(fā)表和網絡首發(fā)都比較快,除版面費稍高沒毛病
2023-08-07 10:11感覺非常好的一次投稿,上傳十天后就完成了初審,接著半個月就開始外審,交完外審費后就等待,過了一個半月返回外審意見,按要求修改后,三天發(fā)了錄用通知
2023-07-24 22:16第六編 農業(yè)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