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1-08 10:08 熱度:
摘要:本文對西安的三座鋼構建筑進行解析,研究了在西安這樣地域文化性地區中屋頂元素及隔扇窗元素對于建筑的鋼構表現來說有著怎樣的作用,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展示做到與環境融合且不失時代感。
關鍵詞:地域論文;鋼構論文;格柵窗論文;屋頂
1鋼構概念
本文所講的“鋼構Steel-constructed”并不等同于“鋼結構SteelStructure”,其中的“構”字包含“建造”、“構造”、“結構”、“建構”意義的綜合。換言之,鋼構的定義更多是來自于“建筑學”意義上,而非“結構”意義上。
2圍護構件重組論文
本文選取了西安的三座建筑:賈平凹文學藝術館、西安星巴克咖啡店鐘樓店、大唐西市遺址及絲綢之路博物館。一座建筑從使用功能的角度可以分為供人活動的無形的室內空間和圍合形成這些空間的實體部分。這些實體又由起支撐作用的結構系統,起圍護作用的維護系統及起裝飾作用的裝飾構件組成。
在賈平凹藝術館、星巴克咖啡廳及西市博物館這三座建筑中,可以看到他們在形式風格上的共同點——圍護構件反復拼合,這里說的“圍護構件”主要是指屋頂及“窗戶”�?梢钥吹皆谶@三座建筑中,設計師使用相類似的圍護構件——三角形鋼架格柵,經過拼合來營造建筑的整體或者局部的形象。在建筑空間形態上,可以說這三座建筑都對建筑的屋頂及墻體進行了重構,對傳統建筑中墻體和屋頂圍護構件的新的闡釋,打破了人們對于圍護構件嚴格的分為墻體和屋頂的固有概念,將圍護結構作為一個連續的轉折面來整體考慮,改變了在傳統建筑中用于限定空間的屋頂與墻作為圍護構件的空間性質定義,“墻體”變成了屋頂的外延或者說“墻體”向上生長變成了屋頂。
2.1圍護構件——窗
本文所列舉的三個案例都是對“窗戶”這一圍護構件進行反復拼貼,才得以形成錯落有致的外形,并使得建筑室內落下詩意光影。之所以在這里將圍護構件的元素解讀為“窗”而非“墻”主要是因為,一般說來“窗”與“墻”的關系通常情況下就是“虛”與“實”關系,虛的部分為窗,人的視線可以透過它進入到建筑的內部,因而可以給人以輕巧、通透之感;實的部分便是墻面,在視覺上象征著力量。因而可以理解為這三座建筑都是使用“窗”這一元素進行的拼貼,有的是天窗,有的立面窗。
2.1.1窗的發展史論文
在原始建筑中,窗最先其實是一個用于通風的“洞”。人類在學會使用火以后,穴居的中央都有一個用于采暖、煮飯、照明的“火塘’,為了讓燃燒產生的煙能夠排除出去,就在穴居的上部打開一個小洞。隨著時代的變化,窗逐漸成了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構件,它既可用來通風也可以滿足室內的采光需求。進入到近代,技術的飛速進步及戰爭的影響,建筑的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變,現代主義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盛行,為窗的形式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從形式的角度而言主要是裝飾的簡化。
2.1.2面狀窗
面狀窗在形式上可分為規則幾何形和不規則幾何形。在現代建筑中,由于面狀窗的形態有是無數種可能,因而在“面”限定下的空間可以形成各種各樣的形態,用它可以創造出表達各種意境的形式及功能各異的建筑形式。玻璃幕墻的廣泛使用,使得“窗”與“墻”的關系日益模糊。本文所涉及的三個案例都是使用不規則三角形的“面狀窗”,窗架為鋼架,上面覆蓋通透的玻璃和鋼格柵。案例中的三角形“面狀窗”,通過反復的拼貼及相互間角度的改變,形成了富于節奏感與韻律的形式,給人一種平淡中略帶新奇的感覺,同時也使的建筑形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豐富和加強。
2.2圍護構件——屋頂論文
從星巴克咖啡廳及西市博物館中還可以看到另外一種“圍護元素”——屋頂。在這兩個案例里,屋頂的形式與三角形面狀窗的形式有點類似,但是之所以將其解讀為兩個元素而不是將其看作天窗,是因為從構件所在的部位來說的。星巴克咖啡廳就是打破了傳統意義上人們對于建筑屋頂與墻的概念,整個屋頂曲曲折折的聯系在一起走將下來變成墻體,墻與屋頂在此是作為一個連續的折面來思考的,墻體即是屋頂的外延。設計師使用拓撲變形的語言,來搭建具有中國傳統民居屋頂韻味的新式屋頂。由于屋頂元素的加入,對空間的定義被重新改寫了,室外空間與室內空間形成了相互的轉換,傳統與現代在廣場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3地域、文化性環境對鋼構手法的影響
賈平凹文學藝術館位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校園內,星巴克咖啡廳鐘樓店坐落在西安著名的鐘鼓樓旁,大唐西市博物館位于古長安城的西市遺址上。從區域環境的角度來講,這三個案例均處于西安市的重要地帶,因而它們不可避免的要與西安這種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這種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地方進行建筑設計,對于建筑師來說從來都面臨著一種挑戰和機遇并存的狀況。
3.1環境符號——格扇門窗論文
格扇門窗是興于唐代而盛于宋代的一種較為輕巧華麗的門窗形制。在唐代建筑中,格扇門窗多為方格、直欞,形式較為質樸。到了宋代,直欞和方格的形式開始有所變化,格心已非簡潔的直木條的組合。窗的形式一直沒有較大的轉變發生,但窗扇上的圖案卻是變化無常,別具特色。設計師在這三個作品構思時,無論是從功能分區還是形式的處理都是現代建筑的手法,具有較強的時代氣息,但是為了抓住西安的地域文化特色,使的建筑更好的植根于西安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找到了格柵門窗這一元素,抓住唐朝格柵門窗簡潔、質樸的特點,使用鋼架替換木材,并將窗戶的形狀由四邊形轉變為三角形,運用重復、變形的手法對此構件進行組合,有的化身為維護的墻體,有的擴大成透明的屋頂——天窗。
3.2環境符號——古建屋頂組合
對于中國的屋頂來說,主要有兩種欣賞方式:一是欣賞單體建筑的屋頂,此種屋頂形式也有諸如廡殿、歇山、硬山、攢尖、重檐等十余種形式,每種形式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都可以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另外一種欣賞方式則是在于屋頂的組合。中國自古講究院落,無論是三合院還是四合院,都是由幾所房子圍合而成的,這些房子的屋頂也因各自的大小、高低、形式略有差異而共同組合在一起。這樣的各家各戶的院子重重疊疊、連成一片,此時的屋頂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副極有韻律的畫面。
西安現在有著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這些建筑的出現使得建筑的第五立面不可再被忽視,尤其是在小型建筑中。前文已經從建筑圍護結構的方面分析了星巴克咖啡廳、賈平凹藝術館和大唐西市博物館的屋頂形式,而作為拓撲手法的構思源頭則是從周圍的環境出發的。設計師將西安古建屋頂組合作為一個歷史元素提取出來,將這個元素首抽象為一個個轉折的面,再使用格柵窗重新演繹,從而得到了我們看到的形式,也由此形成了個人的一種風格。
4結語
本文通過對三個作品的解讀,可以了解到設計師抓住隔扇門窗和古建筑組合屋頂這兩種基本元素,這兩種元素進行拓撲、變形使之成為一種全新形式的圍護構件,然后此圍護構件經過反復重構,得到本文的研究案例。
參考文獻
[1]茹雷.長安余暉——劉克成設計的西安大唐西市及絲綢之路博物館[J].時代建筑,2010(05).
[2]肖莉,劉克成.賈平凹文學藝術館[J].建筑學報,2008(09).
[3]董睿.在歷史文化遺產周邊的建筑創作方法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文章標題:社會學論文:地域文化性環境中建筑的鋼構手法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wenyi/shehui/1105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