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10-12 09:14 熱度:
陶瓷碎片雖然在本質上屬于陶瓷廢棄物,但其形態的多樣性和色彩的豐富性,使之能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得到很好的應用,是一種理想的環境藝術制作材料。在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中,追求的是完美與完整,陶瓷碎片因其殘缺而失去了其價值,然而在新的開放包容的時代背景下,陶瓷碎片的價值得到重新認知,環境藝術設計者將陶瓷碎片作為材料制作成豐富多樣的環境藝術作品,與完整的環境陶瓷藝術作品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探索與分析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的應用價值與意義,有利于這一新的環境藝術形式的進一步發展。
1 、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應用的時代背景
陶瓷碎片是陶瓷產品在生產、運輸及使用過程中產生破損碎裂而形成的,一般來說,陶瓷碎片已經失去了其使用價值,但在環境藝術設計工作者的巧妙設計下,陶瓷碎片得到藝術化利用,通過粘貼、鑲嵌等各種手法被廣泛地應用于環境藝術作品當中,由陶瓷工業垃圾而變身為環境藝術品。近些年,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得到日益廣泛地利用,是與特定的時代背景分不開的。
陶瓷碎片重新利用于環境空間中的做法,雖然在古代即已萌芽,譬如一些陶瓷碎片被用來充塞普通民房的墻體,但沒有提升到環境藝術設計高度。只有到了當代,主要是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后,在一批富有創新變革精神的環境藝術設計工作者和陶瓷藝術家的努力下,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的應用才真正形成并興起,它是對陶瓷藝術追求完美無缺的傳統創作觀和審美觀的銳意突破,是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的結晶,既凝聚著中國傳統工藝與美學觀念精髓,又被賦予了深刻的時代內涵,對于環境陶藝的發展和當代環境陶藝由傳統向現代變革轉型具有突出的推動與促進作用。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85美術新潮和西方現代陶藝的共同影響下,當代中國陶瓷藝術進入到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發展階段,許多陶瓷藝術創作者解放思想,重新審視傳統陶瓷藝術,試圖變革其程式化的技法,從而在工藝技法、形式風格以及理念內涵上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當代陶瓷藝術創作者不斷地思考與實踐新的技法表現,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就,而陶瓷碎片的廣泛應用即是其現代變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既是獨立思索的結果,同時也受到國外陶瓷碎片應用于環境藝術中的實例影響。陶瓷碎片在藝術設計創作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既可應用于藝術陳設品的制作當中,更適宜于環境藝術設計制作當中。
當代陶瓷碎片在環境藝術中的廣泛應用完全突破了傳統陶瓷藝術創作的既定程式,代之以無拘無束、自由奔放的粘貼、拼接與鑲嵌,并與建筑外墻、雕塑景觀、城市設施等結合在一起,是工藝與藝術上的全面解放,體現著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代表著當代環境陶藝的發展方向之一。
2 、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應用的審美價值與意義
2.1、 傳統審美價值與意義
陶瓷碎片由歷代遺存而來,記錄著每個歷史時期中國陶瓷工業發展的狀況,潛藏著中國陶瓷工業各時期的工藝技術、藝術風格、思想精神等,同時也集中地反映著當時的社會審美發展狀況。這些廢棄陶瓷碎片通常并不具備很高的文物價值與意義,特別是普通民窯的日用陶瓷碎片,在過去人們往往將其作為地基的一部分埋藏于地下,但卻是歷史的見證,從中透射出重要的傳統審美價值與意義,因而,歷代陶瓷碎片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成為獨特的傳統審美文化象征,使觀者可以通過歷代陶瓷碎片直觀地感受到特定歷史時期的審美文化特質,如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分別應用宋代影青瓷、明代青花瓷或清代粉彩瓷陶瓷碎片進行拼接制作,所形成的審美文化體驗是大不相同的,所產生的傳統審美文化象征價值與意義具有濃郁的民族與本土文化內涵。
2.2 、創新審美價值與意義
在中國古代,中國傳統城市建設往往具有鮮明的審美個性,每座城市都以創新性的審美設計而與眾不同,而近些年來中國在現代化、城市化建設中,環境空間設計高度雷同,建筑物、街道景觀設計大多刻板僵化,缺少美感和藝術生命力,而應用了陶瓷碎片的環境藝術設計則以富有創意的形式顛覆了千城一面的城市環境空間。陶瓷碎片的碎裂程度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形態、肌理與色彩,決定了所設計制作出的環境藝術作品具有不可復制性和鮮明的審美個性。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的應用,打破了當代環境空間的沉悶單一,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殘缺美與創意美而使人感受到富有創新性和現代氣息的審美文化,具有重要的創新審美價值與意義。
2.3 、地域審美價值與意義
雖然陶瓷碎片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可以自由地采取各種材料與方式,但總體上來說,環境藝術設計工作者在選擇陶瓷碎片時仍然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自身所處地域或周邊地域的陶瓷碎片,既是為了取材的便利,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地域性審美表達。中國陶瓷歷史悠久,各地有著截然不同的陶瓷文化和陶瓷產品,在陶瓷碎片拼接的環境藝術作品中,往往具有顯著的地域性特征,如景德鎮環境藝術設計者多采用青花、高溫顏色釉等藝術陳設陶瓷碎片,佛山則往往采用建筑衛生陶瓷碎片進行創作,而設計者也常常通過富有地域性的藝術形象塑造來體現濃郁的地域性人文色彩,展現出鮮明的地域審美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地域審美價值與意義。
3、 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應用的社會價值與意義
3.1、 自然生態保護價值與意義
陶瓷碎片主要來源于陶瓷工業廢棄物,而大量的陶瓷碎片堆積不僅占據了大量的空間,還給自然生態環境帶來污染與破壞,同時也是資源的極大浪費。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的應用則為陶瓷碎片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具有顯著的自然生態效益,有利于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陶瓷碎片制作的環境藝術作品又能給人以生態聯想,特別是現代陶瓷工業產生的陶瓷碎片,很容易使觀者將作品主題與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相聯系,而陶瓷碎片又常常埋藏面積大且難以處理,折射出工業化對人類生活環境的破壞。將這些陶瓷碎片應用于環境陶藝設計當中,在某種程度上也呈現出了陶瓷工業化所帶來的負面性效果,使人們產生對工業化下自然生態保護的憂思與反省,而這對于陶瓷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顯著的現實價值與意義。
3.2 、滿足精神需求價值與意義
陶瓷碎片往往意味著過去逝去的美好事物,它們可能曾經鮮活地存在于世間,然后被人遺忘與拋棄。改革開放以后,一方面,中國城市化進程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發展,而另一方面則必然地造成了老城區和廣大鄉村的消失,從而使當代都市人產生了一種普遍的懷舊思鄉情感,而這種思想情感在陶瓷碎片制作的環境藝術作品中獲得了精神共鳴,每一塊陶瓷碎片似乎都在訴說著一個過去的故事,在具有悲情和失落的氛圍中,時間仿佛在作品中凝固,人們的懷舊思鄉情感得以寄托與釋放,心境暫時從快節奏的生活工作中解脫,獲得暫時的安寧,精神得到平衡和慰藉,從而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促進社會和諧。
3.3、 社會文化價值與意義
陶瓷碎片雖然已經破損與殘缺,但是仍然通過殘缺的胎釉、裝飾、造型傳達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而環境藝術設計者則通過巧妙地設計,將陶瓷碎片拼接成既富有審美意義,同時又飽含社會文化因素的藝術作品。環境藝術工作者利用陶瓷碎片自身的文化特色,塑造成各種具象、抽象的藝術形態,有的作品富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氣息,有的作品則呈現出豐富的現代文化色彩,還有的作品則體現出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使觀者在欣賞作品的同時獲得文化上的洗禮與熏陶。
4 、結語
近些年來,環境藝術工作者采取各種表現形式實踐應用陶瓷碎片,設計制作出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環境藝術作品。在生態環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創新變革思潮已成主流的我國陶瓷藝術發展背景下,陶瓷碎片必然能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得到越來越普遍的應用。從目前的發展來看,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的應用已經卓有成效,但還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未來,環境藝術設計者必將繼續就陶瓷碎片的應用進行更加深入地探索與實踐,尋求更為豐富的表達方式,使之成為環境藝術中的重要類型之一。
參考文獻
[1]楊韻陶瓷碎片在環境設計中的再利用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4.
[2]薛圣言,李穎論陶瓷碎片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陶瓷科學與藝術,2007(05):27-30.
[3]楊帥廢瓷片在環境陶藝表現中的藝術語言[D].景德鎮陶瓷大學.2016.
《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的應用價值與意義》來源:《江蘇陶瓷》,作者:陸璇
文章標題:環境藝術設計中陶瓷碎片的應用價值與意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wenyi/meixue/4687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