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美術論文 發布日期:2021-05-24 10:09 熱度:
摘 要: 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是洛陽唐三彩的發源地,其制作唐三彩已有一百余年歷史,2008年唐三彩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南石山村傳承弘揚唐三彩非遺文化,大力發展唐三彩產業走出了一條獨有的文旅融合發展道路。文章通過對唐三彩產業現狀的深入研究,分析當前其面臨的發展瓶頸,指出唐三彩產業創新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 唐三彩非遺文化; 朝陽鎮; 南石山村;
1、 南石山·唐三彩發展的歷史淵源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種高檔陶制品,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釉色光亮飽滿,造型生動逼真,釉色以黃、綠、白三色為主,因始于唐且盛于唐,故稱唐三彩。自唐代以后,因種種原因,唐三彩工藝漸漸失傳,直到清代末期,隴海鐵路修建至洛陽段時,沉睡千年的珍貴國寶才得以出土重見天日。
自20世紀30年代起,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高良田等民間藝人,在繼承前輩修復三彩文物的基礎上,成功制作出仿制品。1949年以后,南石山村開始有組織的批量生產唐三彩,唐三彩生產規模逐漸擴大,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其復制品質量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知名度不斷提高,多次被國家、省部級評為金獎產品。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李先念、李鵬等將洛陽唐三彩仿制品作為珍貴國禮,先后贈送給世界50余個國家與地區的元首,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唐三彩成為當代洛陽特殊的文化名片。
2、 南石山·唐三彩產業發展現狀
2.1、 南石山·唐三彩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2.1.1、 國家層面對非遺文化傳承發展的戰略重視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文化延續著我國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2017年,朝陽鎮憑借唐三彩產業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級特色小鎮,為南石山·唐三彩非遺文化傳承發展創造了非常大的發展契機。
2.1.2、 地方政府對唐三彩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當地政府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要求,抓住重點,分清緩急,大力開展非遺搶救保護工作,積極爭取重點項目保護資金。2015年中央財政撥付扶持資金519萬元用于建設唐三彩燒制技藝傳習館,省財政連續兩年對唐三彩燒制技藝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撥付補助資金124萬元。
2.1.3 、專業人才對唐三彩產業傳承發展創造強力支撐
鼓勵各級項目傳承人摒棄門戶之見,任賢為親,不遺余力地培養新的技藝人才,傳承人通過收徒傳藝、學校教育等方式,將自身所掌握的精湛技藝無私地傳承下去,做到后繼有人。政府組織舉辦各類培訓班9班次,培訓78人次,培訓對象涉及傳統技藝管理人員、代表性傳承人、社會傳承對象等。
2.2、 南石山·唐三彩非遺文化產業發展成就
2008年,唐三彩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2009年2月,被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命名為河南省民營文化產業試驗基地;2018年5月唐三彩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第一批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目前,南石山村有三彩企業72家,從業人員2000多人,年總產值達3億元,全國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縣級以上唐三彩燒制工藝傳承人有10個。其中,國家級1個(高水旺)、省級1個(高順旺)、市級2個(高賀、高龍山)、縣級6個(張二孬、張毅鵬、高哲、高艷峰、高艷瓊、楊勇)。
2.3 、南石山·唐三彩產業的保護開發現狀
2.3.1、 三彩產業發展現狀
南石山村唐三彩產業數量多、規模大,唐三彩產業領域是全國資源最豐富、人才最集中、工藝最優秀、品類最多樣的村,每年的唐三彩產量占了全世界產量的90%以上。當前該村規模較大的三彩企業72家,其中生產仿古唐三彩的有27家,產品含馬、駝、俑、獸、花瓶、壁畫等1500多種;生產新工藝三彩的有45家,產品則以馬、花瓶、壁畫為主,有1800多種,從業人員達到2000余人,年產值近3億元。
2.3.2 、南石山·唐三彩產業與民眾共生狀態
唐三彩產業發展與南石山村群眾和諧共存,南石山村群眾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字招牌中找到了唐三彩發展的商機,唐三彩產業已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認知、理解與傳承發展的積極性較高,高峰期時達到了200余家企業,1000余村民同時從事唐三彩的制作和銷售。
3 、南石山·唐三彩產業發展困境
南石山·唐三彩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3.1 、非物質文化遺產后繼乏人,面臨失傳
隨著時代的推移和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受到各類新的文化形式的沖擊,文化生態環境惡化,我國許多原有的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習俗漸漸地退出社會生活,傳承人的生活狀況也出現諸多不佳,許多傳統的唐三彩燒制工藝、技藝等也漸漸面臨失傳的趨勢,而且那些無形而又源遠流長的代表民族意識形態的精神文化遺產也接近滅亡,許多他們掌握的工藝技藝隨時都在消失,且都面臨傳統技藝難度高、耗時多、效益低、無弟子或者弟子少的尷尬境地。
3.2、 非遺傳承人注重經濟利益,缺乏高度
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人們的文化自覺。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把賺錢作為第一要務,經濟效益有了,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卻丟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非但沒有保護和傳承好,而且由于過度商業化遭到了破壞。
3.3、 項目傳承人缺少財政支持,傳承困難
除少數從事經濟效益好的產業收入較高外,多數傳承人無固定經濟來源,收入單一,生活困難。現在僅有國家級、省級項目和傳承人有財政資金扶持,但這些資金撥付過少,無法滿足項目傳承、開展活動、購買器材原料和租用傳習場所,極大地影響了傳承人傳承文化的積極性。市縣級項目和傳承人還沒有資金扶持,因資金的制約性導致部分項目得不到更好地發展。
3.4、 唐三彩產業整體效益不高,產業失衡
南石山村現有唐三彩生產企業70余家。其中大師作坊公司運營的企業兩家,擁有大師級工藝水平,是唐三彩產業中的核心和龍頭企業,在傳承傳統三彩的同時,注重研究和發展新三彩工藝,其產品品質較高,價格高昂。而絕大部分唐三彩企業以傳統唐三彩生產為主,產品品質一般,特色不鮮明。生產企業分布較為零散,多以家庭式散點經營為主,有一些企業因效益不好而逐步轉行。
4、 南石山·唐三彩產業創新發展舉措
4.1、 推動唐三彩產業+互聯網,成功創建三彩產業淘寶村
2018年10月和2019年8月,阿里研究院連續兩年授予南石山村“中國淘寶村”榮譽稱號。截至目前,共孵化網上店鋪128家,沉淀優質店鋪68家,網上銷售品種達600余種,線上交易額近5000萬元,帶動就業人員150余人。
4.2 、推動唐三彩產業+研學旅行,推動三彩小鎮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推動研學旅行。在發展唐三彩事業的同時,以高水旺、高順旺、張二孬等為代表的唐三彩燒制技藝傳承人以“傳承非遺技藝,弘揚華夏文明”為己任,以企業與政府相結合打造“非遺旅游”“非遺特色小鎮”“非遺城市形象”等集游、學、研為一體的唐三彩文化之旅形式,堅持全年免費對外開放,吸引黨政考察團、媒體采風團、國內外游客、文化藝術團體、全國大中小學在校師生、大型企業員工前來參觀、考察、調研、體驗、研學。二是推動非遺進校園活動。縣非遺中心聯合張家彩窯工藝美術品有限公司、洛陽九朝文物復制品有限公司,協調組織多所學校到張家彩窯、唐三彩研學基地進行非遺項目體驗,通過參觀古代窯爐遺址、現場講解、親手制作、填色上釉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了廣大師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打造了傳承保護非遺的體驗平臺,每年開展研學活動300余次,參加人員20000余人。
4.3 、推動唐三彩產業+文創創新,開發集聚三彩內涵的文化旅游產品
通過參加2019年“老家河南 黃河之禮”牡丹獎·全球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洛陽),繼續強化與騰訊等科技公司合作,圍繞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通過更豐富的互聯網手段為黃河文化發展探索新路徑,以數字化、國際化、時尚化、品牌化的方式弘揚、傳承和保護黃河文化,彰顯中國文化魅力,通過騰訊“科技+創意”能力,以數字化手段對黃河文化進行活態的傳承保護與延續利用,豐富高質量非遺文旅產品,助力河南的非遺黃河禮物孵化出“網紅爆款”,為非遺傳承人帶來收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讓非遺成為新生代眼中的“時新潮流品、生活必需品”,讓黃河文化得以在未來的子孫后代延綿傳承。
4.4 、推動唐三彩產業+營銷創新,擴大三彩產品的品牌影響力
一是制作黃河非遺數字館微信小程序。圍繞“九地八禮”即開封汴繡、孟津唐三彩、澠池仰韶彩陶、禹州鈞瓷、溫縣太極拳、新鄭黃帝傳說、汝州與寶豐汝瓷、鞏義窯陶瓷等非遺項目為主打內容入手,搭建黃河非遺數字館微信小程序,實現河南省非遺資源數字化,數字化手段管理、梳理、呈現文化資源和內容。同時通過“黃河禮卡”黃河之禮的營銷助手,作為文化體驗消費禮包吸引線上線下客流,實現非遺文創產品內容帶貨。二是謀劃開展數字營銷創意。推廣黃河之禮網紅養成計劃,圍繞九個地市在黃河非遺數字館上實現非遺資源數字化、內容運營,聯動騰訊QQ音樂、全民K歌、騰訊QQ、QQ家族、天天P圖、騰訊微視等業務開展數字創意運營與禮物研發,為黃河非遺數字館小程序引流促進禮物售賣。
4.5、 推動唐三彩產業+產品創新,拓寬三彩文創產品的適用范圍
一是產品理念創新、實施數字非遺。打造三彩文化數字IP,與騰訊公司合作,在數字科技、內容傳播平臺、創意設計研發、新文創IP等領域進行多元化合作,可以覆蓋本次創意行動匹配更多元化出彩的服務,以數字非遺理念創新推動文旅產業融合大趨勢,助力黃河文化實現數字化升級,講好黃河故事。二是創新唐三彩工藝發展思路,改變馬、駱駝、胡傭(胖妞)等傳統三彩形象,增加新的更接近現代價值觀、受眾更加廣泛的形象;轉換復制、仿古及工藝品制造等傳統思路,推動三彩產業向實用器開發領域延伸,加大對牡丹瓷、茶具、石灰畫、三彩壁畫等民用三彩產品的創新力度。
參考文獻
[1]馬豫生.唐三彩的故鄉[J].中國民族博覽,2004(5).
[2]馬繼東.“隔岸觀火”——漫話唐三彩的國際市場行情[J].藝術市場,2004(8).
[3]翔宇.大唐遺韻風采依然——簡述唐三彩的藝術風格[J].藝術市場,2005(4).
《南石山·唐三彩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來源:《中國市場》,作者:王勉,楊超敏
文章標題:南石山·唐三彩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wenyi/meishu/4576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