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2-09-06 09:26 熱度:
摘要:加強園林綠化建設,首要的任務是做好設計。根據游園綠地定位的不同進行苗木的選擇,同時與雕塑、園路、廣場進行綜合考慮。并注重色塊的搭配,注意主基調的選擇,使喬、灌木、地被完美搭配,構成園林建設綠地景觀的主題,模擬自然生態環境,讓自然界的氣息融進人們居住空間中。
關鍵詞:園林設計,植物配置,色調選擇
加強園林綠化建設,首要的任務是做好設計。綠地的植物配置是構成園林建設綠地景觀的主題,它不僅起到保持、改善環境,滿足功能等要求,而且還起到美化環境,滿足人們游憩的要求。綠地的植物配置應該以生態園林的理論為依居,模擬自然生態環境,讓自然界的氣息融進人們居住空間中,同時還應考慮到綠地所在的特有環境和特殊的功能。
園林植物是現代生態園林建設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它具有鮮明的時空節奏,獨立的景觀表現。園林植物配置就是將園林植物材料進行科學的、藝術的組合,以滿足園林各功能和審美的要求,創造出生機盎然的園林境域。歐陽修《示謝道人種花詩》云:“深紅淡自宜相間,先后仍須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賞,莫教一日不花開”,道出了園林內栽植花木,猶如詩篇之應具韻律,并與環境取得調和,不容草率從事。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環境,使居民更貼近自然。
一、綠地原始狀態的改造
現在有些園林園林綠地因為建設定位及設計目標的不同,在建設之初,應該充分考查其現狀。在建設時應該對其當地的自然遺跡、古樹名木進行適當的保護及利用。因為自然遺跡、古樹名木時歷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積淀,在有意識的保護之下能夠體現一個公園或者綠地的文化氣息,展現當地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態意識。如我市的泉河北岸風景帶建設,定位于生態綠地,本身又擔負著泉河的泄洪功能。因此在設計上只能選擇一些耐澇、易生長的鄉土樹種,如烏桕、水杉、楝樹、泡桐等。在有初步的考察后地形然后將地推平,然后在平地上建設、綠化。這樣既不破壞該處原有的泄洪功能,又在原始的地貌上進行了修整。而我市泉河南岸風景帶的設計中,因南岸毗鄰市區,人流量較多,定位于休閑區,在設計上偏重于廣場、雕塑、健身設施的設計。在設計時,將建筑的尺度、景觀小品的尺度、樹木的尺度進行綜合的考慮、合理的量化。如廣場以及景觀的周圍盡量少用成片的喬木樹林,多采用地被植物,給景觀留出適當的空間,在盡量加大綠化面積的同時,加強公園綠地的公眾性、開放性、參與性,所有人的參與園林的因素都應該加以考慮。因為沒有人的參與的、沒有感知的綠地是蒼白的、沒有意義、缺少品位的。對應這樣的需要的就是盡量的使居民能夠在綠地中聚集,在設計上盡量方便居民,即現在所經常討論的“人居”與“人聚”的問題。景觀道路、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合理分布于綠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
二、綠地中喬木的選擇
1.對綠化植被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當地居民的喜好和風俗,選擇群眾喜聞樂見的植物進行配置。只有與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選擇才能使綠化具有親和力,使城市居民產生認同感。例如在以前在我市文光路、阜臨路、北京西路等道路綠化中多栽植成列成行的龍柏、蜀檜等松柏科植物,使之森森然的樣子。表面上好象綠化很好,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里會對這樣的環境產生墓地、陵園的感覺,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被群眾所排斥,不能達到其應有的效果。這里不是說人們對松柏就沒有認同感,在綠化造景中不能使用松柏,而是人們由于厭惡一些事物而會對與之相近的事物產生厭惡的感覺。有些植物應該選擇性的進行應用,近期在我市梅園建設中采用黑松進行孤植,作為焦點景物也起到很好的園林表達效果。
2.以喬木為綠化骨干
喬木在綠化中的應用主要是從生態和造景兩個方面來考慮。由于喬木樹冠的絕對面積大,因而能夠制造更多的氧氣,吸收更多的廢氣及有害氣體,因而喬木的應用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在對喬木的選擇上,落葉喬木與常綠喬木在整個綠化建設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約為1:1—2的比率。由于落葉喬木越古樸,枝干、樹形越迷人,最具備樹木的色彩美、形態美、季相美、風韻美,因此最能體現園林的季相變化,使綠地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綠喬木可以給人四季如春的意境。在做綠化設計時應該根據設計意圖合理安排選擇。在喬木的選擇上不能太多,多則雜、雜則亂,應根據建設及設計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如我市泉河北岸風景帶定位于生態目的,因些多選用鄉土樹種,以量取勝;梅園建設定位以梅花為主題,因此注重梅花品種的選擇,選2—3種主體樹種,再選3—4種輔助樹種。
三、城市綠化中色塊的配置
1.植物配置要層次分明、注重色塊
在進行植物配置時,也應該注重其層次的搭配。利用喬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層四個層次,這樣再進行空間的分割及聯系,通過各個層次,使空間更具自然的節奏。在進行這種層次的搭配之時,應注意喬木與灌木的比例約為1:3—6為宜,草皮面積(喬、灌木投影范圍除外),不高于綠地面積的30%,另外要注意植物種類的豐富多彩。在注重運用色塊組合的同時,應該徹底摒棄以往的一種大色塊造景的誤區。但是色塊的處理手法仍然在園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蔭好乘涼,秋季多變看葉果,冬季蒼翠不蕭條。”這首詩道出了季節變化及對綠化設計的最直接要求:應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另外注意整個小的色相變化,在有色樹種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對比度較大的樹種,這樣可以使小區的綠化更加生動活潑。色塊布置時色彩簡潔明快,可按設計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種圖形圖案;采用色塊的模紋形狀可以達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滿足快速綠化美化的要求;養護相對簡單,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經常間斷性進行修剪,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綠化效果;只要合理選擇色葉樹種,就可以讓色塊四季基本不變,更加重要的是色塊的設計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使人感覺環境整潔有序,現代氣息較濃。合理運用色塊,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現在常見的色塊組合有:紅色塊為紅葉石楠、紅花檵木、紅花酢漿草;綠色塊有瓜子黃楊、雀舌黃楊、大葉黃楊、銀姬小蠟;黃色塊有金森女貞、灑金珊瑚、十大功勞、金邊黃楊。
雖然草本花卉在應用中的管理比較煩瑣,但是相對來說更容易為進行控制,易于成為造景要素。在組合時必須考慮到植物的色澤、花型、樹冠、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生長勢等方面,才能互相協調。對于每個組合的設計時,還應該考慮周圍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幾個組合之間的關系。
2.主基調及主景
每一個園林都有一個主題思想,每一個園林也必須有一個視覺焦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這個園林中的主景。對于園林設計來說不可能不考慮其焦點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與環境相協調就是好的,能被群眾所認同的就是優秀的。在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園林建設的主基調的問題。現在的園林不是空洞的、沒有思想的、沒有內容的園林。現代園林本身就是一種思想、一種文化的存在,我們尊重這種存在的同時,就必須理解園林中主基調的作用,定了基調才能創造出小區的園林氛圍,才能表達出主題。
文章標題:淺議園林綠地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wenyi/donghua/1320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