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31 09:15 熱度:
摘要:本文介紹了建筑設計的概念,分析了建筑發展的情況,指出了未來建筑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未來;建筑設計;方向
現在建筑要有一個新的突破,適應現在城市居住者的需求,應進一步加強總體化建筑的美觀、舒適,更應該創造出一個能從室內到室外都讓人感受到和諧、溫馨的大家庭氛圍的建筑,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1建筑設計的概念
建筑設計是指建造師按照建設任務在建筑施工前將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全盤的設想,擬出解決的辦法及方案,并用設計圖紙和設計文件表達出來,作為備料、施工組織工作和各工種在制作、施工工作中互相配合協作的共同依據。并使建成的建筑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迅速崛起,住宅建設和住宅設計所展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在此對現代城市居住建筑設計作如下分析。
2建筑發展情況
2.1建筑發展史
商殷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此時奴隸制及封建制度盛行,農奴和俘虜是主要的奴隸形勢,奴隸主們迫使他們建筑神壇、高臺、治宮室、陵墓等,此時主要是與結構簡單的建筑展現來,而且所耗人力極大;秦漢到三國時期,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建筑業發展迅速,如筑長城、鋪弛道、建宮殿等,已出現了初步的建筑藝術,到三國時期已能施工一些臺榭取樂;晉魏六朝時期,因有了西域進入的外來影響,藝術作風上也加入了新的因素,在成熟的漢朝的手法上,發展了一些比較和緩而豐富的變化,到了北魏時間,北京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后,帶來了大量不同的藝術體系,加入了石器上的施工藝術;隋唐五代遼之時,又在建筑中加入繪畫、雕刻等,建筑藝術在此時已達到高度的完善;宋金元時代,建筑設計手法已開始傾向細致柔美,但是技術上已逐漸有了改進;明清時期,明代推翻元的統治政權后朱元璋將首都設在南京,派人將北京元故宮毀去,因此元代建筑精華已于此損失殆盡,而此時的建筑上,主要表現出氣魄莊嚴的大建筑組群上,應用壯碩的好木料以及認真的工程手藝,其特征主要是精確端正,明清兩代的建筑形制非常近似,體形上健壯,氣魄宏大,小部留有明代一些手法上的特征,在清末時期,中國建筑忽然來了一陣模仿西洋的趨勢,引入了一些圓頭發卷窗子,彩色玻璃等特色的建筑;中國推翻舊統治之后,至改革開放以來,進入了現在城市居住建筑的新時代,給建筑史添上了優美的一筆。
2.2建筑發展的問題
建筑業從簡單的結構建筑發展到現在居住建筑,由耗費大量人力到簡單的人工操縱機器的過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修正過程。盡管現在建筑史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城市住宅建筑依然面臨著許多的問題,主要列示幾項如下:
2.2.1開發的策略性問題,很多時候是為了節約用地,見縫插針的開發,使得居住的質量和環境大大地降低;
2.2.2房屋的需求增量與空置房的矛盾,由于人口的急劇增長,城市化進程加速,僅50年間增加了城市536座,城鎮人口由原2.5%速增至30%,使得城市住宅需求量劇增,但另一方面卻又有大量的空置房存在著;
2.2.3環境對建筑的影響,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人類物質文明突飛猛進,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如空氣污染、噪聲干擾以及室內的家電產生的污染等;
2.2.4過分關注房地產開發商的偏好及成本的控制,忽視了城市整體風格,也將設計大大折扣,使得小區與城市的大環境嚴重脫節,也不能完全滿足居住者們的需求;
2.2.5建筑師設計時內在的價值體現不足,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經濟與建筑師設計倫理之間的沖擊也越來越大,大部分建筑師根本沒有清醒地認識自身的價值和社會責任,對所承攬的建筑設計也沒有充分重視,設計平庸,深度不夠等。
3現代人對居住建筑的需求,對“家”的渴望
進入21世紀后,因新注入的城市人員增加,大部分人都是從外地來到一個新的城市工作落戶購房,所以在人們對居住的要求越來越高的同時,對家的渴望也更加的強烈,都希望能購買到更加舒適、安全、方便、經濟、文明、高質量且具有親切感的居住環境,具體應包含以下幾點:
3.1居住空間舒適性
應保證各功能空間之間的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功能在空間設計上要齊全,各功能分區要明確且具備獨立性,但聯系起來又能方便合理;要保證陽光的進入,管理設置也要做到集中隱蔽又方便維修,最重要的是空間之間的交往性。
3.2居住行為要具備安全性
要能安全、堅固、防火、防盜、防滑、防墜、抗震等,也要能防止視線的干擾及噪聲的干擾,以確保家庭成員之間身、心的安全。
3.3居住環境要有質量保障
包括空氣環境、水質環境、綠化環境、衛生環境、物業管理環境以及居住區的設施齊全等的質量保障。
3.4交通網絡的方便
要能方便居住者們上班、購物等的方便,所以要在保障居住環境不喧鬧的基礎上能有主干道,也更能方便有車一族的出行。
3.5小區的風格要合理美觀
小區應該有其自身的文化、地區等風格,要讓人有一種強烈的歸宿感、親切感。
4現在居住建筑應體現家的設計
家是什么?社會學家的說是社會的最小細胞;婚姻學家說家是風雨相依的兩人世界;文學家說是寶蓋下面養著一群豬。究竟什么是家呢?家在本質上是一個不斷更新的范疇,多數情況下,它是一個感情的港灣,它是一個靈魂的棲息地,它更是一個精神的樂園。概括的說家就是愛的聚合體,試看天下之家,皆為愛而聚,無愛而散。而房屋等物質全部可成為“庭”,就這個概念來說,后者又是何其微不足道的補充。
現在的建筑這個“庭”要為居住者們建立一個“家”的感覺,應怎樣設計才會讓人有“家”的感覺呢?
4.1要保證各家庭成員之間具有私密性,所以住宅的入口一般設有前室,以便更衣換鞋及存放雨具等,更重要的是為了避免給人一種一眼望通、一覽無余的感覺,也可以將臥室和衛生間的門不開向公共活動的空間等。另外也可以增加一些書房及工作室,家務室及保姆室,外向衛生間等增加舒適感,不過私通密的同時又要讓家人聯系起來方便,這樣就可設計一些廳、廚房等讓家人共聚的空間。
4.2住宅應有一定的外界交往空間,因為社會環境的因素,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習慣獨居閉門,沒有交往空間,感覺特別孤單。因此住宅設計的時候應多考慮人與人的交往性,如設置一些小區坐椅、綠化、游樂設施,以便居民之間的交往,互相增進友誼,密切鄰里關系,也可以在高層住宅入口設置一些擴大門廳,安排坐椅,方便居民的交往、接客、休息等,還可以考慮在高層住宅一定的層數上設置空中花園,給居民生活一個溫馨祥和、和諧共處的大家庭氣氛。
4.3還可以在小區內設置一些學校、商店、棋社室等,一方面給居民帶來方便,另一方面又可以增進孩子、老人之間的交往,給家庭各成員都有一種完整的家的感覺。
5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建筑發展中所展現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很多時候建筑設計只考慮到房地產開發商的意愿以及成本的控制,卻忽視了居住者們對建筑的需要,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人從鄉鎮來到城市發展,與家的距離越來越遠,對“家”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所以現代城市居住建筑設計體現“家”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丁寧.論建筑的審美形態及其意義[J].美與時代2007,(05).
[2]趙涵.論由剛漸柔建筑審美規律與時代運勢間的關系——以西歐三個主要時期建筑風格為例[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08,(03).
[3]祁今燕.建筑審美觀中的觀照、比例、對比[J].西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04).
文章標題:關于住宅設計中 心得體會的闡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wenyi/donghua/1282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