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8 12:11 熱度:
摘要:本文就灌木的主要特點和作用作了介紹,把干旱半干旱地質灌木樹種的引進與開發利用的具體經驗:一宣傳,二搞好規劃設計,三平茬,四結合林分改造進行補植、補疏砍密,五管護,六提高科技含量,七發揮示范點的作用推薦給作者。
關鍵詞:灌木;特點;營造
灌木是寶貴的生物資源,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區的主栽樹種,是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等生態公益林建設的重要混交樹種,是平原地區、城鎮鄉村綠化、美化、香化、彩化的重要伴生樹種。由于許多灌木全身都是寶,集多種功能于一身,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群眾說:“灌木是個寶,氣候干旱土壤瘠薄能長好,防風固沙把土保,還是牲畜的好飼草,綜合利用好原料,生火做飯離不了,醫藥保健價值高。”
灌木是寶貴的生物資源,但在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一是認識不足,受過去以木材生產為主的林業建設指導思想的影響,重喬木,輕灌木,還有人認為灌木不是林;二是保護不力,林牧矛盾、林柴矛盾突出,隨意毀壞、利用灌木林,改變林地性質的情況時有發生;三是造林經營粗放,科技含量低,特別是灌木采種基地建設滯后,滿山遍野采種,難以保證種子質量和數量需求,大部分地方沒有做到采用優良種源區的種子和苗木造林;四是雖然我國灌木樹種資源極為豐富,但開發利用極少,絕大部分處于自生自滅狀態,灌木潛在的經濟價值遠未開發出來,如何將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特別是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破壞容易恢復難,必須把灌木林保護放在優先地位,切實保護好灌木林資源。根據生態區位、功能主導利用不同劃分灌木公益林和商品林,實行不同的保護管理措施。灌木公益林實行封禁、封育和劃定自然保護區等保護措施進行保護。
一、灌木林的特點與作用
1、灌木適應性強,繁殖快,栽種一株灌木3~5年就可形成較大的灌叢,比如五年生檸條,每畝可達200叢,覆蓋度可達80%以上;由于沙棘根蘗性能強,三年生沙棘每畝可達300株以上,覆蓋度可達90%左右,三年生以上山毛桃可形成較大的樹冠。這些樹種都耐干旱,耐瘠薄,所以不僅是退耕地造林的首選樹種,更是荒山、荒溝治理的主要樹種,如檉柳耐鹽堿,它是治理堿溝河灘的主要樹種。
2、生態效果明顯,經驗證明在干旱地帶,喬木上山造林是不理想樹種,比如山杏上山造林一方面易受病蟲危害,另一方面鼠害現象嚴重。而灌木恰好受病蟲、鼠害輕,它的生態效果則比喬木更為明顯,一般造林后3~5年就可發揮明顯的生態效益,如每畝純檸條林可減少地表徑流80%左右,減少地表沖刷65%~70%;沙棘的生態效果比檸條更好;杞柳繁殖快,是很好的地埂造林樹種。灌木是任何喬木樹種都不能替代的水土保持樹種,保護和發展灌木林對維護林木、草場和荒漠等生態系統的能量平衡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灌木不僅是干旱山區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樹種,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可作為工業原料,可生產人造板,釀酒、果汁、飲料等。如沙棘果中的營養成份高達190多種,維生素c含量比獼猴桃高的多,并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作為飼料,如檸條、沙棘、紫穗槐等的葉片、嫩枝、種子等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同牧草一樣都是牲畜可食的植物飼料。可作為木料,其枝條堅實柔韌,可以條代木,以條代竹,能生產、編織背簍、簸箕、涼席、耙耱、門窗簾等多種農具、日用品和工藝品,從而拓寬了農民增收的門路。可作為燃料,許多灌木耐平茬,易更新,枝條外皮有蠟質,是良好的薪炭林樹種。可作為木本油料,作為經濟林產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為調整城鄉人民的食物結構,提高生活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作為肥料,能有效改善土壤,紫穗槐、沙棘等樹種根部有大量的根瘤菌,具有強大的固氮作用,一些灌木枝葉量大,含氮量高,枯枝落葉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滲透性和持水量,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4、藥用價值較高。許多灌木的根、莖、花、葉、果等是有名的中藥材和保健品,在一些疾病的防治上均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比如沙棘是奇異的醫藥寶庫,從沙棘果中提取的成份能有效治療心血管、肝臟、胃潰瘍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抗癌、抗衰老和增強免疫功能;金銀花葉、莖、花蕾中主要成份為氯原酸,氯原酸在臨床上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對于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傷寒桿菌、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有較強的抗菌力,對治療流行性傳染疾病和各種病毒引起的炎癥具有獨特的療效。
5、具有觀賞價值。如丁香、山毛桃等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是城鄉綠化、美化、凈化不可缺少的園林觀賞樹種。
二、灌木林的營造
灌木是寶貴的生物資源,它應成為本地區造林的主栽樹種,根據退耕還林工程的進一步實踐證明,易成活、耐干旱、耐病蟲害、易郁閉的樹種就是灌木樹種,所以我們在今后的造林工作指導當中,要把灌木林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搞好林種結構配置,全面從生態、經濟、社會三方面綜合考慮,按“因地制宜,造地造樹”的原則進行灌木林的營造與培育。
1、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更新觀念,提高人們對發展灌木林重要意義的認識
2、搞好規劃設計,明確灌木林發展思路、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為生態環境改善和產業發展打好堅實的物質基礎。
3、灌木造林后第一二年幼苗期生長緩慢,而平茬可刺激其生長,因此要合理地、有計劃地進行平茬,既可解決群眾、牲畜的部分燃料、飼料問題,也可增加灌木林的生物量
4、一方面對現有林分中確實不能生產林產品的林分應加以改造,尤其對過去營造的喬木林經濟效益低的林分進行改造,補植沙棘、檸條等灌木樹種;另一方面根據灌木林的特點和建設的目的進行補疏砍密。
5、結合封山禁牧抓好封育管護工作,好多灌木樹種在營造前兩年由于生長緩慢,且又是很好的牲畜飼料,因此要嚴禁放牧,結合林草間作和社會種草,抓好舍飼養殖工作,避免因人畜危害等因素而造成對未成林的毀壞。
6、提高科技含量,搞好林種配置,廣泛應用先進科技造林,以科技興林來提高灌木產業的開發與利用水平,把由單純的改善生態環境建設變為發展資源優勢,再由資源優勢變經濟優勢。
7、以抓好示范點建設為基礎,搞好全面輻射帶動,使灌木林的建設上速度、上質量、上效益,從而有效帶動全縣退耕還林工程高質量實施與發展。
灌木林不僅是退耕地、荒山、荒溝、堿溝河灘治理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等生態公益林的重要樹種,也是解決農村能源、燃料緊缺以及發展商品經濟進行脫貧致富的經濟樹種和城鄉綠化、美化的主要樹種。應加大灌木林的建設力度,充分發揮灌木林在干旱片帶生態建設中的突出優勢,從而更進一步發揮灌木林在生態建設中不可低估的生態效益、經濟和社會效益,結合山、水、農、田、路綜合治理來實現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恩苓.落實《決定》精神,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區灌木林發展[J].防護林科技,2004,(1):22-24.
[2]田瑛.淺議灌木林在寧夏干旱片帶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性[J].寧夏林業通訊,2004,(1):32-33.
文章標題:干旱半干旱地區灌木樹種的引進與開發利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nongye/huanjing/91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