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12 08:20 熱度:
摘要:海關鉬礦出露地層主要為下元古界集安群臨江(巖)組,構成涼水-小古馬嶺背斜。區內脈巖發育,種類繁多。本區礦化蝕變帶規模大、分布密集,結合海關鉬礦區的電性參數,該區深部鉬礦找礦潛力巨大。
關鍵詞:海關鉬礦,容礦構造,控礦構造,電性參數,線性蝕變
礦區大地構造位置處于華北地臺(Ⅰ),遼東臺隆(Ⅱ),太子河-渾江陷褶斷束(Ⅲ),太子河凹褶斷束(Ⅳ)的南東部,處在遼(河)-老(嶺)-摩(天嶺)早元古宙裂谷帶的中段,老嶺-鴨綠江成礦帶的中段。
1區域地質背景
區域上發育有元古界及古生界、中生界地層,另外鴨綠江沿岸出露有新生界第三系西大坡玄武巖。
區內巖漿活動強烈而又廣泛,以侵入巖為主,主要有中元古代堿長花崗巖體、晚侏羅世鉀長花崗巖、二長花崗巖以及早白堊世下露河花崗巖體。
區內脈巖發育,種類繁多,以花崗斑巖、閃長玢巖、長石斑巖為主。早期脈巖多為近南北走向,晚期脈巖多呈北東或北西向展布。
本區屬陰山-天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東端北緣部分,近東西向構造為本區內最早構造型式,控制了早元古界集安群變質巖系。分布范圍廣、發展過程長,受后期構造破壞、改造強,早期以褶皺為主,主要表現下元古界集安群地層的背向斜構造,晚期以斷裂為主。其次為北西向構造,它起始于早元古代延續至中生代,早期為早古代褶皺,晚期為中生代火山巖向斜盆地及受其控制的大規模燕山早期第三階段第二次侵入的花崗巖體(榆林巖體)和北西向斷層。特征為斷裂發育,其性質多為壓扭性變為張扭性。北東向構造型式為本區較晚構造。自中生代以來由于南北向扭動作用的加強,該區的華夏系(式)構造(北東向構造隨之產生,大致呈北東40°~50°方向展布。它分布范圍廣、規模大,是長期活動的深大斷裂。以鴨綠江深斷裂(巖石圈斷裂)為主干,從古馬嶺東北經涼水、大甸子、太平、麻線至集安,再向北東沿鴨綠江沿岸延至朝鮮,長40多公里。該斷裂控制了中生代的火山噴發和侵入巖體的展布,是區域成礦帶的控礦構造。
(附區域地質圖)
2礦區地質特征
2.1地層
該區出露地層主要為下元古界集安群臨江(巖)組,構成涼水-小古馬嶺背斜。地層總體走向310º左右,背斜北東翼地層北東傾傾角20º~40º,背斜南西翼地層南西傾傾角10º~40º。
主要巖性為含矽線石石榴黑云斜長片麻巖、含墨黑云變粒巖、淺粒巖。
2.2巖漿活動
區內脈巖發育,種類繁多,多數為燕山期,尤以燕山晚期活動更為常見,主要有花崗斑巖、細粒閃長巖、閃長玢巖、石英斑巖等,多呈北東向展布。
2.3構造
控礦構造
鴨綠江斷裂為區域性的控礦構造,始于侏羅紀以前,具有多次繼承性活動的特點,它控制了燕山期花崗巖、花崗斑巖、閃長玢巖、長石斑巖侵入體的空間展布及中生代火山噴發,控制了區域內生礦產的分布。
容礦構造
區內北東、北西向斷裂構造為區內主要的容礦構造。
2.4物探異常特征
海關鉬礦區電性參數一覽表
從海關鉬礦區CSAMT法物探勘查結果來看,34至39線深部均出現低阻異常區段,出露標高-150至-700米標高不等,視電阻率值均小于500Ω•m,形態呈不規則橢圓形及蘑菇狀。異常范圍從Y坐標39450到40350不盡相同,其中在26線、23線、39線有局部的高阻異常切割了整個低阻異常帶;39線、31線剖面有一個近于地表的條帶狀的低阻異常與深部低阻異常帶貫通,電阻率異常值為相對低阻,值均在2000Ω•m以下。總體看來,高阻帶和低阻帶分布明顯。
3礦床地質特征
3.1礦體特征
海關鉬礦普查區共圈出七條礦化蝕變帶,多條礦(化)體。其中以Ⅰ-1號礦(化)體為主要礦體,地表控制長90米、帶寬133米,Mo平均品位0.066%。產狀60°SE∠60°。距地表向下控制斜身55—260米,見有多條盲礦體,穿礦厚度一般為0.65—2.65米,Mo平均品位0.03—0.12×10-2;Mo最高品位為0.12×10-2。
3.2礦石特征
3.2.1礦石礦物成份
金屬礦物:以黃鐵礦、輝鉬礦為主,其次為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
脈石礦物:以石英、鉀長石、斜長石、綠泥石為主,其次為絹云母、黑云母等。
3.2.2礦石的結構、構造
礦石結構:以半自形、它形粒狀結構為主,其次為碎裂結構、乳滴狀結構、浸蝕結構等。
礦石構造:礦石構造以浸染狀為主,其次為細脈狀、角礫狀、條帶狀構造等。
3.2.4礦石類型
礦石工業類型為蝕變巖型礦石。
礦石自然類型為綠簾石矽卡巖型磁鐵礦礦石。
3.2.5圍巖蝕變特征
該區的蝕變以硅化、絹云母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為主,其次為高嶺土化、鉀化。
4.找礦標志
1、找礦標志地質標志:
a、中、酸性脈巖發育區。
b、臨江(巖)組地層中的硅化、綠泥石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組合及中元古代堿長花崗巖中硅化、絹云母化、黃鐵礦化組合。
2、地球物理標志:
化探分散流、次生暈金、銀、鉬元素異常集中分布區。
5.找礦方向
本區礦化蝕變帶規模大、分布密集,結合海關鉬礦區的電性參數,海關鉬礦區向下,線性蝕變逐漸變強,含礦化黑云母混合花崗巖為293Ω.m,與圍巖電阻率有明顯的差異,推斷深部存在含礦化的花崗斑巖體,空間上含礦化的花崗斑巖體規模較大,巖體呈倒水滴狀侵入頂蝕,加之鉬元素為高溫礦物這一化學特性分析,該區深部鉬礦找礦潛力巨大。
今后找礦范圍、找礦手段應側重其下部隱伏礦體的尋找。
作者簡介:劉維英(1964年11月22日),女,吉林永吉三臺子人,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606隊地質工程師。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吉林省區域地質志》{K52E007008小薄柴河(1988年)}。
2、吉林省集安市海關鉬礦普查工作總結。
{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606隊(2009年)} 論文網
文章標題:吉林省集安市海關鉬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kuangye/639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