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色偷偷伊人-色偷偷综合-色无五月-色香蕉影院-色亚洲影院

東昆侖金礦空間分布規律研究

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20 09:33 熱度: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青海境內所轄東昆侖地區金礦床類型,然后探討了空間分布規律,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價值性,供參考。

  關鍵詞:東昆侖金礦,類型,空間分布規律

  研究區位于東昆侖東段,本文指青海省境內所轄東昆侖地區(后同),位于青海省中西部,西起青(海)新(疆)交界,東以哇洪山—溫泉斷裂為界與鄂拉山相接,北鄰柴達木盆地,南接巴顏喀拉北緣。

  一、東昆侖地區金礦床類型

  (1)東昆侖地區金礦床特征

  從典型礦床研究可以看出,東昆侖地區產出的各金礦床間具體特征盡管有所差異,但總體相似,共同具有以下特征。

  1、礦床產出的地質構造環境相同,無論金、銻金礦床還是汞礦床均分布于東昆侖造山帶內,空間展布與邊界斷裂/縫合帶(規模巨大的區域性斷裂)有密切的關系,礦床多位于其旁側,次級韌-脆性斷裂(剪切帶)構造系統控制了礦體的產出,礦床產出為擠壓或扭壓環境。

  2、不同礦床盡管礦體產于不同時代(Pt~T)的圍巖地層中,但普遍遭受綠片巖相或低綠片巖相變質和變形改造。控礦構造類型隨成礦深度的變化而變化,在淺成類型內,控礦斷裂主要表現為脆性,中成類型內,偏淺深度上控礦斷裂(剪切帶)主要以韌脆性為主,再向深部韌性程度逐漸加強。

  3、礦體主要賦存于石英脈或韌-脆性斷裂蝕變巖內,部分是上述兩種類型的集合體形式出現,礦體的形態、產狀、規模受構造帶控制明顯,礦體一般呈平行斜列式脈群,形態較簡單,主要呈似層狀、脈狀產出,傾角中等-陡。隨成礦深度的變化,成礦元素組合差異較大,淺成為Hg、Hg-Sb;中成為Au-Sb-As-Te(Pt)(偏淺)、Au-As(偏深)。

  4、動力變質巖在各礦床內表現為略具分帶性,而圍巖蝕變的分帶不明顯或略具分帶性。

  5、礦床間具有相似的地質-地球化學特征,與區域背景值相比,Au、Ag(Hg±As±Sb±Te±Bi)顯示富集較強,而賤金屬(Cu、Pb、Zn)含量較低,ω(Au)/ω(Ag)=1±,礦石中硫化物較少,含量為2%~7%,毒砂、黃鐵礦是最常見的硫化物,硅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鐵白云石、方解石、白鐵礦)是廣泛的蝕變類型。

  6、成礦流體一般含CO2較高(≥5%),為中低溫(118.8-459.3°C)、低鹽度(0.35-12.4%)和低密度(0.54-1.00 g/m3)的弱酸性-近中性的H2O-CO2±CH4±N2±H2S體系類型,成礦流體具有明顯的不混溶和混合特征。

  7、金礦床δ13C值為-17.1~3.1‰,δD值為-106~-64‰,δ18O值為9.6~21.8‰,δ34S值為-10.15~6.9‰之間。不同礦床共同反應出成礦物質、流體來源于巖漿和地層建造、混入大氣降水的程度不同,流體具有深源(上地幔)特點。毛景文等(2001;2005)在研究西秦嶺金礦時認為成礦具有深源特點,而且可能是幔源的,同時認為造山帶中的金礦床是巖漿作用和造山作用過程中熱作用產生的熱液流體共同作用的結果。

  通過野外觀察和同位素年代學資料表明,東昆侖造山帶金礦床(點)主要成礦時代為印支期,礦床形成與晚華力西-早印支期增生造山及印支晚期幔源巖漿底侵活動有密不可分的成因聯系,說明礦床形成于造山過程的晚期,同時反映出帶內金礦床具多期次或多階段成礦作用疊加。

  (2)東昆侖地區金礦床類型

  前人對于東昆侖地區產出的金礦床類型認識繁多,羅才讓等(1994)認為柴達木周邊地區金礦床大部分與韌性剪切帶有關;楊法強等(1999)按照賦礦巖石類型,將青海巖金礦床劃分為石英脈型、構造蝕變巖型、矽卡巖型、火山巖型、斑巖型、礫巖型、鐵帽型,按成因分為熱液型、構造蝕變巖型、接觸交代型、層控型、海底噴流型和次生富集型;張德全等、徐文藝等(2001)根據礦床成礦作用特征將區內金屬礦床大致分為兩個礦床組合:即裂陷/噴流礦床組合(包括Sedex型和VHMS型)和造山型礦床組合(包括矽卡巖-斑巖-熱液脈型Cu多金屬礦床和破碎蝕變巖型-石英脈型Au、Au-Sb礦床);石金友(1997)認為五龍溝金礦床屬典型的蝕變巖型金礦床,與膠東焦家金礦床相似;錢壯志(1999)認為五龍溝金礦床所涵蓋的各金礦點各具特色,應分別劃分為構造蝕變巖型、石英脈型和矽卡巖型;張德全等(2001)認為五龍溝金礦床屬造山型破碎帶蝕變巖亞型、開荒北金礦床為造山型石英脈亞型;閻臻等(2000)研究認為開荒北為層控-改造型金礦床;加拿大Inter-Citic礦物技術公司認為大場金礦床為卡林型礦床(2003,個人交流),其礦床特征與美國內華達州的卡林型金礦床類似;李文淵等(2006)研究認為大場為卡林型金礦床、五龍溝、開荒北、東大灘為巖漿熱液型礦床、苦海為沉積-熱液改造型汞礦床。

  根據前述東昆侖地區金礦床特征,我們分析認為,該區金礦床(點)成礦作用、成礦時代主要與印支期邊緣造山及印支晚期幔源巖漿活動等造山過程有密切的成因聯系,礦床的流體包裹體特征、成礦物化條件等與造山型金礦一致,而且在產出構造環境、礦體特征、控礦構造、圍巖蝕變、礦物組成和礦床地球化學等方面與一般造山型金礦床極為相似,因此,東昆侖地區的眾多金礦床(點)應為典型的造山型金礦床。

  二、空間分布規律

  過去對成礦區帶的劃分大多依據礦床(點)、各類異常的空間分布,往往忽略了成礦時代、成礦作用特點,而無法體現礦床間的成因聯系和疊加改造特征,因此本文在考慮礦床(點)、異常空間分布的同時,根據地質、構造-巖漿活動特征、大地構造單元劃分,結合地球化學、地球物理、遙感、礦床成因類型、成礦作用及特點、地球動力學演化等特征,將東昆侖地區劃分為昆北弧后裂陷成礦帶、昆中基底隆起花崗巖成礦帶、昆南復合拼貼成礦帶、阿尼瑪卿蛇綠混雜巖成礦帶和北巴顏喀拉造山成礦帶,五個成礦帶和前述構造分區基本對應。各構造成礦帶經歷了不同的地質演化歷史,發生了不同性質的構造-巖漿活動,控制了各類成礦作用的發生,具體到金礦而言,金礦床在東昆侖的無論東西、還是南北均具有等間距分布特征。

  (1)昆北弧后裂陷成礦帶

  該區位于昆北斷裂以北,大地構造位置即昆北弧后裂陷帶。出露地層有元古代金水口群深變質巖系、奧陶紀灘間山群淺變質火山巖、碎屑巖、泥盆系海陸交互相砂巖夾火山巖、石炭紀系碳酸鹽沉積,二疊系碎屑巖夾灰巖、三疊系陸相火山巖系。有華力西期、印支期大規模中酸性侵入巖產出。W、Pb、Sb、Cu、Ni、Au、Sn元素異常呈串珠狀分布,異常規模大,元素組合復雜,顯示了在巖漿晚期高溫熱液富集特點。

  該帶從早古生代晚期開始處于拉張裂解的弧后盆地裂陷槽環境,其熱水沉積成礦作用相對洋殼環境弱,但熱水沉積可形成有利的礦源層。該裂陷槽在加里東期閉合造山后,經歷了華力西、印支、燕山期構造—巖漿作用的疊加,為該區形成多礦種、多礦床類型疊生或共存提供了有利的動力學背景條件,使該區從熱水沉積成礦作用到各類熱液成礦作用均可發生,

  帶內的礦床類型主要有沉積型鐵礦、熱水沉積-熱液疊加改造型鈷、鉍、金礦床(肯德可克)、矽卡巖型鐵(鈷)、鉛鋅(銅)礦床(尕林格、野馬泉、沙柳河)和斑巖型銅鉬(錫)礦床(卡而卻卡、烏蘭烏珠爾)及熱液脈型多金屬礦床(點),在該區疊生型貴金屬—多金屬、斑巖型和熱液脈型礦床類型極有利的一個成礦亞帶。

  (2)昆中基底隆起花崗巖成礦帶

  該區位于昆中與昆北斷裂之間,大地構造單元即昆中基底隆起花崗巖帶。有大面積的華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巖漿巖廣布。出露地層主要為中高級變質的古元古代金水口群、丘吉東溝組,地球化學構成Au、W、Sn、Mo高溫組合元素異常帶。

  帶內主要產出有沉積-變質型鐵礦(清水河鐵礦)、造山型金礦床/點(五龍溝金、瑙木渾、巴隆)、矽卡巖型銅(鐵)、鉛鋅礦床(五龍溝外圍)、與堿性花崗巖有關的稀土礦點、熱液脈型多金屬礦床(點)。

  (3)昆南復合拼貼成礦帶

  位于昆中、昆南斷裂之間,大地構造單元歸屬為昆南復合拼貼帶。出露地層有萬保溝群、納赤臺群,哈拉郭勒組、浩特洛哇及洪水川、鬧倉堅溝組的一套碎屑巖夾板巖;各群組中均有基性火山巖、碳酸鹽巖分布,侵入巖以加里東期、華力西期、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巖漿巖為主。Au、Cu、Co、Pb、Zn、Ag-Pb、Zn、Cd等元素異常在空間上規模宏大,Au、Co、Cu、Pb異常反映本區金礦床、金鈷礦床和多處銅、鉛礦化的特點。

  帶內產出有熱水沉積-疊加改造型鈷礦(駝路溝)、熱水沉積型鐵鈷礦(埃肯得勒斯特)、熱液脈型銅鈷礦(督冷溝)、造山型金礦(納赤臺、小干溝金礦、開荒北金礦、果洛龍洼金礦、苦海含金汞礦),同時帶內具有斑巖型銅礦、熱水沉積型鉛鋅礦的良好線索和成礦條件。

  (4)阿尼瑪卿蛇綠混雜巖成礦帶

  該區位于昆南與阿尼瑪卿南緣斷裂之間,大地構造位置處于阿尼瑪卿蛇綠混雜巖帶。地層以二疊系和三疊系的一套活動型海相或海陸交互相碎屑巖、碳酸鹽巖和中基性火山巖為主,有零星分布的華力西期、印支期花崗閃長巖/閃長玢巖等產出。該區高背景元素為Cu、Co、Au、Sb、As、Hg。

  該帶總體顯示洋殼環境,由洋殼環境的特點可以看出,熱水沉積礦床形成條件最為有利,在巴顏喀拉-阿尼瑪卿洋俯沖、閉合后的造山過程中由于構造-巖漿活動的影響,又可疊加造山型礦床。

  帶內產出有熱水沉積型銅鈷礦(德爾尼)、造山型金礦(馬尼特、哥日卓托),造山型金礦成礦作用條件良好。

  (5)北巴顏喀拉造山成礦帶

  該區位于阿尼瑪卿南緣斷裂以南,即北巴顏喀拉造山帶。大面積出露三疊紀巴顏喀拉山群海相濁積巖系,在該帶內巖漿活動不強烈,僅見有小規模、零星分布的印支—燕山期花崗巖體;Au、Sb、As、Ag、Hg元素呈高背景分布,異常帶受斷裂控制明顯。帶內產出有眾多的造山型金礦(黑海南金礦點、東大灘銻金礦床、西藏大溝金礦點、加給隴洼金礦床、大場金礦床、蓋寺油池金礦點、錯尼金礦點等),反映出該帶為一造山型金礦優越的成礦帶和礦化集中區,另有部分銅、鉛鋅礦化點產出。

  綜合上述,東昆侖造山帶由北向南總體具有金礦成礦越好的特征,這與成礦地質背景、成礦物質來源及成礦后的剝蝕保存條件有密切的關系。各帶內發現的礦床(點)的數量、規模差異較大,就金礦床而言,北巴顏喀拉造山成礦帶分布金礦床最多且規模較大,產于復理石建造的濁積巖內,有大場超大型金礦床、加給隴洼中型金礦床及眾多金礦點,具有密集成帶、集中發布的特點;昆南復合拼貼成礦帶次之,賦礦地層具濁流沉積特點,分布有小干溝、開荒北、果洛龍洼、納赤臺等金礦,帶內金礦南北部隨成礦深度、賦礦地層的不同成礦元素組合略有差異;昆中基底隆起花崗巖帶內目前發現有五龍溝金礦床、瑙木渾、巴隆金礦點及諸多礦化線索,可能與成礦后剝蝕程度較高有關;阿尼瑪卿蛇綠混雜巖成礦帶分布有馬尼特、哥日卓托金礦點,該帶金礦主要產于中基性火山巖內;昆北弧后裂陷帶發現礦床最少,礦床及礦化線索僅有肯德可克鈷鉍金礦床和卡爾卻卡金礦點,該帶內主要以多金屬礦為主,這與其構造-成礦背景有密切的聯系。

  參考文獻:

  【1】程裕淇,陳毓川等.再論礦床的成礦系列問題[J].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83,5(6)

  【2】豐成友,張德全等.青海東昆侖復合造山過程及典型造山型金礦地質.地球學報,2004,25(4)

  【3】豐成友,張德全等.青海東昆侖造山型金(銻)礦床成礦流體地球化學研究.巖石學報,2004,20(4)

文章標題:東昆侖金礦空間分布規律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kuangye/14945.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高清 |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 欧美最刺激好看的一级毛片 |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 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 |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久久久亚洲 |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入口 | 91老色批网站免费看 | 站长推荐精品午夜免费影院 |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yellow在线资源 | 国产成人a毛片 | 日韩精品1|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广西莫菁 | 九月婷婷开心九月 | 国产免费三a在线 | 成在线人免费视频 | 免费中国一级啪啪片 | 搞黄视频免费 | 慈禧级淫片a级中文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 免费黄色成人 | 好大好爽国产美女h福利视频 | 国产情侣自拍在线 |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 丰满美女福利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黄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伦理亚洲欧美在线一区 | 亚洲视频一二区 | 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 日日好吊妞 | 日韩一级免费视频 |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 久久人人青草97香蕉 | 看一级片 |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