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2-11-01 10:14 熱度:
【摘 要】:根據韶關市瑤嶺鎢礦的實際情況和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對洞采型礦山工程防治分區的方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關鍵詞】洞采型礦山,水土保持,防治分區,防治措施
1 引言
韶關市是廣東省的礦產資源大市,素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稱,已探明儲量的礦種88種,其中煤、鈾、鉛、鋅、銅、鎢、鉍、鎘、銻、汞、螢石等礦產儲量位居全省首位。據統計,全市共有礦山企業2000余個,礦山企業為韶關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長期高強度的礦產資源開發,破壞了生態環境,棄土、棄石、棄渣的隨意傾倒,造成了礦區水土流失面積持續增大,水土流失強度增加。若不及時采取實用的措施進行治理,將會產生嚴重的水土流失,引發嚴重的地質災害,對礦山的安全運營、生態環境及人民生活構成嚴重威脅。
礦山水土流失是由于人為擾動地表或堆置固體廢棄物而造成的水土資源的破壞和損失,是以人類活動為外營力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水土流失類型。韶關市的礦山企業種類較多,開采方式一般為洞采和露天開采,本文以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瑤嶺鎢礦為例,對洞采型礦山工程的分區及其防治進行探討。
2 項目概況
2.1 自然狀況
瑤嶺鎢礦位于韶關市曲江區楓灣鎮,屬北江流域楓灣河水系。項目開采區處于南嶺山脈之南滑石山中部,群山環繞,峰巒起伏,地形陡峭,最高山峰小南洞海拔+1415m,一般山峰均在+1000m以上,屬中山區地形,地形相對高差500~700m,地形坡度較大,一般為20°~30°,局部超過40°。區內溝谷發育,河床坡降大,最低基準侵蝕面標高+297m。年均降水量1598.7mm,降水多集中在4~9月份。
2.2 項目基本特性
瑤嶺鎢礦屬建設生產類項目,為續建工程。礦山建設規模為32.6萬t/a,選廠日處理礦石375t,主要產品方案為:黑鎢精礦(白鎢精礦)、錫精礦、鉍精礦、鉬精礦。采礦許可證的礦區面積為0.4358km2,開采標高為+940~+380m,開采對象為410m~565m標高之礦脈群,開采范圍內保有資源儲量為礦石量298.57kt,WO34241.0t。工程采用地下開采,平窿-盲斜井-礦巖溜井聯合開拓,主要由地下采礦系統和地面生產生活系統組成。項目組成主要包括工業場地、礦區道路、選礦廠、廢石場、尾礦庫、辦公生活區等,所有設施均直接利用現有設施,無新增或改造。
工程總占地面積為25.96hm2,全部為永久占地,占地類型全部為工礦倉儲用地,總占地面積中,有18.73hm2原地類為林地,有7.23hm2原地類為草地;礦山服務年限內共產生挖方53.93萬m3,全部為棄方,其中剝離的表土2.15萬m3,礦石開采產生廢石34.1萬m3,選礦產生的尾砂17.68萬m3,剝離的表土全部用于各區域的綠化覆土,廢石和尾砂分別堆放于廢石場和坪山尾礦庫。窿口廢石場現已堆放廢石萬28.1m3,最終堆填量達33.24萬m3;選廠廢石場現已堆放廢石114.0萬m3,最終堆填量達142.96萬m3;坪山尾礦庫現已堆放尾砂75.0萬m3,最終堆填量達92.68萬m3。
項目計劃總投資1550.75萬元,其中土建投資375.0萬元。礦山總服務年限為5.5年,即從2012年1月~2017年6月,包括穩產期2.5年,減產期1.5年,閉坑整治1.5年。
3 水土流失防治分區
3.1 防治分區的依據及原則
結合主體工程各分項單元工程施工建設活動類別、建設時序、各施工區施工擾動的特點、水土流失類型及防治方法的相似性、防治責任范圍等主導因素,進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并根據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確定重點防治部位。劃分過程主要遵循的原則為:
①區內侵蝕營力和抗蝕性相似;
②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特點相似;
③區內建設時序同一性;
④區內利用方向具有一致性;
⑤區內主導性防治措施選擇具有同一性。
3.2 防治分區結果
按照上述依據及原則,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和平面布置,進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區。本項目共劃分為6個一級防治區:工業場地區、礦區道路區、選礦廠區、廢石場區、尾礦庫區以及辦公生活區,其中礦區道路區又劃分為礦區公路和窄軌鐵路2個二級防治區;廢石場區劃分為窿口廢石場和選廠廢石場2個二級防治區;尾礦庫區劃分為尾砂溝和坪山尾礦庫2個二級防治區。各分區具體情況見表3-1。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4.1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原則
根據項目的特點確定不同的防治區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及布局。
在不同類型的防治措施布局中,綜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強調管理措施,按照“三同時”的原則,力求使本項目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得以集中和全面治理。在發揮工程措施控制性和速效性特點的同時,充分發揮生物措施的長效性和景觀效果,形成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結合互補的防治形式,達到主體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周邊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帶動地方經濟持續發展的目的。
4.2 分區防治措施
㈠工業場地區
該區場內已有排水溝設置,場區的南側也有部分截水溝設置,且場內的綠化設施有效地避免了雨水對裸露區域的沖刷,大大減少了水土流失。該區已有的水保措施還不能完全滿足該區域防治水土流失的需要,補充水保措施設計為:①在場區東北側及主平窿口山坡上方設置截水溝;②對服務期場內可綠化區域的進行綠化;③在主平窿口兩側山坡采用漿砌石護坡進行防護;④考慮礦山閉礦后場地的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復措施。
㈡礦區道路區
⑴礦區公路
礦區公路路面全部硬化,兩側設置排水溝,且部分開挖邊坡已進行綠化美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雨水對路面和裸露區域的沖刷,減少了水土流失,基本滿足該區域防治水土流失的需要,僅補充公路兩側其余部分裸露區域的綠化措施。
⑵窄軌鐵路
窄軌鐵路區域現狀無任何水土保持措施,主體設計也未考慮相應水保措施,補充水保措施設計為:①在局部不穩定路段設置擋墻;②考慮閉礦后該區域的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復措施。
㈢選礦廠區
選礦廠區域現狀無任何水土保持措施,主體設計也未考慮相應措施,補充水保措施設計為:①在選礦廠上邊坡的設置截水溝;②對廠內裸露區域的進行綠化。
㈣廢石場
⑴窿口廢石場
窿口廢石場下游出口處已設攔渣壩,有效地攔擋住了堆棄的廢石,避免了松散的堆渣體隨雨水流失往下游,造成水土流失,具有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考慮的水保措施為:①考慮表土剝離后的臨時攔擋措施;②考慮于廢石場左側補設截水溝,并于截水溝的出口處設置沉砂池;③對堆渣場周圍裸露面坡面進行綠化;④結合本工程的復墾方案,在礦山閉坑后對堆場坡面進行復綠等。
⑵選廠廢石場
選廠廢石場現狀無任何水土保持措施,主體設計考慮的水保措施為:①考慮表土剝離后的臨時攔擋措施;②在選廠廢石場下游坡腳處設置擋渣墻和沉砂池;③由于廢石場右側已有尾砂溝布設,考慮在場區上游側及左側位置補設截水溝;④對選廠廢石場周圍裸露面等可綠化區域進行綠化;⑤結合工程的復墾方案,在礦山閉坑后,對堆場坡面進行復綠等。
㈤尾礦庫區
⑴尾砂溝
尾砂溝區域現狀無任何水土保持措施,主體設計也未考慮相應措施,補充水保措施設計為:①對尾砂溝兩側開挖裸露面的進行綠化;②在局部不穩定邊坡處(尾砂溝出口)的采用漿砌石擋墻進行有效攔擋。考慮閉礦后該區域尾砂溝可繼續作為尾礦庫庫區的截水溝繼續使用,因此不再考慮尾砂溝閉礦后的水保措施。
⑵坪山尾礦庫
通過現場查勘,坪山尾礦庫堆積壩右岸已有部分截水溝設置和堆積壩的左岸設有尾砂溝,且堆積壩馬道內側設置有排水溝,能有效攔截堆積壩兩側山體匯水,避免雨水對堆積壩面的沖刷。補充水保措施設計為:①考慮表土剝離后的臨時攔擋措施;②補充完善庫區右岸的截水溝,并于截水溝的出口處設置沉砂池;③對堆積壩壩面和壩坡的進行干砌石植草防護;④對庫面、周圍裸露面等可綠化區域進行綠化;⑤考慮閉庫后庫區的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復措施。
㈥辦公生活區
該區絕大部分被建筑物覆蓋或硬化,場內布置有排水溝和綠化設施,水土流失輕微,考慮到閉礦后,辦公生活區將被繼續利用,不再補充該區域的其他水土保持措施。
5 結語
綠色礦山建設是我國生態建設的一個新舉措,只有依據治理和防護相結合,將礦山地質環境與植被恢復相結合,有效改善、恢復項目區生態環境,基本實現綠色礦山的治理目標。目前礦山水土保持工作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針對礦山水土流失產生與發展特點,抓住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因害設防。
文章標題:洞采型礦山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分區及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kuangye/1367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