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7 11:30 熱度:
內容提要:本文在詳細闡述新時期鐵路客站建設“五性”原則的基礎上,分析了北京西站建設經驗教訓的原因,提出了隨著鐵路大規模建設高潮的來臨,鐵路客站建設堅持“五性”原則的必要性。
關鍵詞:鐵路客站、功能性、系統性、先進性、文化性、經濟性、北京西站
一、新時期鐵路客站建設的“五性”原則
在北京南站建設之初,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志軍在深刻總結多年鐵路客站建設的經驗教訓、全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對鐵路運輸需求的基礎上,提出了“功能性、系統性、先進性、文化性、經濟性”的新時期鐵路客站建設的創新理念,即“五性”原則。
(一)功能性。就是鐵路客站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必須把客站的功能和效用,作為第一位的要素來考慮。要全面體現以人為本、以旅客為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環境、有限的資源,為旅客提供最快捷、最方便、最舒適的乘車環境;在廣場規劃、各種交通方式接駁、旅客流線、站房平面布局、空間組成及其他配套設施中,充分考慮旅客需求,最大限度地強化為旅客服務的功能;全面優化站前廣場、站房、站臺、天橋、地道、雨棚等旅客高度密集區域的場所和設施,使之成為一個流線順暢、方便快捷、寬敞明亮、舒適宜人、美觀大方的建筑整體,充分發揮鐵路客站的功能和效用。
(二)系統性。就是鐵路客站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必須充分體現鐵路客站在鐵路網中的樞紐作用,實現點線能力匹配;必須充分集成鐵路客站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旅客購票、候車、進出站、上下車、行包托運等需求;必須充分考慮鐵路客站與既有鐵路、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城市地鐵、城市輕軌、公共汽車、航空等各種交通方式的有機銜接,成為綜合交通體系的樞紐。
(三)先進性。就是鐵路客站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必須面向世界,充分學習借鑒世界鐵路客站建設的先進理念和方法,把世界一流水平作為規劃和建設的目標;必須面向未來,充分體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行需要,為未來發展留有空間;必須面向現代化,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廣泛采用科學、先進的設計思想和施工工藝,充分考慮節能環保要求,實現我國鐵路客站規劃建設現代化和鐵路客站現代化。
(四)文化性。就是鐵路客站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必須充分強調建筑的審美標準,力爭把每一個鐵路客站都建設成為一個藝術精品;必須充分考慮地域文化特征,力爭使每一個鐵路客站既融入地域文化之中,又成為反映地域文化的代表作;必須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建筑文化遺產,通過鐵路客站傳承、光大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五)經濟性。就是鐵路客站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必須強調投資效益,要精打細算搞建設,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設成本;必須貫徹“強本簡末”的方針,合理地控制和使用投資,力求用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大的建筑功能;必須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關注客站建筑節能,降低客站運營成本,把鐵路客站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車站。
劉志軍強調,鐵路客站建設“功能性、系統性、先進性、文化性、經濟性”的要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功能性、系統性是發揮鐵路客站的基本功能、滿足旅客和城市需求的基礎;先進性、文化性是鐵路客站體現時代要求與地域文化品質,賦予鐵路客站建筑持久生命活力的必要條件;經濟性是反映鐵路客站綜合設計水平的重要標志;貫穿于“五性”中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以旅客為中心。
歷時兩年多建設的、有“亞洲第一站”之稱的新北京南站于2008年8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這是目前國內鐵路客站中規模最大、先進技術運用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車站,也是新時期鐵路客站建設“五性”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成為北京新的地標性建筑。
二、北京西站建設的經驗教訓
從北京西站建成之后就有數不清的桂冠和溢美之辭,現在仍不難在宣傳資料中找到——“亞洲第一大站、世界第四大火車站、首都的窗口、巨大的客流量、商家品牌推廣的絕佳之地”等等。然而從北京西站建設之初到開通運營至現在,在諸多方面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經驗教訓。
(一)背景資料
北京西站位于蓮花池東路118號,海淀、豐臺、宣武三區交界處的蓮花池東北面,總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采取旅客上進下出,高架候車,南北開口的總體布局,整個車站內設9個站臺,由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等五大單位聯合設計。包括北站房與綜合樓、南站房、高架候車廳、地下大廳、地鐵車站及郵政樞紐、供熱廠、電話局、變電站、公安樓等配套工程。在藝術處理上,將中國傳統的亭子和現代門樓組合在一起,突出了標志性建筑特色。該工程于1993年1月開工,1995年底基本建成,1996年1月21日開通運營。
(二)擁堵之痛
北京西站,通車十多年來一直經歷著擁堵之痛。按照原規劃設計,這座“特大型綜合性立體交通樞紐”分流暢通:乘客分別通過地鐵和南北廣場出站,其中地鐵分流40%-50%,南北廣場各分擔約25%-30%的人流。現實情況是,西站投用已十多年,地鐵未建,南廣場出站系統未啟用,輸送旅客的重任全壓在了北廣場上。作為西站唯一暢通的“血脈”,北廣場已不堪重負。與之相伴的是旅客的“四難”:進站難,出站難,接人難,停車難。北京西站提供的公共產品,與鐵路客運持續增長帶來的巨大需求不相適應,引發了西站的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已成“西站首要的問題”。對于旅客集散來說,無用的建筑面積太多,致使候車面積局促。
這是“五性”原則中“功能性”缺失造成的后果。功能性簡而言之就是“以人為本,以流為主”。“以人為本”就是以旅客為本,以方便旅客使用為設計前提。從客站的總體規劃到細部設計,都以盡力為旅客提供方便、舒適的乘車環境,快捷、便利的換乘條件和人性化的優質服務為目標。“以流為主”是指客站設計應以流線設計為主,以使流線達到明確清晰、短捷通暢、互不干擾作為主要設計目標。北京西站的教訓證明:“車站+餐飲+商住+娛樂”的設計理念是錯誤的,因為車站的核心功能是旅客集散迅速、候車舒適,而不是經商賺錢。
(三)甩手工程
規劃之中的地鐵,在1996年西站通車后,就一直停留于發黃的圖紙上。甩手工程不僅于此,規劃之中未建成的工程還包括,南廣場及其配套設施、主站房東南區域的道路及市政管線,南站房及附屬用房的永久電力開閉站,供北廣場和地下自行車道等區域照明的永久配電室等均未建成,機動車停車設施嚴重不足。在出站系統,原設計的29部電梯只安裝了14部。對于南廣場進出站系統,目前尚未投用。原因在于,南廣場原規劃的地下停車場和地上公交樞紐以及周邊市政道路等配套設施并未建成,無法滿足大量進出站人流要求。“甩手的主要原因是后續資金不到位。”原西站工程總指揮部負責人透露,通車后,主要是修修補補,致使西站許多工程無法重啟,整體不配套。
這是“五性”原則中“系統性”缺失造成的后果。系統性就是以系統論的方法,按照“系統集成、整體最優”的原則,以客站為中心,實現城市其他交通與鐵路之間的有機結合,建立各種交通方式換乘的綜合樞紐。
(四)風格之辯與實用之爭
北京西站那個像“不倫不類的帽子”一樣的復古式亭子的建筑形式曾經讓建設者不吝溢美之辭,認為集中體現了這座建筑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但占主導地位的看法卻認為這是一個“復古倒退”的敗筆,是“奪回古都風貌導向下出現的一個怪物”。《建筑報》的關平認為,總體來看,北京西站雖然“不是一座創新之作,但是一座成熟之作”,是“一座難得的精品”;即便那個飽受非議的亭子也是西站整體形象中“不可缺少的一筆”。但這場爭論作為風格之辯已顯得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這個有三層樓高的巨大帽子“從來沒人上去過,成了一個大而無用的擺設”,而“候車大廳內的公共廁所卻小得可憐”,認為“西客站最大的特點是資源浪費,缺乏實用性”。
這是“五性”原則中“文化性”缺失造成的后果。文化性重點在于追求鐵路客站的交通功能、時代特征與地域文化的完美結合。
(五)大而不便,形象工程之害
我曾經多次從北京西客站上車,對車站的擁堵已經視而不見了,因為每個到西客站乘車的人都知道這里進站難,出站難,接人難,停車難。要在西客站乘車,不僅要有一定的定力,更要有一定的耐力,因為我從來沒有一次能很順當地進站、順利地找到候車室、順利地上車的。在西客站,我絲毫沒有亞洲第一大的自豪感,也許正是這個第一大害慘了旅客。因為大,車站已經無法做到應該給旅客提供的“方便、快捷、安全”了,旅客的出入困難重重,迷宮一樣的設計,不管找什么地方,不繞半天休想能找得到。本土的北京人都要繞來繞去,何況人生地不熟的外鄉人了。中國人喜歡講形象工程,其實就是領導的政績工程,什么都講究“第一”,什么“城市第一、全省第一、全國第一、亞洲乃至世界第一”,第一并不是說不好,誰不愿意NO.ONE呢?但要符合實際情況,尤其是公共事業、服務窗口,應該以顧客滿意、方便快捷為宗旨。不應該只是考慮面子求大、求第一,這樣盲目地追求第一、貪大,面子是有了卻不光鮮,害的卻是自己。
這是“五性”原則中“先進性”和“經濟性”缺失造成的后果。先進性就是在鐵路客站的站房規模、功能布局及站場設置中,要具有前瞻意識,充分考慮節能、環保,適應可持續的發展要求,確保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歷史的考驗,成為不朽之作。而經濟性就是合理把握客站規模及建設標準,注重近遠期結合,把鐵路客站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車站。
三、新時期鐵路客站建設堅持“五性”原則的必要性
從以上北京西站建設的經驗教訓分析中不難看出新時期鐵路客站建設堅持“五性”原則的必要性。
(一)搞好鐵路客站的規劃和建設,是鐵路部門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任務的具體實踐。鐵路客站的規劃和建設,必須充分體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好人與建筑和諧、交通功能與地域文化協調、時代要求與國情條件結合、現實需要與可持續發展統一等重要課題,全面提高規劃水平和建設質量,努力把每一座車站都建成城市和諧建設的典范和不朽之作。
(二)搞好鐵路客站的規劃和建設,是推進大規模鐵路建設、實現鐵路現代化的重要任務。以客運專線、高速鐵路為標志的現代化鐵路,必須有功能強大、設施先進、服務一流的現代化鐵路客站相配套;沒有科學布局、點線能力匹配的鐵路樞紐和鐵路客站,就沒有和諧鐵路建設,就無法實現發達完善鐵路網的目標。
(三)搞好鐵路客站的規劃和建設,是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
由于鐵路客站的交通樞紐作用,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與發散,使得現代鐵路客站及周邊地區必定成為經濟、商務、公共活動頻繁的場所,客站所在區域將成為多功能的城市中心或副中心。
總而言之,要搞好鐵路客站的規劃和建設,就必須堅持新時期鐵路客站建設的“五性”原則。近年來相繼建成的北京南站、南京站、拉薩站、延安站、井岡山站等一批鐵路新客站,不僅大大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條件,而且成為這些城市的重要景觀和標志性建筑,受到當地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贊。
文章標題:從北京西站經驗教訓來看新時期鐵路客站建設堅持“五性”原則的必要性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235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