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1-11-22 09:41 熱度:
在山區修筑公路,因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復雜,地形條件變化大,加上工程施工,常引發滑坡地質病害[1,2,3,4,5,6,7,8,9,10,11,12].影響邊坡穩定性的因素分為內因和外因,其中內因主要為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外因為降水、地震和人類活動影響[13];降雨是滑坡災害產生的主要誘因之一[14];大面積臨空是造成公路路基失穩的主要原因[15].
皖南山區某一級公路K10+404大橋于2017年11月—12月進行便道施工,2018年9月進行樁基施工.2019年5月左側邊坡發生滑坡,給橋梁和后期公路運營帶來危害,影響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和使用壽命,危及生命財產安全.本文就該滑坡的成因及原地面、邊坡開挖后的穩定性進行深入分析,對與公路斜坡相關的設計和施工具有借鑒意義.
1 、滑坡工程地質特征
根據地質勘察,滑坡處地形總體趨勢上陡下緩,滑坡前后緣距離50~60 m,兩側距離60~100 m,面積約2 800 m2.后緣位于K10+404大樁號左側邊坡3級坡臺階處,后緣錯落10~20 cm,裂隙寬度約15~20 cm,裂隙近垂直地面,剪出口因受到較長時間的沖刷,特征不明顯,但坡體下方見明顯滑塌堆積體.滑坡體主要由碎石土組成,近似扇形,厚度一般為5~7 m,最大厚度為8~10 m,體積約1.8×104m3.滑動面呈折線型,碎石土為松散狀,透水性較強.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滑坡體主要沿碎石土和強風化砂巖界面滑動,屬于小型中層牽引式堆積層滑坡.滑坡相關特征圖如圖1、圖2所示.
2 、滑坡成因分析
2.1 、地形地貌因素
滑坡區屬皖南中低山區,地貌特征為上部較陡、下部較緩,原地貌自然邊坡基本穩定.邊坡開挖后,在路線左側形成了3級高約8 m、坡度約50°的陡傾臨空面,同時滑坡體兩側地形較中部高,呈“U”型,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匯集,惡化了滑坡區的水文地質條件.
2.2、 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因素
滑坡段發育F1斷層,致原基巖較破碎.經進一步風化、搬運后,在場地形成較厚的殘坡積成因的碎石土,呈松散狀,具孔隙比大、透水性較好、抗剪強度較低等特征.其天然狀態性質一般,遇水則導致強度進一步下降,易于產生滑坡.下伏基巖工程性質較好.
2.3、 水文地質條件
水是誘發滑坡形成的主要外在因素.滑坡體段的地形、地層條件利于地表水的匯集與地下水的下滲.2017年11月—2018年9月經歷過雨雪天氣,尤其是持續暴雨,大量雨水的滲入降低了土體抗剪強度,同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滲入增加了土體重量,這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原因.
2.4 、工程施工因素
由于橋梁左側邊坡的施工切坡破壞了原坡體應力平衡,降低了坡體阻滑段抗滑力,加之坡體開挖后未及時進行防護,上部開挖后棄渣未及時運出坡體(2級坡可見部分棄渣堆積于坡體上),上部截排水措施不及時,致滑坡體長時間處于臨滑狀態,最終在地下水的不利作用下引發了滑坡.
3、 穩定性分析
3.1、 定性分析評價
滑坡體主要由碎石土組成,呈松散狀,厚度較大,孔隙比大,透水性較好,抗剪強度較低,工程性質差,下伏基巖工程性質好.在暴雨或連續陰雨條件下,大部分降水入滲坡體,降低土體抗剪強度,增加滑坡體重量,同時增加動水壓力,使邊坡穩定性變差,坡體上陡下緩,兼之施工切坡,降低阻滑段抗滑力.各不利因素綜合作用導致滑坡的發生.
3.2 、定量分析評價
1)模型的概化
由于滑坡體的空間形態較為復雜,同時滑坡體內物質組成亦不盡相同,為一各向異性介質,因此,為便于常規的力學計算,對計算對象進行如下假定:(1)假定滑床為標準折線形且單折線滑面的力學性能均一;(2)按折線形狀將滑坡劃分塊段,且各塊段內物理力學指標各向同性;(3)滑坡按整體滑移考慮;(4)暫不考慮地震力及動、靜水壓力.
2)滑坡巖土的物理力學指標
計算斷面是結合經驗和工程類比分析,按照相關規范綜合選取強度參數.由于該邊坡難以形成穩定的地下水位,暴雨工況強度參數按照正常工況的強度參數進行折減.各斷面的強度參數取值如表1所示.
3)穩定性計算評價
條塊劃分如圖3所示.
圖3 穩定性計算示意圖
計算公式[16]如式(1)—式(3)所示:
式中:Fs為穩定系數;Ri為作用于第i塊的抗滑力,k N/m;ψj為第i塊段的剩余下滑力傳遞至i+1塊段時的傳遞系數,j=i;Ti為作用于第i塊滑動面上的滑動分力,k N/m;θi為第i塊段滑動面與平面的夾角(°);φi為第i塊段土的內摩擦角(°);Ni為第i塊段滑動面的法向分力,k N/m;Ci為第i塊段土的黏聚力,k Pa;Li為第i塊段滑動面的長度,m.
穩定性計算結果見表2—表3.
根據穩定性計算結果,可以判明原地面在天然狀態、暴雨或連續陰雨狀態下處于穩定狀態;施工后在未設置防護的前提下,邊坡在天然狀態下處于穩定狀態,如遇暴雨或連續陰雨狀態,會再次發生滑動.
相對于天然狀態,原地面或開挖后邊坡在飽水狀態下抗滑總力下降,下滑總力增加.其中,原地面飽水狀態相對于天然狀態抗滑總力下降約4.9%,下滑總力增加約9.1%;但開挖后飽水狀態下的抗滑總力下降約6.3%,下滑總力增加約9.2%.可見邊坡開挖后未進行及時防護時,地形、地層、構造、水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引起抗滑總力下降和不足,導致滑坡的形成.
4、 結語
1)從工程地質條件、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并通過原地面和邊坡開挖后穩定性系數的定性、定量分析,給出了坡體的穩定性評價.
2)山區公路地質條件復雜,邊坡開挖后破壞原有坡體平衡結構,防護不及時將對邊坡的穩定性產生不良影響,嚴重時可能引發工程滑坡,后續類似工程應引以為戒.
3)邊坡開挖后未進行及時防護時,在地形、地層、構造、水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引起抗滑總力的下降和不足,導致滑坡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李全金培杰張紅利云南元武高速公路滑坡穩定性分析[J]鐵道建筑2013(4):109-112.
[2]楊政武山區高速公路路塹邊坡滑坡穩定分析及治理研究[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5(8):139-141,144.
《某山區公路碎石土滑坡成因及穩定性分析》來源:《廣西科技大學學報》,作者:何維山,唐俊,宋正輝
文章標題:某山區公路碎石土滑坡成因及穩定性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4722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