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7-11-22 11:24 熱度:
隨著生活水平和經濟能力的提高,海岸度假村成為人們度假休閑與投資的首選,本文闡述了度假型居住小區的建筑方案設計,為同類海岸風情小區提供參考。
《建筑科學》(Building Science)(月刊)1985年創刊,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建筑科學類綜合性技術期刊。本刊內容豐富、可讀、實用,在建筑行業中享有很高的聲望。本刊依托建設部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得到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并有許多國內建筑界著名的專家學者組成了編委會,使得本刊更具權威性、指導性。
1、項目簡介
某項目位于海面西側,離海140米,有一現有道路直通海邊。用地總面積169000m2,所處區位交通便利、位置顯要,所出地區具有獨特海岸風格。而本項目將打造成為高標準的度假居住樓盤。
2、度假型的小區構思
作為高標準的度假居住樓盤,本項目核心設計理念就是如何打造全方位極具海岸的度假式小區。不僅在小區的規劃方案中體現,更具體到單體建筑方案中體現該特色。具體采取如下構思方案:
(1)對于小區總體規劃來說,為了體現度假型效果,小區中的景觀效果必須是多層次變化,從而提高居住人的度假情懷。為此小區規劃采取三個住宅組團,每個住宅組團都各設景觀中心,具有自己的交通體系與景觀體系,自成一體;同時三個住宅組團又由外部道路及主景觀系相聯系,形成有機整體。如此一來極好的實現了步移景換,創造了多層次的空間感受,從小區入口至自己家中,一路景觀視角不斷變化,怡人心境,可極好的感受度假情懷,滿足了度假型的小區效果。
(2)對于小區內部的建筑風格,鑒于小區地處臨海,為有效地體現出臨海熱帶氣候的建筑特點,及打造小區的度假風格,小區內部的所有建筑物整體風格以東南亞風格為主格調,在滿足小區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建筑體量采取豐富輕巧的變化,建筑單體使用底層架空,構筑物連接等建筑設計手法。在建筑群體上,適當增加各單體的體量對比,如高度的對比,體量的對比,材料上的對比等。色彩選用明快的色彩、點綴木色使之在明快的同時又不失大氣穩重與風情。通過簡潔的造型、精致的細部處理來打造一派溫馨儒雅的東南亞度假風格的人居環境,力求營造小區的親切感,度假性,及地域特色。
3、度假型的小區設計實施
3.1小區功能布局
為打造本小區為高標準的度假居住樓盤,整個小區沿主要城市干道布置小高層住宅,沿街商業,酒店式公寓。建筑形成了高低錯落的天際線,有效地營造了極好的城市形象。而且設計的酒店式公寓布置在東北角離海最近處,為小區的龍頭建筑,為小區展示第一形象。
在由小區主入口的景觀迎賓大道進入小區的第一視角布置獨棟公寓,獨棟公寓與中心景觀湖面及外圍弧形道路共同組成小區的中心區。如此一來,在進入小區的第一時間即可感受到最強的視覺沖擊,很好的展示了小區的檔次。
在獨棟公寓的北面布置多層住宅,南面與湖面對景處布置11層一梯二戶小高層住宅,如此布置一是可讓進入小區的第一中心區視野開闊,二是在最有利的位置布置了小區的中高端戶型產品,符合產品梯度。另外在小區內部各組團分別布置15層,16層與18層點式高層住宅,住宅與住宅之間留有足夠的橫向與縱向間距,從而使小區具有極佳的通透性,通風性,以及景觀的互相滲透功能。
3.2酒店式公寓設計
酒店式公寓為本小區的龍頭建筑,而且是展示小區第一形象的關鍵,再說為了打造高標準的度假居住樓盤,酒店式公寓無疑是本小區的核心設計內容。為此酒店式公寓設計于小區東北角靠海最近的位置,位于城市道路的交叉口,有效地展示了小區第一形象建筑。同時為了有效地展示了海岸的城市形象,酒店式公寓設計的重點就是如何合理地對海的利用及外造型的設計。
設計中本酒店式公寓的大堂主風格為東南亞風格,以讓人在進入酒店式公寓的第一時間即可感受到本小區的東南亞度假特性。大堂的形體整個猶如一只展翅而飛一躍沖天的海鳥,這既與海產生冥想,又隱喻了海翼實業有限公司“海納百川,翼翔九天”中的后句——翼翔九天。
酒店式公寓主樓由分開的二棟11層樓體組成,這樣將中間的視野打開,既避免站在酒店式公寓的前面產生壓抑感,同時也打開了小區內部住宅對海的視野。酒店式公寓采取多次退臺的設計,豐富了形體的同時,也獲得了多個觀海屋頂平臺,提升了酒店式公寓的觀海效果。酒店式公寓的外形呈波浪形,既讓立面生動,也隱喻大海。外立面上的如水滴的外衣在讓立面更加的豐富有特點的同時,也營造了一種有如剛剛從海里沐浴而起的清爽感覺,極好的起到了海濱度假的心理暗示。同時水滴的外衣與海浪形體共同隱喻了—海納百川。如此一座既有特點,有風格,又有深意的酒店式公寓建筑必將讓人過目不忘。
4、度假型的小區空間環境設計
4.1打造“水”主題
鑒于本小區目的是打造具有海岸的重點旅游度假區,因此小區中的空間環境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群,內心有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渴望。顯然,空間環境設計將是本項目的重點之一。結合海岸的特點就是水已成為空間環境設計的核心。本小區采取“生態”的設計概念,以水為主題,創造人工水系和生態綠軸作為小區主要景觀框架,展現地域特色,為城市地段的環境賦予自然及人文的情趣。水體可以調節小區的居住微氣候,也可以使每個住戶均享有面向山水 的優美環境,同時設置若干條平行或垂直于中心水體的景觀軸(生態 綠軸)、景觀軸盡端、中心水體、主入口空間均設置標志節點,從而加強環境的空間張力,使小區環境整體化。住宅采用半圍合式布置手法,配合集中設置的水體和綠化,形成東南亞風情的半公共半私密庭院,在中心水體湖畔設置低層獨棟公寓,在鄰近中心水體湖畔設置多層住宅, 形成疏散空闊的自然氛圍,小區空間形成中心低,周邊高的圍合狀居住空間,中心水體、水系、綠軸的設置使小區空間視線開闊、通透,流水潺潺、綠蔭蔥蔥、波光鱗鱗、情趣盎然。
4.2空間層次
為了充分發揮設計中的小區空間層次概念,利用恰當的環境設計要素組成和材料配比,力求能夠形成具有海濱住宅特色和獨特小區標志性景觀,使居住區形成溫馨宜人又不失氣派的空間環境。以小區中央水體作為小區級公共空間主軸,配合相應綠化配置,形成貫穿小區的視覺走廊。整個小區以獨棟公寓與景觀湖面組成的中心區為中心,以中央景觀水系主景觀帶為紐帶向外沿軸線向三個住宅組團輻射出幾個次級中心綠地,各個次級中心綠地再向四周輻射出數組小型綠地,從而形成多層次的公共空間體系。各級綠地均以水為母體,并通過水體的走向連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在小區主空間軸線上布置主題性的、生態型的綠地或草坪、用骨干樹種,統一小區綠化構架,突出小區主空間的結構性綠化特征,并利用人行道和機動車道的完善系統形成連續的線性綠蔭系統,結合廣場、綠地、功能空間設置成組團片狀綠化空間。運用植物的分類、樹形等特色,直接或間接塑造各組團、水面兩側及廣場的性格特征,增強小區及組團的場所感和可識別性。露天車場應種植喬木,營造綠蔭空間,改善停車環境。停車場宜采用嵌草鋪裝。
空間環境設計中所配置的小品與環境設計主題相結合,同時為了有效地增強放置地點的主題環境特色及海岸的地域特色,以不損害環境主題為宗旨。須對環境空間特征、空間心理、小區標志等設計原則進行分析理解,以確定環境小品的立意、材質、色彩、體量尺度。代表小品標志的雕塑應設置在小區主軸線的景觀帶上。在酒店式公寓前廣場,居住小區內,其它廣場和綠色等環境空間中,根據其具體的空間環境要求,放置相宜的作品,主題內容不限。
5、結論
本小區為了有效地打造成為全方位極具海岸的度假式小區,小區中的景觀效果必須是多層次變化;小區內部的所有建筑物整體風格以東南亞風格為主格調,在滿足小區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建筑體量采取豐富輕巧的變化等設計手法;為打造公寓立面生動效果,酒店式公寓的外形設計呈波浪形;探索出以“水”為主題的小區空間環境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 王彩霞,薛建成.海岸居住小區的規劃與設計方案[J].建筑,2003,27(08):15~20.
[2] 袁德寶,彭小沾,鄭棟,等.海南小區空間景觀設計實例[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5,31(12):56~57.
[3] 李金城.海岸式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探析[J].科技資訊,2010,23(07):114~117.
文章標題:濱海度假居住小區建筑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3710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