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01 17:37 熱度: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人們對居住的條件和需求與時俱進,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對整個建筑方案進行布局的同時,也要對建筑的細部進行合理的設計,這樣才能滿足人們對居住條件的要求。本文就建筑創新設計幾點構思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設計;創新動力;理論;構思
前言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所至,大眾為改善生存環境,建筑設計日益興盛。在設計中注入的文化內涵、添加傳統符號已成為增強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一種程式化手段。然而,當我們邁足踏進某家酒店、餐廳、商店或賓館,甚至寫字樓,抑或私人寓所時,滿眼充斥著中國傳統建筑設計復古構件的普遍應用,這種形式主義的裝飾手法,規模和影響盛大,甚為可觀。且不說其中弄巧成拙的裝飾手法,卻不影響我們認識一個現象:在國際化、全球化影響設計的同時卻促發了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的懷想及回歸。
一.現代建筑設計與傳統設計的區別
(1)設計性質.傳統的設計偏重于技術,現代設計則面向功能目標,將技術、經濟和社會環境因素結合在一起統籌考慮,具有工程性,既重視設計的內容亦強調設計進程的管理。
(2)設計進程.傳統的設計在戰略進程和戰術步序上有隨意性,現代設計則強調設計進程及其步序的模式化。
(3)設計手段.傳統的設計是電算器、圖板加手冊,個體手工作業,現代設計則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計算、自動繪圖和數據庫管理,集團分工協作。
(4)設計方式.傳統的設計以經驗總結、規范依據為主,現代設計則強調預測與信號分析及創造性的相互配合。
(5)設計部署.傳統的設計只限于從方案到工作圖這個階段,現代設計則貫穿開發的全過程,除常規的設計外,還要考慮從用戶需求到設計評價及施工階段的結構設計工藝性修改以及試運轉和使用維修經驗的反饋。
二.現代設計創新的動力
創造性的思維與解析式邏輯思維的重要區別在于創造思維的發掘、產生是一個囊括創造主體多種基本智力因素的集發過程,如邏輯判斷、分析推理、記憶潛能、創新素質等一系列能力。因為建筑創作與純科學技術范疇存在著差別,感知和理性、形象和概念相融合的領悟過程,是決定設計作品的多元創造的一個重要機制。創造性思維的運用,是提高建筑構思創意水平的重要途徑。設計創作所要求的典型的創造思維方式,包括動力因素、靈感與頓悟能力以及想象力。
1.創新心理動力因素
藝術創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所謂創造心理動力因素是指創作者自我意識的投入和參與。創造的動機,例如情感、求知欲及追求超越的意志品質,是構成創造活動的重要基礎要素。藝術創造沒有激情與真實的情感難以創造出好作品。創造動力的形成,還包括興趣、理想、信念、恒心、獨立性等多種心理因素,即具備開放的心理境態和勇于開拓的精神素質。
2.靈感與頓悟能力
設計創作是一種智力集合過程和形象思維比較突出的創造活動。富于想象的發現,常帶有綜合的直覺思維色彩,可稱之為設計靈感。設計靈感即為一種醒悟和豁然貫通,頓悟的思想閃現與跳躍。培育設計靈感包括從生活深處經驗和體驗來獲取感性動力資源;對各種人文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及潛思維的培育,促成各知識層次的融匯貫通及觸類旁通;中國傳統藝術所謂“師造化”,即為獲得鮮活而有生氣的構思設計,轉向自然去探索人類創造及美的根源。直覺思維的開發有益于新事物的探索與發現。例如建筑教育就要研究如何將理性知識狀態轉換成直覺化的知識體系;應在基本訓練過程里,加強如開發視覺智力圖象與形象思維等綜合性訓練,以及加強對于設計問題進行直觀求解等設計策略的訓練。
3.想象力訓練
想象是憑借潛隱的理性和直覺感知對事物進行大膽的猜測與聯想,提出假說,將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中的圖像進行新組合形成富于創新的科學成果,是設計創造的重要核心。想象力的拓展,取決于激發想象的各種外部條件,同時取決于設計者對想象在設計創造中的積極認同。想象與猜斷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但應排除不合理的主觀臆想成分。想象力是藝術的一種直覺能力。想象力的開拓有助于創造出新藝術形象,其特征類似于捕獲事物本質的設計靈感過程。培養設計創作中的想象能力,包括對問題的理解力,觀察、捕捉事物本質和細部洞察力的培養和訓練;各種相關知識的積累;以及對有助于想象力及構思創作能力培養的各類理論和方法的運用與掌握。
三.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相關理論
1.理論創新應該廣泛借鑒國外的經驗
理論本身是一種用于分析推理及構思創作的方法論,一種智力性勞動。在當代建筑的發育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理論產出,其中包括各種實例分析、觀念指導原則及集合了哲學思考與經驗實證的系統化理論產出。提高建筑設計創作質量,應該更加廣泛借鑒國際領域的理論成果,各種新觀念和新思想;應以更加開放的觀念,敏銳的思維,求取國際先進理論和經驗成果。在未來新世紀里,推動建筑創作追趕和超過國際的先進水平。
2.重視建筑設計創作本體規范理論的研究探索
科學理論的系統化和規范化始終為科學創造所普遍倡導的一個問題。美國科學哲學家T•庫恩倡導的科學范式理論學說指出了科學范式的產生對于科技革命的重大意義。所謂范式,即為一個科學共同體成員所共同遵循的價值、信念、技術方法,即一門科學學科應具備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論體系。建筑設計從提高構思創意水平到工程設計實踐,都應強調加強職業設計規范化理論的建設。
四.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幾點構想
1.提高其在塑造民族文化和藝術中的作用和地位
建筑設計產品是經久耐用的產品,藝術因素是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建筑師的創作作品是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內容。建筑設計創作的這一實質性特點,應該獲得全社會的認同與反響。在很大程度上,設計師設計創作的動力激情來自于廣大公眾對建筑藝術活動的一種積極認可。在我國應當引進和有效組織各類建筑文化交流活動,如設計競賽,國際間設計作品交流展示會。建筑創作理應得到和其他藝術門類相同的重視程度。
2.引進和創新
建筑藝術是社會的藝術,其藝術特點、風格及式樣的變化均代表著對特定時代的審美理想和相應的歷史繼承。也就是說,設計藝術是歷史的范疇,它的本質在于不斷地創造和革新。要用開放的心態來博覽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積累的建筑創作經驗與科技成就,從把建筑作為藝術的高度出產具備新品質、反映新觀念的設計創作,繁榮新時期設計藝術創作。
3.建筑設計和城市設計相融合
眾所周知,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外部空間環境與場所不僅賦予建筑創作構思的某種特質,而且包容著建筑形式、空間因素所不能揭示的豐富的美學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態設計與環境形態之間存在內在的統一及和諧的邏輯規律。尊重環境的整體性、多樣性,是創造整體藝術形象,表現現代建筑新美學觀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設計藝術的本體特征,以及對城市文脈、環境文理的尊重和認同。
4.現代建筑設計應體現人文精神
建筑創作不是孤立的,是人們心理認知以及美學意象的轉換和映照。建筑藝術形象應具有充實的視覺表現力和沖擊力。市政建筑、公司建筑這些迅速增長的新建筑所具有的意義是異乎尋常的,聯系著一種公眾精神,聚合力和新城市所承載的首創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觀、心理認知與歸屬感的凝聚點,體現著現代人文精神的追求。與象征性的表現,市民自豪感相結合的新的美學意象。應通過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予以反映。
5.數字化技術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
數字化不僅僅是一種信息儲存和處理技術,而且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的技術基礎。國內外的研究者指出并預測了數字化技術對人類的生存方式已經造成和將要發生的變化。一些新銳的建筑師已在探索用電腦手段擴展設計能力,特別是在空間和形體的方面。如人們熟悉的弗蘭克•蓋里設計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運用了電腦掃描將模型數據轉化為施工圖紙,再分解為每一塊工廠制作的鐵合金外墻板。這在用傳統技術的時代是無法想像的。數字化時代所創造的高科技生存環境,虛擬的和現實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選擇。
結束語
現代建筑設計作為一種藝術和功能協調發展的活動,對推動我國現代化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它比傳統設計從各個方面都有比較大的突破,現在已經進入了了現代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時代所創造的高科技生存環境,虛擬的和現實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
文章標題:對現代建筑設計中創新的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346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