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1 16:22 熱度:
【摘要】:郡縣制在我國城市體系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在城市管理制度上確立了國家縱向的管理控制機制,形成從中央到地方干強枝弱的管理構架,在城市物質空間形態布局上很多城市依舊效仿郡縣制時期的布局形式,而城市政府辦公大樓幾乎無一例外的沿用郡縣制時期的官府衙署形式,在社會關系上郡縣制留給中國城市體系的是一種政府主導型的城市管理建設環境,公民參與的程度和思想意識鮮有提升。
【關鍵詞】:郡縣制、管理制度、物質空間布局、社會關系
我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化經歷了分封制、郡縣制和行省制,其中郡縣制對中國城市體系的構建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郡縣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為適應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政治制度,它在春秋后期開始出現,戰國時普遍推廣,到秦朝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管轄縣,縣之下設鄉、亭、里,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郡縣制被漢朝繼承發展,而后建立的其他各朝相繼效仿。總體而言,其形式主要有三種:兩級制(如郡縣)、三級制(如州郡縣)、四級制(如省道府縣),以后出現的形式雖然層次有別,但總體上體現了郡縣制的基本精神[1]。本文將從城市的管理制度、城市的物質空間布局和城市社會關系三方面淺析郡縣制對中國城市體系的影響。
1、郡縣制對中國城市管理制度的影響
郡縣制在管理制度上的核心問題是確立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縱向管理控制機制,使中國這樣一個地廣物博的國家形成一個干強枝弱的管理構架,城市的建立和職能配置納入國家中央的政治體系之下,便于統一戰略部署和管理。這樣的行政機制深刻影響著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城市管理體系,在當代中國,我們仍然能很明顯的看到這種機制的影響。自秦朝在全國推行郡縣制以來,自上而下的垂直線型政府權力運作體系一直是我們國家行政管理系統的核心[2]。在古代,郡縣制之后相繼出現了東漢末年的州郡縣三級制度、隋朝的州縣制度、唐朝的道州縣制度、北宋時期的路州縣制度、元明清時期的行省制,在現代,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中央—省—市—縣四級行政管理體制。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總體的治理思路延續了郡縣制的做法。在古代,省、州、縣的主要治理者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在現代,各省市縣主要領導大多采用任免制和問責制。各級政府在縱向上有嚴格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它不像聯邦制國家那樣,各個州可以有自己的憲法,各個州也不完全受控于聯邦政府。
郡縣制影響下的行政管理體制擅長于自上而下的控制與調節[3],這使得整個城市、整個國家有著很穩定的結構。(在非典蔓延、南方雪災以及汶川大地震等大型突發事件中政府表現的快速調度人力物力財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很好的佐證這一點)但同時這種行政管理模式也存在弊端,一方面地方城市的發揮空間受到限制,甚至出現為保證部分城市的發展或者配合國家戰略部署的需要而損害本城市發展利益的現象,另一方面行政運作體系中縱向垂直管理權限很強,橫向平行調節組織的力量薄弱,難以形成和諧有效的網絡控制和調節體系[4]。在中國當代行政管理體制中,長期以來實行中央—省—市—縣的管理體制,這種體制對應的是市管縣體制,在這種模式中就存在著地級市為保證自身發展而出現“市卡縣”、“市壓縣”現象,市管縣正在暴露各種矛盾,新的省管縣(即中央—省—縣三級行政體制)正在試行當中。如果實行省管縣體制,側基本上又回到了秦漢時期郡縣制的框架。由此看來在,郡縣制已經在中國培育了一整套治理這個國家的管理模式和思維模式,如果我們國家還是實行中央到地方縱向間上下管轄的行政模式,那么郡縣制將長期以不同形式影響我國的城市管理體系。
2、郡縣制對中國城市空間布局的影響
中央集權思想下的郡縣制使城市的空間布局有明顯的以政府機構為核心來展開空間布局的特點。在國家層面,圍繞中央政府所在的首都進行城市的空間安排,在各省,圍繞省政府所在的省會進行空間布局,縣、市的中心城區總是政府大樓的所在地,甚至各個鄉鎮中物質空間最繁華的地方也常常是鄉鎮政府機構所在地段。中國古代城市布局大都采用方形城墻圍著城堡的城市形態,內外墻及門洞劃分,反映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等級分明的階級地位,帝都方形,城市中央為皇宮,以井字形布局街道并劃分坊、市、里、巷。帝都以外的州、道所在的郡府以及縣城都效仿這種模式。當然現代城市除了一些歷史悠久的城市之外,也有很多城市的空間布局不是把政府大樓放在城市中間,但是現代城市中政府大樓莊嚴對稱、基地抬高、沒有鏤空、講求傳統風水格局的形式則基本上延續著郡縣制的做法。郡縣制影響下的城市空間布局整齊莊嚴,秩序井然,但同時也會出現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地段建設密度過大,導致交通擁擠、環境質量下降,而且莊嚴對稱、基地抬高的政府大樓難以給人一種親民政府的外在形象。
3、郡縣制對中國城市社會關系的影響
前面已經說過郡縣制形成的是一種干強枝弱的制度構架,各級政府的主要領導管理所轄區域,而這些主要領導又歸上一級調度任免,最終加強的是國家對地方的調控。在這樣的制度構架下官員對下管理地方事務,對上服從或者等待調遣,很多建設環節僅限于政府強大的縱向行政運作體系中,民眾在長期不能參與政策制定的環境中形成了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者“逆來順受”的思想。這一切導致了我們國家的城市建設有明顯的政府主導痕跡,而公眾參與的程度卻很低,城市建設缺少公民力量的注入。這樣的社會關系隔離了政府與公民,政府出臺的政策缺少群眾實踐環節的驗證,也導致很多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遭到群眾的質疑和誤解。
我們國家是一個異質性很強的國家,加之地域面積廣闊,治理起來很有難度,古人創立郡縣制來管理堪稱智慧之舉。有人說中華名族幾千年的歷史從未間斷過是漢字的功勞,其實郡縣制也功不可沒。但是進入現代社會,一切傳統制度存在的環境已經發生變化,上文已提到郡縣制影響下的弊端,城市建設中社會自組織的成分多些,體現以人為本的組織模式多些,城市體系的和諧程度才會多些[5]。適應時代步伐、適應我國環境的新的管理制度有待我們去探索。
參考文獻
【1】趙炎才.中國傳統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特征分析[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9(2)
【2】【3】【4】張京祥.論中國城市規劃的制度環境及其創新[J].城市規劃,2001(9)
【5】趙炎才.中國中古郡縣型社會權力結構及其功能[J].山東學院學報,2008(4)
文章標題:淺析郡縣制與中國城市體系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15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