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1 15:50 熱度:
摘要: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園林植物是城市綠地系統及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核心內容,而園林植物的正確選擇與合理配置,直接影響這些植物的生長狀況,從而決定城市綠地系統綜合功能與生態效益能否充分有效的發揮。筆者先后對株洲市各類綠地的綠化現狀和園林植物進行了長期觀察和調查研究,準確掌握了我市城市植物樹種種類、生態習性、分布狀況、生長現狀及應用的綠化效果,篩選出了最適宜的骨干樹種以及宜繼續推廣和適當保留的種類,從而為株洲的園林綠化植物選擇和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園林綠化,園林植物,調查研究
前言
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城市的外衣,美化人居環境、美化市容,保持城市生態平衡,首先必須提高城市園林綠化水平;園林植物是城市綠地系統及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核心內容,而園林植物的正確選擇與合理配置,直接影響這些植物的生長狀況,從而決定城市綠地系統綜合功能與生態效益能否充分有效的發揮。因此,對城市園林植物生態適應性、抗性、觀賞性、生長勢等特性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是合理選擇城市園林植物的科學依據。株洲市提出了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省級園林城市,把株洲建設成為秀美的山水新城的目標。
1、株洲市概況
株洲市區位于相中地區,屬于丘陵地貌,水資源豐富,湘江把城區分割成東西兩片,地下水比較豐富,植被發育較好。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濕多雨,夏秋多旱,暑熱期長,冬季嚴寒期短,有霜凍和降雪,全年無霜期231-282天。月平均最高氣溫29攝氏度,月平均最低氣溫4.5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43.6攝氏度,極端最底氣溫-13.2攝氏度,一年中以7-8月最熱,12月至次年2月最冷。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13.7mm,最大年降水量2205.3mm,最小年降水量965.2mm,最大日降水量191.2mm,最大連續降水量356.9mm,降水量集中在3-8月;城區分布多處風景生態林地,動植物資源豐富;土壤多屬板頁巖風化而成,呈酸性,含養分較高,城區土壤因失去表土或機械反復輾壓而變得十分瘠薄;由于各種廢氣和粉塵,城區空氣條件比較差。必須綜合考慮以上各種因素,才能對株洲市園林綠化極其植物作出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
2、綠化現存問題
2.1、城市建成區綠地現狀不容樂觀,可供市民觀賞、休憩的公共綠地少
2.1.1生產綠地嚴重不足
按部頒標準城市生產綠地城市苗圃用地不低于城市建成區總面積的2%,我市建城區面積按42平方公里計算,生產綠地面積必須達到84公頃,現在只有新緹咀苗圃和三眼塘苗圃,總面積不到8公頃;
2.1.2防護綠地幾乎是空白
鐵路、高速公路綠色隔離帶、城市高壓走廊綠帶、城市組團隔離帶等均得不到保證,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消納場防護綠帶嚴重不夠;
2.1.3附屬綠地新舊發展不均衡
居住區綠化基本不能滿足要求;省級園林式單位和市級花園式單位建設比較緩慢,很多單位積極性不高;道路綠地路側綠帶喬木比重偏小,還不能形成森林城市綠軸和網格;
2.1.4風景林地生態林地開發過度
風景林地和生態林地占了我市城市綠地的33%,成為城市綠地的主力軍,是我是城市綠化的寶貴資源,但在建設中保護不力,過度開發。
2.2城市植物多樣性退化明顯,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物種減少,城市綠化品種單一
在我市的行道樹中香樟占了80%以上的比重,有些優良的行道樹種趨于淘汰,在我市生長較好的廣玉蘭,就只有桃花侖路和濱江路間在樟樹里一部分了,原來運用最廣的法國梧桐在城區已經看不到幾棵了。大量移栽大樹甚至個別房產開發項目公然移植古樹,建“香港城”移植古樹一株,原制藥廠地段也移植古樹一株。很多企業改制以后成了房產開發項目,把原來大樹和其他植物砍伐或者移植走,綠化成果得不到很好到保護;“大樹進城”,樹木生長不良,自然植物群落和生態群落破壞嚴重;盲目填溝、填湖,城市湖泊、溝渠、沼澤地、自然濕地面臨高強度開發建設,生態環境開始惡化。
2.3灌木品種運用過于集中,花草、藤本植物的應用少,垂直綠化和立體綠化運用嚴重不夠
灌木品種過于集中運用,有些優良樹種卻被人們遺忘在角落了。杜鵑、紅枳木、金葉女貞、小葉梔子等品種遍地開花,運用的數量相當龐大,栽植密度有些超過了苗圃定株的數量。在我市園林建設中由于擔心生產養護成本過高,很少運用時令花草,觀賞價值高的球根花卉在我市很少看到;藤本植物不被重視,品種局限于爬山虎和紫藤兩個品種,而且運用少;垂直綠化、立體綠化、屋頂花園建設也只有極少數地方采用。
2.4城區綠線管理、綠化規劃把關不嚴,破壞城市綠化行為打擊不力
這主要表現在規劃綠地部分改變用地性質或被蠶食,已建綠地有些被侵占,山體、水體在開發建設中破壞嚴重。如建華美大廈占了部分龍洲廣場綠地;海棠公園、金花湖公園、馬良湖公園規劃用地全部或者部分變成了開發建設用地,原規劃的梓怡綠化廣場不復存在;高速公路、鐵路沿線規劃的防護林帶基本沒有;高新區部分山體破壞嚴重。這些都違背了“留山水風光,建現代新城”的理念。同時,城市綠化體制不順,措施不強。城市綠化部門不能很好地履行職能;中心城區綠化不能歸口,中心城區綠化設計、施工等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無法駕馭,綠化水平檔次低。
3、綠化樹種現狀分析
我市及周邊地區有不同生境的多種立地類型,林地、草地、濕地、水體等,通過分析我市各類綠地內常用園林植物種類的應用頻率,香樟、杜英、蚊母、女貞、桂花、棕櫚、垂柳、廣玉蘭、雪松、羅漢松、龍柏、龍爪槐、法桐等常用喬木適應性強,在各類園林綠地中普遍載植,成為城市園林的骨干樹種。水杉、池杉、歐美楊、大葉樟、銀木、很適合平湖區生長,景烈白蘭、火炬松、濕地松在丘陵區(資江南)表現優良;檜柏、華山松在高山區生長良好,在我市生長欠佳。石楠、楝樹、欒樹、梔子、南天竹、小葉十大功勞、春杜鵑、六月雪、蘇鐵、紅繼木、紫薇、木芙蓉、爬山虎、常綠地錦等鄉土花灌木和外來的千頭柏、法國冬青、七里香、海桐、夾竹桃、絲蘭、黃楊、夏鵑、小葉梔子、月季、鋪地柏、紫玉蘭、臘梅、結香、紅楓、羽毛楓、迎春、紅葉小檗、芭蕉、美人蕉、灑金柏、鳳尾竹、叢竹、紅葉李、櫻花、等花灌木適應性比較強,分布在林緣、林叢、房前屋后、草坪點綴。馬碲草、本地狗牙根、麥冬、蔥蘭及引種的馬尼拉、臺灣青、美女櫻等則作為地被植物普遍運用。荷花、睡蓮常載植于水體中。
3.1適應我市的外來城市植物及景觀效果
我市外來城市植物品種多,園林中常用的有廣玉蘭、景烈白蘭、雪松、黑松、羅漢松、龍柏、六九楊、龍爪槐、法桐、櫻花、花桃、蘇鐵、千頭柏、含笑、法國冬青、七里香、黃楊木、海桐、茶花、茶梅、夾竹桃、絲蘭,棕竹、豆瓣黃楊、夏鵑、月月桂、小葉梔子、月季、鋪地柏、金葉女貞(浙)、紫玉蘭、梅花、臘梅、矮腳桃、紫荊、結香、花石榴、紅楓、羽毛楓、迎春、紅葉小檗、芭蕉、美人蕉、灑金柏、紫藤、鳳尾竹、叢竹、馬尼拉、臺灣青、紅葉李、櫻花、美國二號、美女櫻等。這些外來引進園林植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倍受我市園林工作者青睞,通過長期馴化栽培已與當地環境條件相適應,如大葉樟、廣玉蘭、鳳尾竹、臺灣青草皮、雪松、紅楓、蠟梅、蘇鐵、夏鵑、小葉梔子、夾竹桃、美女櫻等,通過引種馴化已經普遍應用于城市綠地中,豐富了我市城市園林植物種類,為生物多樣性創造條件,從而為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打好基礎。
3.2有些珍貴樹種雖有零星分布,但不適于城區普遍栽植
通過調查發現有些外來植物雖然經過了長時間的引種馴化,但是仍然對生態適應性較差、抗病蟲害及污染力較弱、長勢不佳、觀賞效果欠佳,在我市不宜作為城市綠化的主要植物,只能少量應用于個別小環境條件較好的庭院或盆栽觀賞,如銀木、六九楊、景烈白蘭、梅花、美國二號等。隨著我市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應用在城區的植物不斷增多,如蒲葵、海爪、小葉榕、三角梅、假檳榔等。還有不少觀葉植物,如竹芋、綠蘿、風梨、變葉木等。觀賞性草坪中的高羊茅、天鵝絨草、黑麥草等,這些樹種目前適應性還比較差,需要長期的馴化。
3.3鄉土樹種成活率高,適應性強
從調查統計來看,我市最86種最常用園林植物中,鄉土及歸化種僅有30種,只占常用植物的34.9%,這些鄉土及歸化種,適應性很強,景觀效果好,所以應大量運用,并開發和繁育一些樹形優美、抗病蟲害及抗污染能力強、適應性強的鄉土植物,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地中,以增加本地植物指數,更加突出地方特色!通過對風景林地的調查和苗圃初步栽種,有酸橙、櫸樹、構樹等可以推廣成為優秀的園林樹種。
4、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
根據調查對我市城市植物應用現狀及綠化效果,在城市綠化工程設計和施工時要量體裁衣,運用適當,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4.1以抗性強的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種外來植物
因為城鎮綠地樹種的配置與種植環境受人為的干擾較大,因此,在綠化樹種的選擇和配置方面必須對被選擇樹種的生長習性、栽植地環境等方面加以綜合考慮,因樹制宜、因地制宜地進行選擇。鄉土植物是本地的優勢植物,不僅可以體現地方特色和城市文化歷史,為當地群眾所喜愛,而且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對本地的氣候、土壤適應性強,生長良好。在防止病蟲害發生和蔓延、減少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和小氣候等方面均優于外來樹種。城鎮綠地建設中首先考慮選擇樹冠濃密、樹形優美、在本區域中分布廣泛的鄉土樹種,它們是構成城市生態群落中的優勢樹種。對于外來引種園林植物,我們對其樹形優美、園藝性狀好、抗性強、速生、對土壤要求不嚴,可以初步確定在城市綠化建設中應用。
4.2以速生樹種為主,適當輔以慢生樹種和常綠針葉樹種
速生樹種能快速形成綠蔭,生長見效快,能起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速生樹種已成為城市綠化首選樹種。但速生樹種生長到一定時期后,衰敗很快,不易形成大樹古樹,從而影響到城市綠化景觀的保持。當速生樹種淘汰后,必須由慢生樹種繼續發揮綠蔭效果。從充分體現歷史文化風貌的觀點出發,適當選擇壽命長,生長較慢的樹種,滿足當前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是科學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4.3以喬木為主,適當發展亞喬木、灌木、草本和花卉
在城市園林綠化空間上應以高大雄偉的喬木為骨架,以常綠和闊葉樹種為重點,只有這樣,才能主次分明,避免落葉樹景色單調、針葉樹冠形尖削不豐的弱點,從而取得夏季遮蔭,冬季采光的效果,在寒來暑往的過程中也能夠表現出季相交替的景色。城市園林植物配置都離不開以喬木為主、常綠為主、闊葉為主的原則。喬灌、針闊、常綠與落葉、葉花果形相結合,以喬木、闊葉、常綠為主,才能保持城市植物群落結構的穩定性。城市園林綠化、美化、香化,必須要有觀葉、觀花、觀果、觀形等各種城鎮園林綠化植物的互相搭配,構成具有天然季相變化的景色,才能體現月月有新景,季季有變化,形成一個較為完美的、層次分明的、濃蔭覆蓋的、色彩鮮艷的、抗風抗污能力強的、上下木組合合理的自然植物群落和園林美的城鎮園林綠化景觀。因此,必須喬灌木結合,針闊葉結合、常綠與落葉結合、葉花果形結合,以便互相補充,相得益彰。
5園林植物的配置
5.1結構配置
為了充分發揮植物的生態環境保護功能,城市綠化模擬自然生長的植物群落的人工栽培體。人工植物群落包括喬木、小喬木、灌木、地被、苔蘚植物等,同時還要滿足觀賞有季相和色相的變化,這就要求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實現城市人工植物群落,要有喬木層、喬本亞層,灌木層、地被層層外層(藤本)等多層次搭配。以市樹樟樹、市花月季為基調,上層以杜英、蚊母、桂花、棕櫚、垂柳、廣玉蘭、雪松、羅漢松、龍柏、龍爪槐、法桐、銀杏為骨干樹種,配置重點觀賞樹種:木芙蓉、玉蘭、紫薇、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山茶、梅花、花石榴、梔子、蘇鐵、海桐、大葉黃楊、夾竹桃、臘梅、杜鵑、火棘。觀賞花木,包括小喬木、在植物群落中處于中下層的灌木多數是耐陰、也有不少是喜陽的。常用的有:木芙蓉、白玉蘭、桂花、紫薇、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花石榴、夾竹桃、梔子、海桐、杜鵑花、山茶花、梅花、臘梅、棕竹、蘇鐵、金絲桃、金絲梅、月季、牡丹。最下層大量運用地被植物、鋪設草坪。
5.2色彩配植
巧妙地運用園林彩葉植物。常見的春色葉植物有:紅葉石楠、臭椿等;常見的秋色葉植物有:雞爪槭、三角楓、鵝掌楸、銀杏、漆樹、火炬樹等;常見的常色葉植物有:紫葉李、紫葉桃、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紅繼木、金葉(金邊)黃楊黃楊等。園林彩葉植物栽種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①孤植:彩葉植物顏色醒目,可以作為中心景觀處理,引導視線,如株形高大豐滿的銀杏、三角楓、金葉刺槐,以及株形緊密紅葉石楠等都可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中,獨立成景。②叢植:將紫色或黃色的彩葉植物叢植于淺色的建筑物前或將綠色的喬木做背景、彩葉植物作前景處理,均能得到較好的景觀效果。③彩籬或模紋花壇:紅繼木、紫葉小檗、金葉女貞、金葉黃楊等耐修剪的彩葉植物是極好的彩籬植物材料,與綠色植物相搭配可構成美麗的圖案,可應用在城市公共綠地、分車道、立交橋下、綠島、小游園、廠礦企業、居住小區中,我市各類綠地中廣泛運用。
5.3功能配置
體現園林意境,與山石、水體、建筑、園路等配置相宜。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講求園林植物的現時景觀,更要重視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及生長的景觀效果,從而達到步移景異,時移景異,創造“勝于自然”的優美景觀。
6推動株洲城市園林事業發展的建議
6.1擴大綠地面積,加強園林綠化建設
不僅要在中心城區發展公園、綠地,盡快打破南北城區綠化布局不均衡的局面,實現城市建成區每一定范圍內(500米輻射半徑)建成一處具有一定規模的街心公園、小游園和綠化廣場,舊城區達到每2萬人擁有一個3000平方米的城市公用綠地休閑小區;在新城區達到每5萬人擁有一個10000平方米的城市公共園林綠化小區。同時還要大力發展郊區的公園、綠地、并保護好風景區和生態林地。在城市功能分區交接部建設大型楔形綠地,在長常高速公路、石長鐵路及洛湛鐵路兩側設立寬度在30—150米的綠色隔離帶,形成“外圍森林環抱,內部綠化成網”生態防護林帶的綠化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郊區的空間優勢和資源優勢,實現森林圍城的目標,建成環城生態圈,形成森林生態防護體系。
6.2加大彩葉植物比例,創造色彩豐富的城市景觀
彩葉植物具有觀花植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極大地豐富了城市的色彩,而且枝繁葉茂,易于形成大面積的群體景觀,如果配置和應用得當,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我市開始推廣彩葉植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還只局限于金葉女貞、紅枳木等為數極少的幾個品種,而且運用僅限于做模紋色塊,很少運用到孤植和群植成風景林等配置手法上來。因此要掌握彩葉植物的運用原則,加大彩葉植物的比例,創造色彩豐富的城市景觀。
6.3增加四季常綠針葉樹和不同季相的觀葉植物
針葉樹樹種在我市相當豐富,但是運用到園林中卻不多,最常用的只是雪松、千頭柏、龍柏、園柏等,而且近年運用針葉樹更少,不能體現闊葉樹與針葉樹相結合的自然景象。植物的季相景觀受地方季節變化的制約,我市四季分明,植物的季相變化比較突出。在城市園林建設時要盡量形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使市民感到大自然的生氣及其變化。按季節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迎春、桃花、榆葉梅、紫荊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棣棠、春鵑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三角楓、銀杏和觀果的火棘、紅珊瑚、海棠等;冬季翠綠的雪松、龍柏、嚴寒開花的梅花等。總的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
6.4大力提倡垂直綠化
垂直綠化是加速城市綠化面貌的重要途徑之一。垂直綠化可增加單位綠化面積,借助墻面綠化,可大大減少陽光的輻射強度、降低溫度、吸收大量浮塵、減少噪音、調節增加周圍環境濕度。當前城市綠地用地面積緊張,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做好攀援綠化,陽臺綠化,屋頂花園,大大提高了城市綠量、覆蓋率,增強綠化的立體效果。
6.5加大管護力度,增強環保意識
加大宣傳力度,進行公德教育,引導市民愛護花草樹木,增強建綠、愛綠、護綠意思;政府盡快出臺相關城市綠化管理辦法,使城市綠化管理法制化、規范化,給城市綠化建設管理部門付予應有的權力;加強園林工人業務培訓,提高園林工人素質,加大對已栽花草樹木的管護力度;依法實施城市綠化行政許可,嚴格城市園林綠地占用、城市樹木砍伐、移植審批程序、嚴把園林綠化施工企業資質審查、審核發證關、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圖紙審查關,以提高城市綠化專業水平。
結語:
加快我市城鎮化進程和創建城市森林、園林城市建設步伐,走生態化城市的發展道路,創建我市和諧的人居環境,推動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做好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合理布局,均衡發展,形成以點、線、面穿插的綠化網格,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擴大綠化樹種選擇空間,豐富園林物種,不斷提高城市園林綠化水平,把我們的城市建設得天更藍、水更清、城更綠!
參考文獻
[1]王曉俊.風景園林設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江澤平.中國林木引種的現狀和展望,1995(3)
文章標題:株洲市園林綠化及其植物的調查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15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