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2-27 09:36 熱度:
摘 要:梵凈山地處我國西南,是少數民族主要集聚地區之一。由于受自然歷史條件及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等因素的制約,該地區本 應具有優勢的特色農產品處于買者進不來,賣者出不去的尷尬境地。而梵凈山地區農產品難買賣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區農產品物流體系不健全、物流能力低下。所以,如何提高梵凈山地區的農產品物流水平是關系到該地區農村經濟發展以及民族和諧的重大問題。
關鍵詞:梵凈山地區 農產品 物流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十三五”計劃良好開端,貴州省依托自身優越的自然資源,提出了“生態立省”的發展道路,即在保護貴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通過發展第三產業拉動貴州經濟的發展。物流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保持物價穩定、促進充分就業、擴大進出口、保護生態環境,對國民經濟的優化具有非常重要作用[1]。梵凈山地區農產品豐富,生態茶園種植面積5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50萬畝以上、煙草年產量100萬擔。擁有以辣椒、大蒜、黃花菜等為主的特色蔬菜,以及沿河空心李、玉屏無核糯柿、萬山糖棗等特色水果。農產品難買的主要問題并不是農產品的過剩,農產品銷售能力是問題的關鍵所在[2]。梵凈山地區雖擁有優質農產品,囿于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薄弱,無法做到農產品保值增值及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嚴重阻礙了梵凈山地區農村經濟發展。
2 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物流存在的問題
農產品物流涵蓋了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包括生產、采摘、分類、加工、包裝、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下面將從這些方面闡述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物流存在的問題。
2.1 生產、采摘方面梵凈山地區大部分處于農村,基礎性設施普遍滯后。農村市場信息化的水平普遍較低,再加之專業生產人員缺乏等因素,導致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的生產與流通脫節、銷售與市場脫節,造成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生產不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及銷售渠道不穩定的局面。農產品和其他商品相比,在進入加工或運輸環節前,還有一個重要的工序就是采摘。受自然及經濟發展條件的限制,梵凈山地區大批農民選擇外出務工,這就造成當地勞動力的不足及人工成本的增加,這無形中增加了農產品的成本,降低了其市場競爭力。
2.2 分類、加工方面農產品的分類加工是梵凈山農產品發展的“瓶頸”。加工能力不足,導致梵凈山地區農產品在相對集中的時間涌入市場,影響了農產品增值的實現。以梵凈山地區的菜籽油、茶油為例,其原料的生產量要遠遠高于其實際的加工量,導致資源的浪費,也影響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初加多,深加少”也是梵凈山農產品普遍存在的現象。梵凈山地區農產品初級加工,加工條件簡陋、設備老化以及衛生不達標,這種加工不僅沒有產生較高的附加值,相反卻影響了梵凈山農產品質量及信譽。由于缺乏加工企業和加工成本較高,梵凈山地區的部分農產品出現無標生產、無標流通的情況,也影響了政府對產品的監管。另外,部分外省商人在梵凈山地區購回優質茶葉后,把產地改為外省并加以銷售。還有部分外省企業收購梵凈山地區的中藥材,運回后再加工,種種行為,影響了梵凈山農產品市場的開拓及競爭力的提高。
3 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物流的對策建議
梵凈山地區農產品在價值實現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價值被物流環節所消耗,所以解決該地區農產品物流問題的對策如下。
3.1 建立以物流組織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供應鏈形成和管理的基礎是經濟主體的核心競爭力,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就是將供應鏈上所有節點經濟主體的核心競爭力進行整合[4]。梵凈山地區受條件所限,農產品生產者很難成為供應鏈的核心來管理整條供應鏈,因其信息不暢,往往是農產品價格的被動接受者,而農產品消費者又處于鏈條的終端,對整個鏈條進行管理會受到跨域時間和空間條件的限制,從而影響管理的效率。物流組織在農產品采購—運輸—銷售過程中,很好地解決了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矛盾,其基本功能的實現決定了它應該負起管理供應鏈的責任,所以,筆者認為建立以物流組織為核心的供應體系,使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物流系統完善,順暢運行,能很好的實現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的銷售。
3.2 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形成專業的物流合作社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的生產經營仍以農戶為主,農戶的生產和銷售規模普遍較小,且分布廣泛,他們以無組織的狀態進入市場,往往缺乏競爭力,也造成大多數農產品物流企業規模小,物流的功能優勢得不到發揮。于是,各類企業普遍采用的方式是自行組織物流,這種行為既增加了物流成本,又限制了專業化物流企業的出現。由此可見,要在梵凈山地區開展現代化物流服務,解決農產品銷售實現問題,僅僅依靠規模小、分散、發展不順的企業是不現實的,應當建立專業的物流合作社。它包括農戶、合作社、物流企業,三者在采購、運銷聯合、生產合作的基礎上,能夠達到降低合作社內的交易成本,提高運行效率的目的。
誠如學者羅凌所言,影響貴州農產品提高競爭力的最大障礙也許不是“雙高”問題,而是日趨嚴重的農業污染相關的食品安全 [6]。梵凈山地區也不例外,所以,梵凈山地區農產品要想突破和發展,必須走優質產品路線,走“綠色”道路,它不僅僅指在生產的每個環節,認真遵守綠色標準,而且在流通領域也要實行綠色物流。農產品綠色物流有助于減少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費用,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因為“綠色物流”的綠色形象能提高農產品在銷售市場上的占有比重,實現了農產品品牌價值和市場壽命,間接的增強了農產品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高珊,李紅昌.中國物流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作用機制分析[J]. 物流技術,2009(8).
[2] 張風玉.農產品“賣難”現象透視[J].南昌大學學報,1998(3).
《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研究》來源:《中國商論》,作者:羅忠青,趙紅雷,劉坤新。
文章標題:梵凈山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jingji/jingjixue/4157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