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4-11-11 15:49 熱度:
“學講計劃”的核心是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從教學過程看,“學進去”是“講出來”的基礎,“講出來”是“學進去”的動機和結果。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自制能力薄弱,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缺乏合作意識,不愿意傾聽等年齡特點,“學講”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中的“自主先學”、“小組討論”似乎就成了老師們最大的困惑。那么小學低年級還能不能實施“學講計劃”?低年級應怎樣實施“學講計劃”?又該注意些什么?筆者結合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一課的片段教學研究,談一談對于低年級實施“學講計劃”的粗淺想法。
【摘要】學講方式是學習方式和教學行為的變革,以學生自主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以“學進去”、“講出來”、“教別人” 作為學生學習方式的導向和學習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作為教學方式,“學進去”是指通過自主學、合作學、質疑學等學習方式,調動學的積極性,強調的是達成“學進去”的結果;“講出來”是指通過同伴互助的“做、講、練、教”方式,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同伴解疑釋難、解決問題,強調的是在“講出來”、 “教別人”的過程中,達成復習、強化所學知識,發(fā)展自身綜合素質的結果。
【關鍵詞】教育與職業(yè),學講,學進去,講出來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簡單問題,做好“學進去”的鋪路石。
一年級學生初入校園,對于一切充滿了好奇感。要想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關鍵在于學生對所學內容是否感興趣,是否能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任務中來,充當主人翁的角色。讓學生喜歡學習,還要幫助學生建立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問題,提簡單、有價值的問題,對于一年級學生,盡量做到一次只提一個問題。
片段一:
課件呈現:超市購物場景
師: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媽媽準備去超市選幾樣文具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小明,你們愿意幫助小明的媽媽選購禮物嗎?
生:愿意。
(過生日是學生們都喜歡的事情,讓學生參與到選購生日禮物的活動中來,可以調動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
師:到超市選購禮物,媽媽需要帶什么去呢?
生:要帶錢去,這樣才能買禮物。
師:是的。在中國,這些錢被稱為“人民幣”。老師給每一組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些學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元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幣”(出示課題)
師:請你拿出你的學具,先認真觀察一分鐘。
生拿出學具人民幣認真觀察。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時,語言表達能力弱,不會說完整的話;自我意識強,不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小組合作意識差,拿到學具后只顧自己操作不與他人合作。針對這三點,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訓練。
在開學伊始,也就是第一階段,我著重訓練孩子說完整的話,師對生示范,生對生示范,一字一詞一句地教。以鼓勵為主,讓孩子大膽說,慢慢說。兩個月左右,班級中90%的學生都愿意舉手發(fā)言,并大聲、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二階段,學會傾聽。當孩子們愿意說時,就會出現爭搶著說的現象。似乎誰說的聲音大,誰說的就是對的。這一點充分體現了一年級學生的好勝心和自我表現欲。對于這樣的孩子我沒有直接批評,而是告訴他“如果你能在別人說完后等一等,并舉手說‘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樣,我是這樣想的……’,那你一定是一個既懂得尊重別人又有自己獨道見解的了不起的孩子!”當有一個孩子因此得到表揚時,就會有其他孩子紛紛效仿,爭當“了不起的孩子”。“傾聽”的問題也就慢慢得到了解決。
有了這兩個階段的前期準備,學生學會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等待”。在等待中學習傾聽,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在等待中學習思考,思考自己的想法和他人是否一樣;在等待中學習整理自己的語言,如果想法不同,我又該如何去表達。
所以在“合作學習”之前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手中的學具,給學生留下了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空間,在后面的“討論”中,才會有話語權。這樣,“學講計劃”中的“自主學習”才能保證不同學習速度學生“異步”學習的目的性和公平性。)
二、把握鼓勵的尺度,科學合理地評價,為“講出來”錦上添花。
片段二:
師:觀察好了嗎?現在請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有關這些人民幣的知識。
生:兩人一組,進行介紹(3分鐘)
師巡視,維持正常地小組學習,并適當進行指導。
(第三階段,合作學習。這一階段我是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訓練的。因為只有解決了第一、二階段的訓練后,合作學習才能水到渠成地順利開展。低年級的小組合作學習人數不宜太多。第一,由于課堂上的時間關系,人數一多,就會出現人人說,人人又說不到位或者一人說完,其他人就沒有時間說的現象。第二,由于年齡特點,還會出現個別學生面對面擠眼、做鬼臉,不參與學習的現象。所以小組人數以兩人為宜。一人說,另一人聽,并監(jiān)督評價;一人操作,另一人觀察、評判,然后換位進行。
教師在巡視時要特別注意學習能力都比較弱的小組,適當地進行引導,讓這樣的小組也能順利地開展合作學習。)
師:現在,誰愿意到講臺前把你所知道的有關人民幣的知識介紹給大家呢?(用課件出示學具)
生一:這是一元(指著紙幣),這也是一元(指著硬幣)。這是五角(指著紙幣),這也是五角(指著硬幣)。這是一分,這是兩分,這是五分。
師:你是第一個站到講臺前的,老師為你的勇氣感到驕傲!還有誰愿意補充嗎?
生二:這是兩塊,這是兩毛!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三:我不同意,應該是兩元和兩角。
師:你聽得真仔細!在數學中,我們要規(guī)范用語,應該讀元和角,而不能讀成“塊”和“毛”。還有誰想介紹人民幣嗎?
生四:我還知道這樣的叫作紙幣,像這樣的叫作硬幣。
師:你真了不起,都會給它們分類了!還有誰有想補充的嗎? 生五:我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我還知道1元錢就是10角錢。
生六:我知道1角錢就是10分錢!
師:你們知道的真多,看來平時都是一個喜歡觀察生活的有心人!一會兒我們學習到元、角、分的進率時,還請你們給大家當小老師好嗎?
生:好的!
(“講出來”的前提,除了學生能把知識“學進去”,還要學生愿意把知識“講出來”。怎樣才能讓學生“愿意講”呢?把握鼓勵的尺度,科學合理地評價,是學生“大膽講”、“愿意講”的情感動力!
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教師來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需要榜樣來作為行為習慣的指引。教師的評價不僅僅是對學習成果的甄別與選拔,也不是單一的判斷是與非,它應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給予的具體的、傾向性的意見。教師的評價傾向,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目標起到即時的調節(jié)作用和引領作用。鼓勵孩子們繼續(xù)思考、繼續(xù)交流,大膽講并愿意講。
說錯時(例如兩塊和兩毛),教師不要批評,而是讓孩子進行糾錯,讓生生之間的思想平等碰撞,而不是教師居高臨下地權威式地指正。說的內容超出本環(huán)節(jié)時(例如學生提前介紹出了人民幣的單位名稱和進率),教師不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可以巧妙地進行評價“你們知道得真多,看來平時也是一個喜歡觀察生活的有心人!一會兒我們學習到元、角、分的進率時,還請你們給大家當小老師好嗎?”這樣既保證了整個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性,有交流就有反饋和評價;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給孩子再次大膽回答問題的情感動力。)
新課改,讓教室變成了學堂。讓低年級,特別是初踏入校園的一年級新生就走上講臺,更需要教師的耐心、愛心和細心來引領,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放手。一年級學生處于學習的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不宜急于求成,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強化訓練學生敢于表達的能力,只有這樣,才會有今后互教互學的可能性。
“學進去”容易,“講出來”難,在“學講”的道路上,讓我們且行且珍惜!
文章標題:教育與職業(yè)投稿低年級“學講”課堂模式初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jiaoyu/xiaoxue/236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yè)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