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3-01-12 09:47 熱度:
摘要:關于什么是有效教學,仁智互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新課改的實踐中,對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如充滿個性的讀書聲,基于文字的閱讀體驗和扎實的語言訓練等,但對于有效教學標準的探討也一直沒有停過。到底怎樣的語文課才是一堂好課,是一堂高效的課,稱得上是一堂有效的課,專家們的觀點都存在很多分歧。有的學者認為,凡是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就是有效教學;有的學者則認為,讓學生學的輕松愉快、發(fā)展良好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如此種種,觀點很多。不過,專家們的觀點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檢驗是否“有效教學”,這樣的標準當然是再正確不過的了。
關鍵詞:小學語文,愉快,有效教學
我們認為,一堂課是否能達到有效教學的要求,應該完成以下幾個方面的任務:構(gòu)建輕松的課堂、創(chuàng)造樸實的課堂、生成有價值的課堂。
一、構(gòu)建輕松的課堂
單就建構(gòu)而言,這是當前有效教學在科學規(guī)律上的集中體現(xiàn)。近年來,“建構(gòu)主義”教學理論揭示了新的教學認識規(guī)律,在教育科學研究上有了一定的突破,這一理論成為本次課程改革重要的認識論基礎。
建構(gòu)主義理論認為,知識是主動建構(gòu)的,而不是被動接受的。如果沒有主體的主動建構(gòu),知識是不可能由別人傳遞給主體并被主體所內(nèi)化的。這一點與我們以前學習的哲學理論是一致的,內(nèi)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外因起輔助作用。因此,知識的傳授不能機械地灌輸給學生,必須靠學生根據(jù)其個人先前知識經(jīng)驗主動建構(gòu)。
語文課的意義何在?當然,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局限于教給學生某些語文知識,知識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目的。語文課更重要的目的是利用優(yōu)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chǎn)生影響。學生是受教育的對象,一堂課有效與否,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應該是學生。如若學生始終能被精彩的語文課內(nèi)容所牢牢吸引,在強烈氛圍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地度過而余興未了,積極參與,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課。
輕松的課堂不等于是無秩序的課堂,而是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所以,在構(gòu)建輕松課堂的時候,我們要注意:
1.在輕松的課堂上,學生興趣高,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有效的課堂,學習的興趣不只是一兩個人的興趣,也不是一些尖子生的興趣,而是全體學生的興趣。所以我們需要照顧到所有學生的情況,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興趣。
2.輕松的課堂不是意味著學生很悠閑,無所事事,輕松只是代表學生沒有壓力而是有動力來學習。狀態(tài)良好的學生,總能積極踴躍,滿懷激情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正是這種高度的參與使他們忘卻了疲勞,因此,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而且是高效的。
3.一堂輕松的課因為有學生的參與而變得實在,也因為有學生個性的張揚而變得生動。我們在聽課的時候,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老師的教法,而是一些學生出乎常規(guī)的回答。我們在稱贊別人孩子機靈、思維活躍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怎樣為了成績而把學生教成書呆子的。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也渴望在課堂教學中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所以教師應該鼓勵他們把自己獨特的見解表達出來,他們就會入景入境地讀,入情入理地說,課堂也就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活力。
如果我們能切實把課堂轉(zhuǎn)變?yōu)橐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忘記課堂的壓抑與束縛,以輕松的姿態(tài)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將會大大提高。
二、創(chuàng)造樸實的課堂
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是“平常”,這種課表現(xiàn)的應該就是平時上課的情景,而不是需要很多人幫助準備,反復演習后才能上的課�,F(xiàn)在的一些公開課,單就一堂課而言,它確實是有效甚至高效的。這些課所貫穿的教育理念上,確實給我們聽課者起到了引領的作用。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為這一堂課而做的準備工作卻遠遠高于平時的課前準備,是平時的教學不可能效仿的。也有的公開課,是對設計的一種反復重演,課堂太完美,老師對課堂的控制、學生的反應、課程的進度,都是完全在掌握之中,沒有一點差錯。這樣的課讓人聽了,覺得缺乏真實感,使我們看不到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表現(xiàn),更看不到成長和進步。
在創(chuàng)造樸實課堂的過程中,教法應靈活簡便,同時,媒體的適度運用是關鍵。教學方法是為目標服務的,有效的課堂并不是方法越多越好,或者說方法越新越好。如果方法用得太多,容易喧賓奪主,把最主要的東西湮沒了。教學方法應該按照學生的學習起點、教學的內(nèi)容與目標進行選擇,靈活簡便,保證實用。
因此,有效的語文課堂應是原生態(tài)的課堂,去掉讓人眼花繚亂的修飾,回歸真實,這才應該是有效的語文教學的方向。
三、生成有價值的課堂
生成,這個詞代表著課堂教學是需要靈活處理、隨機應變的,這是當前有效教學在教學展開過程中的基本要求。當代課程與教學實踐表明,課程不再僅僅完全是那種預先設定的內(nèi)容,而教學也不再是“預設”的活動,而是師生之間的對話,是動態(tài)的而不是靜態(tài)的。它強調(diào)課程要通過教師、學生雙方行為、思維的相互作用,允許學生與教師在“互動”、“對話”中對于課堂的“創(chuàng)生”、“動態(tài)生成”、“改造”。
所以,在判斷一堂課是否有效的時候,考核標準應該進行改革,不能像過去那樣,僅僅考慮預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完成,而應在此基礎上更應重視教學的“生成性”,把教學看成是動態(tài)的的、變化的過程,一個充滿著情感、審美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預料之中”的復雜多變的探險過程。
我們經(jīng)常說語文教學要教出語文味來,要能體現(xiàn)語文這門學科的價值,語文味該如何教出來?語文的教學價值怎樣體現(xiàn)?這諸多問題,目前一線教師非常關注而且極力想在操作層面上弄明白。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弄明白了,語文該教什么也就明白了。找到了語文教學的價值所在,語文教學也就有了方向。
語文課的價值,我們認為,主要體現(xiàn)為加強語言積累,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學習語文強調(diào)讀得多,記得多,寫得多,這樣才能博聞強記,厚積薄發(fā)�,F(xiàn)在的語文教學也有與此相通的道理,我們把語文課堂教學定位在語言實踐上,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而學生在語言實踐過程中,不管是理解,還是表達,都需要充實的語言積累作后盾,因此,重視語言積累,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途徑。在語言積累的基礎上,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為目標,語文老師目前只有把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真正結(jié)合起來,才能使語文課堂重煥生機。
有效的語文教學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我們應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實踐、總結(jié),使語文課能真正體現(xiàn)其價值,也體現(xiàn)語文老師的價值。
文章標題:淺議小學語文有效教學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jiaoyu/xiaoxue/15487.html
攝影藝術(shù)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shù)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shù)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yè)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shù)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