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12-10 17:15 熱度:
數學在高考中占的分值是很大的,不管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要學習好數學,這樣才能讓自己在考試中各個科目都均衡。本文主要針對江蘇高考數學試題大致特點進行了一些論述,文章是一篇教師論文發表范文。
摘 要: 為了精準把握江蘇高考數學試題走向,文章從近年高考真題研究入手,結合平時教育教學實際,對重基礎、促規范、強能力、提素質等特點作了較客觀而深刻的闡述,旨在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實施有效課堂。
關鍵詞: 江蘇高考,數學試題,特點
縱觀近年江蘇高考數學試題,專家學者都有這樣的共識:試卷較好地遵循了新課程理念,試卷結構漸趨科學,試題難度更顯合理,整體測試注重基礎,凸顯能力,題型布局與占比相對固定,知識分布與考查靈活多變,看似簡單實非容易,欲拿高分也不是易事。一線師生更有同感:走進考場看到試題覺得平時復習搞難了,但走出考場對照答案又后悔考試狀態并不最佳。這些值得我們全面審視與深刻反思,對此,筆者從近年高考實際出發,結合平時教學實踐,談談對江蘇高考數學試題的體會。
一、重基礎,高考一貫遵循的基本原則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通性通法等基礎是平時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終考查的主要內容,江蘇高考同樣一貫遵循重基礎的基本原則,自2008年至今,數學學科高考試卷模式基本保持不變,試題總分為160分,I卷為14個填空題,每題5分,共計70分,II卷為6個解答題,分別為14分或16分,共計90分。根據考試說明,其中容易題、中等題和難題所占比例大致為4:4:2,充分體現了以基礎考查為主的原則。理科附加題總分為40分,4個解答題,每題10分,難度比例大致為5:4:1,依舊遵循重基礎的基本原則。與往年相比,近幾年重基礎的趨勢愈發明顯,試題更突出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理解,更突出對常規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直接運用,I卷仍舊以基礎考查為主,從近3年高考真題來看,1至8題均比較容易,不少考生可以將答題平均速度控制在每題1分鐘以內,平均得分也能控制在35以上,I卷的壓軸題13、14題較往年也明顯降低了要求。II卷以能力考查為主,但前三題依舊是基礎題,其中三角函數和立體幾何的運算量明顯減少,特別是立幾,近幾年大都以柱體等簡單幾何體為命題背景,圍繞點、線、面的基本位置關系,考查方式以基本定性或定量為主,II卷的中檔題也慢慢趨向于相關知識的運用和基本技能的應用,而傳統意義上的壓軸題由以往的幾乎無人問津的高檔題,慢慢變為如今越來越“親民化”的靈活考查,如2015年的壓軸題就很親民,第一問是平時常用的一個結論,所以其證明也比較容易,第二問屬中檔題,并非很難,考生只要沉著應戰就能得到該得的分數。
二、促規范,高考始終強化的基本要素
規范答題是培養學生做事嚴謹的重要途徑,因此解題規范一直有著嚴格的要求,特別是隨著以學生綜合能力考查為核心的江蘇新高考的不斷推進,規范作答作為一個不可小視的問題,正受到越來越多師生的高度重視。2015年第7題就是近年高考中經常出現的不等式的解集問題,不少考生辛辛苦苦算到了正確結果,但由于沒有寫成集合形式最終“會而不得分”,這就是典型的不規范導致的失分,實屬可惜。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跳步”現象,如在立體幾何和證明過程中,欲證線面平行,若有如下寫法:AB∥CD,AB∥EF?AB∥平面CDEF,則顯得不規范。直線CD與EF是什么關系呢?若相交,則結論正確;若異面或平行,則結論錯誤。可見,如果平時不加以提醒和加強訓練,就很容易出現漏寫單位、表達不全、標注不對、應用題漏答等不規范問題,最終導致失分。所以,解題規范關鍵在于平時的嚴格要求與認真訓練,解答的表述要符合邏輯要求,不能因果順序顛倒,過程的書寫要符合規范標準,不能隨心所欲圖方便。輔助線的添加要正確,實線與虛線要分清,大小寫字母運用要標準,旁邊所作輔助圖形都要交代清楚,且要保持前后一致,應用題的坐標系要根據實際意義正確建立,橫、縱坐標要按照實際需要科學標注,方程化簡要避免類似于多項式化簡過程中出現的連續等下去的錯誤現象,答案要符合實際意義,最后一定要進行文字作答,引入參數一定要交代其取值范圍,最終答案要回歸到題目原本要求。因此,我們在平時就要加強針對性訓練,真正做到審題仔細、數學語言準確、解題過程完整、書寫表述規范,演繹要有理有據,步驟清晰,表達準確到位,真正形成良好的解題規范。
三、強能力,高考不斷凸顯的根本核心
高考作為最具權威的選拔性考試,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考查是其導向所在,也是其實施的重心所在,更是江蘇新高考不斷凸顯的根本核心。B級與C級考點是每年高考的能力題之命題“原材料”,一般出現在I卷的第10題往后,II卷通常以能力考查為主,特別是第18題至20題,能力要求相對較高,往往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集中考查。“抽象概括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據處理能力、運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對這“五大能力”的考查看起來就不簡單,而又著實神秘,只有在每年的6月8日才揭開其面紗,真真切切地以每個真題在高考試卷中亮相,卻又每年穿著不同的外衣、演著不同的角色、起著不同的作用,面對每年的實際試題,大家是仁智各見,褒貶不一。但是,筆者認為萬變不離其宗,只是考查的側重不同而已,且近年的高考試題特別是從2013年開始,確實是“穩中求變,亮點頻出,精彩紛呈”。以2015年試題為例,第10題考查知識很基礎,能力要求不算高,但呈現方式卻很靈活。再如第13題,題設兩個函數比較熟悉,目標方程也不復雜,定性不定量、利用數形結合及分類討論思想解決問題的解題策略容易確立,但綜合能力要求明顯較高,需要考生具備相應的數學思想與方法。相比之下,第17題的第2小題對運算求解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的要求就顯得直接而給力。作為壓軸的第19、20題仍然以高次函數和數列為命題背景,讓考生既心里有數又有心理準備,題目層次分明,區分度明顯,能力要求高,充分發揮了把關功能。可見,“五大基本能力”確是高考考查的重點所在,理應也成為我們平時教學、訓練與考查的關鍵所在。
四、提素質,高考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標
素質的定義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人的生理上生來具有的特點。第二,事物本來具有的性質。第三,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高考作為檢驗教育成果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自然是第三個定義:那就是學生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所具備的能力。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科學測試,促使學生學好國家規定的課程,激勵考生培養社會需要的能力,從而選拔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這是國家賦予高考的職責,也是社會賦予高考的功能。對于絕大多數考生來講,高考的確是一生一次,高考成績將直接決定錄取學校和所選專業,未來必將影響其前途及命運,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一張試卷定終身”。高考其實是對考生綜合能力的綜合測試,包括知識、技能、身體、心理等各個方面。事實上,一張優秀的高考試卷就能考查出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不同取向,一次公平的選拔就能看出學生在知識儲備、技能運用等方面的不同能力,一次公正的競爭就能比出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不同,一次科學的高考就能考出學生在能力素質、社會責任、道德素養等方面的不同差異。為什么在類似于高考這樣的大型考試中,有人身體不適、心理失衡,發揮失常,甚至是一向名列前茅的尖子生最終名落孫山,有人卻能越戰越勇,漸入佳境,超常發揮,總有平時不起眼的黑馬橫空殺出。事后,我們總能發現,這些都不是偶然,會考試的學生,其實是“有素質”的學生,日后就更會工作,也更能出成績。所以,“提素質”理應成為高考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標,更是新高考改革始終如一的重要指向。
綜上所述,重基礎、促規范、強能力、提素質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常態下高考改革的走向,更應該成為平時教育教學活動遵循的準則。
教師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理科考試研究》雜志(半月刊) 創辦于1994年,由哈爾濱師范大學主辦,屬文化教育類刊物,國際刊號為ISSN1008-4126,國內刊號為CN23-1365/G4,在國內外發 行,讀者群為普通初、高級中學學生和中學理科教師。
文章標題:教師論文發表簡述江蘇高考數學試題大致特點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jiaoyu/teshu/2908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