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2 10:51 熱度:
摘要:盡快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進而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產業鏈中的競爭地位,已是迫在眉梢的事情。面對產業結構的升級的,我國大學生就業問題越發嚴重,同時珠三角地區的用工荒也在不斷地擴大。我國現階段的工業設計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反思當前工業設計教育存在的問題是工業設計教育界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工業設計教育、產業轉型、高校、教育
1、 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現狀
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現代設計教育體系,20多年來有了飛速的進步與發展。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在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政策的引導下,在制造業迅速發展后對設計人才市場驅動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迅速擴張。在進入21世紀后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為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大國。據初步統計:中國目前共有設立設計專業(包括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服裝設計等)的高校(包括高職高專)上千所,每年招生人數達數十萬人,設計類專業已經成為中國高校發展最熱門的專業之一。但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設計教育是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與轉型的歷史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因此面臨的問題與困難特別突出,中國的設計教育至今還是處于初級階段,尚未真正定型與成熟。但值得令人深思的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此龐大的高等設計教育體系與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地位形成巨大反差。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和制造大國,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與銷售大國,同時也是家電、家具、服裝、玩具制造與出口大國。但直到今天,中國仍然沒有培養出自己的汽車、家電、家具、服裝和玩具設計大師。由于中國缺乏自己的設計與品牌,中國的制造業在近年來頻頻被西方發達國家以“反傾銷”的理由給予制裁。中國的當代工業設計教育進入了一個十字路口,一方面是中國工業設計人才匱乏,另一方面是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找工作難,畢業生無法完全滿足企業需求。根據2001年初的調查,在全國1166所普通高校中,約有400多所院校設有藝術設計專業,其中有192所院校設有工業設計專業,平均每年畢業人數超過3000人以上。目前該數字可能已被刷新!但從就業狀況來看,畢業后從事工業設計的人員僅為10%以下,其他畢業生畢業后從事展覽、室內設計、廣告和多媒體等工作。國內設計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沿用傳統藝術和美術教育的方式,忽略了工業設計教育應與產業需求結合的特點。這反映了工業設計教育與產業需求終端之間的矛盾,也同時說明了工業設計教育與中國制造產業的對接產生了錯位。
2、中國企業面臨產業轉型的原因
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推動力,低成本、低價格曾經是中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所在。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隨著世界制造業地區轉移,人力成本、制造成本的等因素的制約,中國制造大國的位置受到嚴重的威脅。世界的制造業已經開始向中非國家轉移,向原材料及雇員收入更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面對制造業這一優勢的衰退,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中國制造業必須盡快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實現技術和品牌的提升,進而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產業鏈中的競爭地位。
海外發達國家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大幅度提高,隨著中國政府因申請加入世貿組織而一步步削減進口關稅,以及越來越多的跨國制造業集團采取“全球市場定位”和“本地化生產”的拓展戰略,各類優良設計的工業產品如潮水般涌人中國市場,使廣大消費者可以在同一時間內于不同地區的市場上買到與世界市場同步的新產品。這無形就是對本國的工業設計產品的一個挑戰,面對國外成熟的產品設計,本國的企業如果還是走回80年代初的模仿設計和加工設計,根本就無法與國外產品進行較量。
3、面對產業轉型,工業設計教育應進行改革
中國企業進行產業轉型是刻不容緩,也是當務之急。但是工業設計不同于藝術設計的根本原因在于工業設計需要帶來量化的制造,它不是藝術品而是商業價值的工業品。工業設計最終所需要面對的是四個環節:一、制造,二、生產,三、銷售,四、使用。培養學生如果圍繞著這四個環節進行培養,那么工業設計的教育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經濟貢獻。所以在進行工業設計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應該循序漸進。工業設計教育的改革可分三方面進行:第一,教學計劃改革;第二,師資結構調整;第三,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第一, 教學計劃改革。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的教學計劃的制定,很多時候還是沿襲了傳統的美術教育的傳統課程,以基礎課程和一些藝術課程作為教學計劃的主體課程,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對“設計”課程掌握不夠,嚴重導致工業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在面臨就業后吃了閉門羹。工業設計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在于,它更注重的是制造、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環節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只有把使用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問題解決了,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產品設計作品。但是要了解產品在制作和使用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除了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去指導我們的設計,更需要在深入到企業中去了解市場的需求和使用者的狀況。工業設計教育應該注重校企之間的合作密切合作,把學生帶到實際的生產中去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高校的教學過程中,學校還應加大學生的一些設計實操課程。加大對工業設計實驗室和一些實驗設施的完善,提高和鼓勵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的制作過程中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第二, 師資結構調整。師資結構調整,是對高校校內工業設計專業教師進行實踐和理論分科的調整。高校教師隊伍現實存在的問題就是人員的業務、特長、素質、理想參差不齊,這是社會任何階級中都存在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找出相應的對策�?梢試L試建立三層次人才梯隊,一層次、年齡比較大,對于學術與業務沒有太大抱負的這部分教師負責基礎教育,比如設計史之類的照本宣科教學事務。二層次、對于比較熱愛創意設計、ID設計的青年教師,大力培養其創新能力,專注于創新與創意設計,主要負責對于學生的創意與創新能力培養。三層次、培養有研究潛力的教師,專注于學術研究,負責培養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建立與提升高校的學術地位。將教師分成不同層次的專業性進行培養,能充分教師自身的學術優勢,為學生提供更為專業性的教學。另外一方面校企合作在師資方面,主要是引進或培養實踐環節教師,主要負責將學生的理論教育轉換成企業與社會的實踐教育。第一,從教師的個人專業修養方面著手。應該讓專門從事專業理論的老師深刻地意識到,工業設計如果僅僅靠理論去指導設計,是不可行并且設計出來的產品很難或者根本無法被市場所接受。學�?梢院蛧鴥纫恍┕I設計比較成熟的企業進行合作,學校推選一部分缺乏實踐經驗的教師到企業進行一段時間的產品設計工作,熟悉產品制作過程。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才能對產品設計有所體會。第二,從企業一線引進優秀設計師,負責學科建設的實踐教育環節。但由于高校的待遇相對企業較低,因為一般優秀的設計師或者企業的設計高管待遇都相對比較豐厚。其中有部分愿意為教育做貢獻的可以直接招聘進入高校,對于不太愿意進入高校從事于教育工作的這部分人群可以采用聘請制,學�?筛鶕刚埲说臅r間進行課程的相應調整,由這些所聘請的人員負責設計實踐環節的教學工作。
通過高校教師與企業優秀設計人才的崗位互換,可以緩解高校實踐性人才的缺口,給高校教師和學生帶去關于企業和市場需求的設計要求。同時,理論性較強的高校教師在進入企業學習的過程中,也能為企業帶去更多理論性指導知識,幫助企業設計人員更科學地進行產品設計。無論高校還是企業,在進行人才崗位互換,都能達到人才資源的互補。
第三, 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中國許多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都認為工業設計是畫畫產品手繪效果圖,掌握幾個三維和二維軟件完成產品電腦設計效果,完全曲解和不了解什么是工業設計。造成以上思想的原因,由于學校教學設備的缺乏,實踐型師資的不足,學生在校接觸實踐的課程相當少,造成專業的深入了解。要將學生的專業素養水平大幅度提高,應該從加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課程,以及對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重要地位的了解。要增加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在校的實踐課程,需要對學校的工業設計專業的實驗室設備的投入,真正將校企合作落實到位。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加強學生對“設計”重要性的認識。以多普達手機作為一個例子:“智慧、華美、光芒四射",這是2008年7月上市的多普達鉆石機王TouchDiamond的宣傳語。上市以來,這款擁有創新的設計理念和眾多突破的手機贏得了不少榮譽和成績,上市3個月銷量即突破百萬,在目前智能觸屏手機被消費者處處和蘋果公司iPhone相比較的時代,再次被冠以iPhone殺手的稱號。多普達的母公司臺灣宏達公司(HTC)2008年11月3日宣布,為繼續提升HTC手機的創新及設計能力,通過旗下子公司H.T.C.(B.V.I.)Corp.并購美國One&CompanyDesign設計公司。后者是一家工業設計公司,擁有多項得獎作品及享譽全球的知名設計品牌,他們與HTC的初次合作,就是TouchDiamond早期的研發設計。由此可知,這款產品的成功,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設計。
結語:
今天,我們正處在中國工業設計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全球制造業中心的轉移,面對“中國創造”時代的來臨,面對這個時期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中國應該更加重視工業設計人才的培養,通過提高高校工業設計在校生的創造性,扶持企業組織自己獨立自主的設計團隊,才能為中國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為中國在未來越發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領一席之位。
[1]林衍堂、柳冠中:“中國工業設計現狀分析與對策”,《2004年中國工業設計峰會論文集》。[2]柳冠中:《走中國當代工業設計之路》,湖南科技出版社,長沙,2004。
文章標題:工業設計教育如何面對產業轉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jiaoyu/jishu/24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