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化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8-05-12 11:42 熱度:
化學教學中實驗的應用和對于實驗的認識來說很多學生不知如何進行操作,在實驗中的步驟和實驗的動手能力是很差的,因此提升化學中實驗的能力學習,以下小編做了一些介紹。
摘要:微型實驗的開展在我國還剛剛起步,為了使學生實驗更好地向微型實驗轉化,保證微型實驗的可行性和規范化。中國化學學會于1994年11月在鄭州召開了“首屆全國中學微型實驗研討會。”與會代表對我國微型實驗的發展,提出了廣泛而又有建設性的意見。同時,北京師大和遼寧師大在會上展出的“初中微型實驗儀器盒”和“高中微型實驗儀器盒”,受到了與會代表和專家的好評。有關專家指出:這兩套微型儀器的推出為微型實驗的推廣和應用,為微型實驗規范化發展,提供了可行性的證明。中學化學教學應及早引進微型實驗。
關鍵詞:化學實驗,實驗教學,化學類論文
一、分組實驗向“微型化”方向發展
分組實驗是學生實驗的主要方式。它是在單元教材學習之后,為了復習、鞏固和驗證課堂上所學的化學知識,并系統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而進行的一種課堂實驗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過去由于實驗條件、實驗經費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有些學校常常將實驗室進行的實驗改為黑板上講實驗,失去了實驗本身的意義。
推薦期刊:《化學教與學》欄目設置主要欄目:教育理論與教學(課程改革研究、校本課程研究、探究教學研究、綠色化學)、課堂教學與實踐(課例評析、學習指導、習題教學研究)、課程與教學資源(教學設計、國內外教學參考)、實驗教學研究、評價與考試(高考研究、中考研究)、問題討論與思考、化學競賽研究、多媒體與化學教學、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科普之窗等。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根據美國學者在大學進行微型實驗教學的成功經驗,將中學學生分組實驗改為微型實驗,獲取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微型化學實驗是80年代美國Dana W.Mayo博士首先提出的。它的核心就是使“實驗藥品微量化,實驗儀器微型化”,其特點是:在降低藥品用量,減少環境污染,節約實驗經費的同時,還可使我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實驗內容,克服常規實驗的不足,獲得更準確、更可靠的知識信息,例如:在“濃硫酸特性”實驗中,有關濃硫酸氧化性的內容,按中學教材(必修本第一冊,)給出的實驗步驟,沉淀往往顯示的是黑色,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化學論文《談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三個動向》。反應結束后,傾去試管中的清液,觀察試管中固體的顏色(白色)。向試管中加幾滴水,觀察溶液的顏色(藍色)。改進后,通過先加熱硫酸的方法,使反應體系的溫度盡可能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這樣就有效地防止或減少黑色物質(氧化銅)的生長,達到預期的實驗目的。
二、并進式實驗向“點滴化”方向發展
并進式實驗(又稱邊講邊實驗)是學生實驗與教師講授新課相結合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的實驗內容多為定性實驗,并且具有使用儀器簡單、藥品的用量和種類較少等特點。為了使這類實驗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實驗結果,提高教學效率,許多教育工作者將這類實驗盡可能設計在簡單的儀器中進行。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將這節課與學生實驗結合起來,采用并進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該實驗常常以失敗而告終。如將該實驗改在點滴板上進行,減少水的用量,相對增加了堿的濃度,同時,選用變色靈敏的pH試紙進行檢測,既縮短了實驗時間,又大大提高了實驗的準確性,具體步驟如下:“在點滴板兩穴上各放一小塊pH試紙,在試紙上滴一滴水,分別將去掉氧化膜的鎂條和鋁條按壓在濕潤的試紙上,觀察現象”。實驗結果是鎂條立刻在pH試紙上留下藍色的印跡,鋁條一段時間后(約30秒)出現淺綠色印跡,說明鎂比鋁的金屬性強。
另外,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發學生智力,我們還可以用鋅、鐵、鉛、銅等金屬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鋅、鐵、鉛均有顯色現象,而銅沒有,從而可以定性區分金屬的活動性。
為了便于點滴化實驗的普及和推廣,杭州師大化學系周寧懷教授主持設計和制做了“多孔井穴板”。該儀器是集點滴板、試管、燒杯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化學實驗儀器。它具有藥品用量少、操作簡便、效果明顯、易于觀察等諸多優點。
該成果已通過國家教委鑒定,并獲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優秀教學儀器”二等獎。現已在我國南方部分中學推廣使用。
三、演示實驗向“無污染化”方向發展
演示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中配合知識的講授,由教師或教師指導個別學生所做的表演示范性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演示實驗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及時地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化學事實,使學生獲得正確、系統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技能。為了做好演示實驗,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廣大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今天,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人們在研究演示實驗時,除了注意演示實驗的“五性”,同時,更為注意演示實驗的“污染性”問題。因為演示實驗一般是在教室中進行,教室并無良好的實驗通風設備,實驗所擴散的有害物質,勢必污染教學環境,影響師生的健康。例如:在紅磷與白磷的著火點實驗中(必修第一冊,P160),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均擴散在教室的空氣中,危害了師生的身心健康,同時,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為此,有人提出用“可控全封閉式無毒無害化學實驗裝置”來解決這類問題。液吸收,少量尾氣被氣球容裝,進行二次吸收。這樣,該實驗既獲得了直觀生動的結果,又杜絕了有害氣體的擴散,保護了教學環境。
有關“可控全封閉式無毒無害化學實驗裝置”的研究,齊齊哈爾師大高清廉老師做了大量的工作,有關雜志也介紹了他們的成功經驗,1993年國家教委已審定該課題為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我國北方部分師范院校也相繼于94、95年邀請高清廉老師就“無污染化”化學實驗的研究為中學化學教學開辦講習班,受到中學教師的普通歡迎。我們相信,演示實驗的“無污染化”研究,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必將在全國迅速推廣普及。
文章標題:化學實驗教學新方向建設趨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jiaoyu/huaxue/384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