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5:05:54
電子元件與材料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小型半模扇形諧振器的單頻和雙頻濾波器設計————作者:張勝;武禧龍;劉海;趙恩惠;喬紅亮;
摘要:基于一種小型半模扇形基片集成波導諧振器,分別設計出一種單頻帶通濾波器和一種雙頻帶通濾波器。首先,通過在諧振器表面引入兩個徑向槽,它們能夠獨立控制四個模式的諧振頻率,實現了阻帶帶寬達3.3 GHz的單頻濾波器。其次,在源和負載之間引入交叉枝節,從而實現了中心頻率可調的雙頻濾波器。兩種濾波器均具有傳輸零點,極大地提高了濾波器的帶外抑制特性。最后,對雙頻濾波器進行了加工和測量,實測中心頻率為0.94 G...
柔性氧化鋅聲表面波器件的研究————作者:劉興鵬;王明宣;張永杰;楊俊鋒;鄧衛平;
摘要:為了研究基于柔性襯底的Zno壓電薄膜的聲表面波諧振器,選擇以氟晶云母為襯底,通過磁控濺射技術在柔性云母襯底上優化了ZnO壓電薄膜的生長條件,確定了最佳工藝參數:氬氧氣體流量比為300∶20,工藝氣壓為1.0Pa,襯底加熱溫度為300℃,在該參數下所制備的ZnO的搖擺曲線半高寬為1.7°。通過在ZnO與云母間引入SrTiO3(STO)熱膨脹緩沖層,解決了高溫退火導致ZnO薄膜龜...
一種多層扭曲金字塔型電磁波吸收器————作者:陸勤龍;王林杰;賓峰;
摘要:提出了一種多層扭曲金字塔型電磁波吸收器(Multilayer-Twisted Pyramid Absorber,MTPA),通過引入金屬方形貼片并調整金屬片的排列和旋轉角度,在6.95~24.25GHz和26.51~38.81GHz頻段內實現了較寬頻率的超寬帶吸收。與傳統金字塔吸收器相比,MTPA不僅可以提高在低頻區域內的吸收性能,還可以在26.51~38.81GHz范圍內增加另一個吸收頻帶。為了...
圓孔陣列全介質透明超表面的研究————作者:楊曉苑;呂曉龍;郭云勝;
摘要:設計了一種圓孔陣列全介質超表面,能夠使一定頻率入射的電磁波,借助法諾共振抑制多極子散射,從而實現完全透射。針對聚四氟乙烯陶瓷復合基板上的圓孔陣列實驗樣品開展測試,結果顯示:當超表面單元結構的周期、圓孔半徑和厚度分別為30, 8.5和1.3mm時,入射電磁波在8.48GHz處的透射率為93.89%。透射率的測試與仿真結果基本一致,透射峰出現較小偏移且有所下降,是由于實驗樣品的加工偏差以及樣品材料對電...
抗應變柔性溫度傳感器的設計與制造————作者:姜濤;趙娜;
摘要:針對金屬電極柔性溫度傳感器抗應變能力不足的問題,提出了一種“蛇形”結構設計的抗應變柔性溫度傳感器,并進行了相應的制造與測試工作。通過溫度響應與應變響應的理論分析,詳細探討了柔性溫度傳感器的溫度測量原理以及在應變作用下測試信號的變化規律。隨后采用光刻工藝與磁控濺射技術,在聚酰亞胺基底上圖形化了金屬鎳電極,并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及能譜分析對電極表面微觀形貌和元素含量進行了觀察與分析。最終,針對所制備的抗...
基于微環諧振器的微型電場與電流傳感器設計研究————作者:葉升言;李俊峰;程亮;楊燚虎;馬瑞;
摘要:研究基于電光效應和磁熱效應原理,設計并優化了基于微環諧振器的微型電場與電流傳感器。通過改進光柵耦合器與微環諧振器的配置,實現傳感器靈敏度和品質因數的提升。實驗結果顯示,在直流電場作用下,電場傳感器的諧振波長顯著紅移,品質因數高達5894,消光比為8.05dB。對于電流傳感器,在交流電流環境中,其諧振波長的偏移與電流幅度的平方成正比,且不同半徑(5, 10, 15μm)的傳感器靈敏度分別為1.735...
用于電壓檢測的交流場耦合激光器件結構設計和研究————作者:王朋朋;謝彪;史寶冉;吳朝興;
摘要:電力網絡作為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根本設施,其運行的連續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為確保電力網絡系統的穩定運行,并推動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對電力網絡實施實時監控顯得尤為緊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種用于電壓檢測的交流場耦合激光器件。該器件結構為電極/激光二極管/電極,通過將高壓線路的狀態信息轉換為調制的激光脈沖,從而實現高壓線路狀態的非接觸式監測。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激光器件最終結構的輸出激光強度波形峰值的最佳線性...
具有可移動傳輸零點的二階帶通濾波器設計方法研究————作者:楊秀強;
摘要:傳輸零點能夠有效地改善帶通濾波器的頻率選擇性和帶外抑制。本文提出了一種二階帶通濾波器拓撲結構,具有可移動的傳輸零點以滿足不同的技術需要。文中對帶通濾波器中的基本結構建立等效電路,接著根據整體拓撲結構建立了帶通濾波器的整體等效電路,清楚地揭示了帶通濾波器的物理機制,包括諧振模式和傳輸零點的產生機理。在建立等效電路過程中,導出了等效電路元件與帶通濾波器電參數之間的等效關系式。利用這些關系式可以構造快速...
小體積片式高壓變壓器技術研究————作者:馬濤;王偉;
摘要:隨著全電子引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斷成熟,對系統中元器件的小型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便實現更高的集成度。引信系統升壓模塊中的高壓二極管、高壓電容等大部分元器件均實現了片式表貼化,而主流的高壓變壓器仍然采用繞線式,無法同時滿足系統要求的輸出電壓≥2.5kV、體積≤0.6cm3的要求。本研究采用Maxwell軟件進行2D電磁仿真和3D建模,基于LTCC技術,選用高性能低溫共燒鐵氧體(...
基于改進紅狐算法的粒子濾波鋰電池剩余壽命預測————作者:孟冠軍;李國強;彭裕博;
摘要:為了進一步提高鋰電池剩余壽命預測精度,提出了一種基于主動探測的紅狐粒子濾波算法的在線容量估計方法。在標準紅狐優化算法的基礎上,引入主動搜索策略:采用混沌遍歷技術在搜索空間產生探測參考點,在參考點主動探測可行解,從而改善全局搜索能力;再將采樣粒子轉移到高似然區域中,降低粒子貧化問題。在建立電池容量退化模型中,從放電曲線中提取固定時間(t=2000 s)的特征電壓作為健康特征,建立基于皮爾遜相關分析的...
基于COMSOL的陶瓷電容器中三相點電場模擬研究————作者:田恒;路彭振;吳業林;趙嘉陽;田晶晶;
摘要:在陶瓷電容器中,陶瓷介質、金屬電極與封裝材料交匯處形成的三相點區域常因材料介電常數的差異產生電場集中現象,顯著增加沿面閃絡的風險,進而引發電容器的絕緣性能失效。為解決此問題,提出調節封裝材料電導率的方法,采用高壓半導化復合材料封裝電容器,利用COMSOL有限元軟件構建電容器雙層結構與三明治結構兩種物理模型,研究封裝模型和高壓半導化復合材料電導率對三相點區域電場、場增強因子以及最大電場降低幅度的影響...
基于共晶相變材料的太陽能電池板熱管理優化研究————作者:王超;
摘要:針對太陽能電池高溫工況下光電轉換效率衰減問題,通過熔融法制備了一種由C16H34O-C16H32O2與膨脹石墨復合而成的新型共晶相變儲能材料,并基于此材料設計了太陽能電池裝置。實驗結果表明,該共晶相變儲能材料的相變潛熱較高,達到了182.3kJ/kg;相變溫度適宜,為43.2℃,能有效緩沖...
基于縫隙耦合的三頻帶圓極化貼片天線————作者:王樹奇;陳家樂;
摘要:針對通感一體化技術(ISAC)中WIFI通信對多頻帶、圓極化的需求,提出一種基于縫隙耦合的三頻帶圓極化貼片天線。通過對矩形貼片天線進行切角處理,實現2.4GHz頻帶圓極化輻射,利用貼片和地板上的對稱耦合縫隙槽,新增5.2和5.8 GHz兩個頻帶輻射諧振頻點,有效拓寬天線的阻抗帶寬(IBW)。設計2×2相移旋轉饋電天線陣列,利用饋電相位依次滯后90°,有效拓寬天線的軸比帶寬(ARBW),天線最佳優化...
制備皺紋狀介孔C-m SiO2/CeO2復合磨料及其SiO2CMP的應用————作者:王東偉;王勝利;楊云點;羅翀;欒曉東;邵祥清;李瑾;
摘要:為了提高集成電路層間介質化學機械拋光(CMP)的去除速率并改善表面質量,先采用微乳液法制備皺紋狀介孔SiO2,之后用化學沉積法包覆CeO2,成功制得皺紋狀C-mSiO2/CeO2芯/殼復合磨料,并以此配置拋光液,對SiO2層間介質進行CMP實驗。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
一種nA級低功耗、高PSR的基準電壓電路————作者:李新;高詩雨;楊森林;
摘要:針對傳統基準電壓電路高功耗和低電源抑制能力的問題,設計了一種可以用于低功耗DC-DC轉換器的超低靜態功耗基準電壓電路。對傳統的基準電壓結構進行了改進,電路無運放。采用工作在亞閾值區的增強型MOS管和耗盡型MOS管,使基準電壓電路的功耗低至n A級,并利用電路中的反饋網絡,極大地提高了電源抑制能力。基于東部高科0.18 μm BCD工藝在Cadence Spectre下進行仿真。仿真結果表明:基準電...
層間距寬化的MoS2納米片修飾rGO作為鋰硫電池催化材料————作者:黃浩洋;夏艷婷;許俊;
摘要:鋰硫電池(LSBs)因其高理論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而備受關注,但是嚴重的多硫化鋰(LiPSs)“穿梭效應”和緩慢的氧化還原動力學限制其商業應用。為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一種在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生長的層間距寬化的二硫化鉬納米片(rGO/IE-MoS2)材料,并將其用做鋰硫電池的中間層涂層材料,以抑制LiPSs的穿梭效應。三維網絡結構的rGO和MoS2納米...
基于光伏高滲透率的分布式光伏組件協同電壓控制探討————作者:趙澤淵;米春泉;常曉慧;王雙;王川;
摘要:實際電網環境復雜多變,分布式電源出力受不確定因素干擾,導致電壓波動與偏差,使分布式光伏組件的發電量難以精準預測,進而影響電壓穩定性。因此,提出基于光伏高滲透率的分布式光伏組件協同電壓控制方法。收集發電量數據,計算各個分布式光伏組件的滲透率,并將滲透率超30%的光伏組件確定為高滲透率組件。對于高滲透率組件,以電壓波動方差為目標函數,運用黑翅鳶優化算法求解目標函數的最優解,得出高滲透率光伏組件的輸出功...
基于第一性原理計算的磁性吸收劑電磁參數預測————作者:劉佳熙;白興智;張楠;陸海鵬;
摘要:磁性吸收劑是吸波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優化與設計一直是該領域的研究前沿。本研究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與經典電磁理論,從微觀到宏觀,分析原子組成結構與磁性吸收劑微波電磁參數之間的關系,實現吸收劑的跨尺度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計算的方法,選取Fe15Si、FeCo、Fe12Si2Al2三種典型球狀磁性吸收劑作為研究對...
基于LaCoFeO3CoxFey的高性能電磁波吸收材料研究————作者:晏金輝;葉升言;張明明;楊金培;馬瑞;
摘要:為了提高配網線路缺陷感知裝置的電磁信號識別距離,研究提出了基于LaCoFeO3CoxFey的電磁波吸收材料,通過脫溶策略將納米CoxFey合金顆粒均勻嵌入至鈣鈦礦氧化物LaCoFeO3基體表面,能有效避免團聚效應,優化材料的電磁波吸收性能。實驗結果顯示,隨著硝酸鈷添加...
正負極配比對鎳鐵錳酸鈉//活性炭(NFM//AC)鈉離子電容器性能的影響————作者:安仲勛;范羚羚;夏恒恒;
摘要:鈉離子電容器(SICs)是近些年來興起的新型儲能器件,相較于雙電層電容器(EDLCs)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相較于鈉離子電池(SIBs)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同時兼具了成本和長循環壽命優勢,雖然國內外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已成為電化學儲能器件領域的研究熱點。本文以鎳鐵錳酸鈉(NFM)為正極,活性炭(AC)為負極,采用六氟磷酸鈉(NaPF6)/乙腈(CH3CN...
電子元件與材料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