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17:05:35
地學前緣最新期刊目錄
兩淮煤田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學研究————作者:魯夢菲;劉桂建;沈夢晨;胡皓;岳振;謝宗璠;
摘要:作為我國重要的煤炭產區之一,兩淮煤田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其煤炭資源的開采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微量元素作為煤中的重要環境資源,研究其含量、賦存狀態和富集影響因素對于了解煤炭資源的地球化學特征、實現煤炭的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至關重要。通過綜合國內外文獻調研和實驗室已發表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兩淮煤田的煤質特征,從不同煤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和富集特征、兩淮煤中微量元素對比、元素在煤中的賦存狀態以及微量元素...
基于深度學習的遼東半島五龍金礦集區三維礦產資源定量預測————作者:張智強;王功文;沙德銘;曾慶棟;邱海成;
摘要:基于數據驅動的三維礦產資源定量預測是實現深部找礦突破的關鍵技術。相較于淺層機器學習方法,深度學習具備自動提取數據深層次特征及非線性建模的優勢。五龍金礦集區是遼東半島最重要的金礦集區之一,在該區開展深部礦產資源勘查,對于推動遼東地區千噸級黃金戰略基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三維礦產資源定量預測所用數據與計算機視覺領域常用的二維像素數據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為此,本研究從訓練樣本構建、深度學習模型設計與訓練等角...
蘇州東西山枇杷中礦質元素賦存分異特征、地質成因與健康風險評價————作者:趙虎;郭峰;戰楠;劉斯文;靖張微;袁鴻飛;于汀汀;張欣;朱云;王蕾;
摘要:蘇州東山和西山是我國主要的枇杷產區,探究兩大產區間枇杷中礦質元素賦存分異特征與健康風險評價對提升果實品質、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得出兩地果實中元素含量存在顯著的差異。果實中硒、鈷、錳含量,西山高于東山;鎂、銅含量則東山高于西山。通過偏最小二乘回歸模型分析得出,果實中礦質元素含量與土壤中元素含量密切相關,且東西山果實元素與土壤元素間的相關性存在差異。西山產區,果實...
基于近似全局最優解的三維礦產預測不確定性定量評價————作者:尹世滔;李楠;肖克炎;宋相龍;李蒼柏;曹瑞;
摘要: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研究復雜地質現象,開展三維礦產預測提供了新的科學范式。然而,礦產預測是包含地質找礦模型構建、數據采集、制圖建模、異常提取、變量構置、信息融合等多個步驟的復雜工程,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不確定性來源,且會傳播給下一階段,使得礦產預測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種(1+ε)近似全局最優真值發現方法,用于定量評價礦產資源綜合信息立體預測中的不確定性。該方法通過幾何迭代方式...
鋁對橄欖石水化反應過程和機制的影響:以350℃和50 MPa條件下水熱實驗為例————作者:吉世超;譚偉;張朝群;黃瑞芳;朱建喜;
摘要:洋底熱液系統中產生H2是周邊微生物活動重要的能量來源,可能在早期地球生命起源和繁衍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因此,探索熱液系統中H2生成途徑和機制對理解早期生態系統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已有研究表明,橄欖石水化體系中加入鋁(Al)會加速反應進程,但反應過程中含鋁礦物的生成機制和產氫效率仍不明晰。因此,本研究在350°C和50 MPa條件下對橄欖石+Al(OH)...
微生物代謝物浸提稀土元素研究進展————作者:汪海蘭;顏琳琳;曾健雄;陳思琪;肖春橋;方云;
摘要:稀土元素(REEs)是戰略性稀缺資源,以其獨特的光學和電磁學特性,在現代高科技領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傳統的稀土化學浸提方法易造成環境污染,開發低成本、環境友好的浸提方法迫在眉睫。微生物代謝物浸提稀土元素,可實現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減少環境污染的多重目標,是一種極具潛力綠色技術。本文綜述了我國主要的稀土來源及浸提難點,介紹了微生物主要代謝物(有機酸、鐵載體、金屬蛋白)、浸提稀土元素的原理、稀...
青藏高原東北緣土壤鋅硒鍺富集靶區優選及健康潛力評價————作者:張亞峰;施澤明;苗國文;許光;金戈;馬風娟;姬丙艷;姚振;馬瑛;
摘要:青藏高原東北緣地質結構復雜,農畜產業集聚,是開展健康地質服務農畜生產的良好區塊。通過地質手段查明典型健康元素Zn、Se和Ge的分布、富集特征及健康潛力,可為挖掘地域特色資源稟賦、優選生態健康靶區、開展健康地質研究和發展特色產業提供技術支持。通過采集研究區8273組表層土壤樣品,分析測試pH、Zn、Se和Ge指標含量,選用地累積指數、標準比對、健康潛力指數和復合指數法多角度評價土壤Zn、Se和Ge的...
浙西北典型黑色巖系地質高背景區鎘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作者:劉久臣;劉大文;蓋楠;路國慧;賈文彬;劉斯文;關子騫;湯奇峰;
摘要:本文選擇浙西北典型黑色巖系分布區的安吉縣上墅鄉,有針對性的對當地鎘(Cd)元素地球化學特征以及其對人群健康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對照《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 15618—2018)要求,上墅鄉表層土壤鎘元素超標嚴重,高值區域主要位于上墅鄉中部與北部地區,與黑色巖系地層分布表現出空間一致性。Cd元素在向下的垂向剖面中呈現出表聚現象,其表層土壤所處的地球化學環境對鎘元素...
青海省地學大數據系統構建關鍵技術與智能化決策————作者:趙娟;魏麗瓊;潘聲勇;高猛;王銘銘;牟妮妮;任香凝;郭夢雪;趙雪冰;吉明甲;馬正婷;向智;白洪溪;王功文;
摘要: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青海省地質勘查工作形成了海量的地學數據資源,這些數據具有碎片化、非結構化、多源異構、存儲分散、數據量大的特點,數據挖掘、社會化服務能力不足。為了適應新時代地勘工作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支撐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構建了青海省地學大數據整合及應用系統。在制定 “青海省地學大數據平臺數據標準”的基礎上,集成整合了基礎地質、水文地質、礦產勘查、城市 地質、地質科研、礦業權信息、項...
基于自適應全連接深度神經網絡和多點地質統計學方法的地質結構三維重建研究————作者:楊松樺;侯衛生;陳勇華;李炎華;葉舒婉;
摘要:三維地質模型是解析地下復雜結構、開展工程勘察、礦產資源勘察、城市地質調查等工作的重要數字基礎框架。然而,受數據獲取困難、稀疏性以及認知不足等問題的影響,三維地質模型的精確度與可靠性制約了其深度應用。本文以多點地質統計學方法為基本框架,提出了基于自適應全連接深度神經網絡和多點地質統計學多尺度迭代優化的地質結構三維重建方法。該方法以二維地質剖面為建模數據源,并將其擴展為三維剖面,利用兩個自適應的全連接...
新疆喀拉通克銅鎳礦集區三維成礦預測與不確定性評價————作者:高猛;王功文;唐冬梅;
摘要:喀拉通克銅鎳礦集區是緊缺礦種銅鎳礦重要產地,現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面臨后備資源不足的危機。在喀拉通克銅鎳礦集區發現新的巖礦體成為當前首要任務,深部探礦工作的開展,為危機礦山重新迸發活力提供了契機。本次利用三維建模技術和機器學習技術構建礦集區尺度地質-地球物理模型,并對礦產資源進行三維定量預測,過程如下:(1)利用地球物理反演技術和空間插值技術對重力、磁法、電磁法、地震進行三維建模,得到密度、磁化率...
基于Lap-SAGAN的多尺度三維地質模型重構方法————作者:陳麒玉;張如甜;崔哲思;劉翠;陳大頡;劉剛;
摘要:三維地質體結構的準確表征是三維地質建模領域的研究熱點,而如何刻畫帶有多尺度空間特征的地質體結構是其中的難點。深度學習技術的蓬勃發展為多尺度地下空間結構的三維精細表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為提升多尺度多細節層次空間特征的提取和重建效果,本文在自注意力生成對抗網絡(SAGAN)的基礎上引入了拉普拉斯金字塔分級結構,并提出了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自注意力生成對抗網絡(Lap-SAGAN)的多尺度三維地質建模方...
順北奧陶系超深層油氣地化特征及次生作用的地質意義————作者:張冬琳;李美俊;喬榮臻;肖洪;
摘要:塔里木盆地的順北油氣田是近年來超深層勘探的重點區域,探究油氣地球化學特征和成藏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天然氣組分及碳同位素、全油色譜、飽和烴及芳烴色譜-質譜、金剛烷色譜-質譜、硫代金剛烷色譜-質譜等實驗方法,對順北油氣田4號和5號斷裂帶油氣藏相態、沉積環境、成熟度等地球化學特征進行了詳細分析。并結合區域地質背景,探討了不同次生作用的地質意義,對研究區成藏過程進行恢復。結果表明,研究區油氣藏類型復雜...
基于DEM的洞庭湖水系分形維數值與地質災害關聯性研究————作者:胡梓悅;張潤鑫;馬悅;彭年;
摘要:洞庭湖流域作為長江中游重要水系,其復雜的水文、氣候和生態特征使其在地質災害頻發的背景下日益脆弱,特別是滑坡和泥石流等問題日趨嚴重。因此,研究其水文地質特征對災害預警與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利用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數據,對洞庭湖水系流域分形維數值進行研究,并結合該地區泥石流滑坡地質災害分布密度進行關聯性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洞庭湖總體水系的...
基于關聯性監測指標的遼東灣地下水硝酸鹽源解析————作者:徐東輝;黎濤;林艷竹;陳添斐;
摘要:針對遼東灣地區地下水中硝酸鹽來源,本研究通過多方法融合構建污染源解析體系。采集51組地下水樣品,綜合運用Extended Durov圖示法、Pearson相關分析與隨機森林算法,篩選出TDS、SO42-、Ca2+等9項硝酸鹽關聯性監測指標。采用正定矩陣因子分解法(PMF)定量解析典型山丘區硝酸鹽污染源貢獻特征。結果表明:研究區地下水...
華北地區典型城市水體中內分泌干擾物酚類化合物賦存特征及風險評價————作者:黃毅;董璇;馬志遠;田西昭;朱帥;朱云;
摘要:酚類物質是新污染物中內分泌干擾物(EDCs)的一種,具有三致效應,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本研究基于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線性離子阱質譜(LC-TQ-LIT-MS)技術,對華北地區3個典型城市的33個點位水樣(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垃圾滲濾液)中10種酚類內分泌干擾物進行了分析,研究了賦存特征并進行生態風險評價。地表水酚類化合物檢出率為72%,地下水檢出率為35%,垃圾滲濾液的檢出率為89...
背景噪聲和地震面波聯合反演蒙古中南部殼幔S波速度結構————作者:侯頡;吳慶舉;余大新;潘佳鐵;葉慶東;
摘要:基于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與蒙古科學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在蒙古中南部地區布設的寬頻帶密集臺陣觀測數據,通過對提取到的1478條背景噪聲互相關相速度頻散和1559條地震面波層析成像相速度頻散進行二維聯合反演,構建了蒙古高原中南部6~80 s周期內分辨率為0.5°×0.5°的Rayleigh波相速度分布圖,進而獲得了研究區地殼和上地幔高分辨率三維S波速度結構。研究結果顯示,蒙古中南部地...
蒙古主構造線南北地殼變形差異:來自地震各向異性的啟示————作者:強正陽;王娜;吳慶舉;
摘要:蒙古高原位于中亞造山帶東部變形核心區域,形成于古生代,并陸續在中生代和新生代時期受到改造,成為研究殼幔變形的理想場所。目前,蒙古高原的地殼變形機制還存在爭議,準確的地殼各向異性信息對于理解這一區域地殼變形機制及動力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利用遠震接收函數重新測量了蒙古中南部地區地殼各向異性參數,最終在39個臺站得到了測量結果。Pms到時差變化范圍在0.12~0.63 s,平均值為(0.33±0.1...
張家口東坪地區酸性巖脈成因及對金成礦時代的約束————作者:劉羽航;王大釗;劉家軍;甄世民;白海軍;冷成彪;孔毓;
摘要:華北克拉通北緣張家口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金礦集中區,區內金礦多發育于水泉溝堿性雜巖體內,兩者形成時間相近且空間上緊密共生,其中以東坪碲化物型金礦床最為著名。該礦區發育與金成礦相關的酸性巖脈,包括偉晶巖脈、細晶巖脈和石英斑巖脈等。其中石英斑巖脈發育金礦化,細晶巖脈則形成較晚,并且切穿含金硫化物脈,因此利用細晶巖脈及石英斑巖脈侵位年齡即可限定東坪碲金礦區金成礦年齡。然而區內酸性巖脈的侵位年齡及與金成礦的關...
柴北緣落鳳坡鉻鐵礦形成時代和構造背景:來自斜長花崗巖的約束————作者:張金明;薛萬文;許海全;付長壘;蔣成伍;金婷婷;
摘要:柴達木北緣綠梁山蛇綠巖帶內的落鳳坡鉻鐵礦床是典型的蛇綠巖型豆莢狀鉻鐵礦,但其成礦時代與構造背景長期存在爭議。本文通過對落鳳坡鉻鐵礦及其侵入其中的斜長花崗巖開展了巖石學、地球化學和年代學研究,探討了其形成時代、構造背景及與原特提斯洋演化的關系。研究區蛇綠巖主要由超鎂鐵質巖、輝長巖和斜長花崗巖組成,其中落鳳坡鉻鐵礦賦存于超鎂鐵質巖中,呈豆莢狀產出,具有高Cr#(79.8~83.8...
地學前緣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