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9:05:26
儲能科學與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LOF和數據時空特征的異常鋰電池實時檢測————作者:劉怡青;王浩;陸玲霞;李昊展;閆旻睿;于淼;
摘要:儲能系統中的電池模組運行狀態復雜,異常鋰電池的準確識別對于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針對傳統異常檢測方法存在的實時性不足和對異常樣本依賴性強等問題,本文提出一種融合局部離群因子(Local Outlier Factor, LOF)與電池運行數據時空特征的無監督異常檢測方法。該方法充分考慮了電池模組內的單體一致性和運行數據的變化,無需預訓練即可實現高效、實時且準確的異常鋰電池識別。具體包括:設計...
百MWh級豎井式重力儲能系統重物塊儲存與運輸方案————作者:曾小超;姜健寧;李建文;管春寶;
摘要:大容量豎井式重力儲能系統是實現長時儲能的有效手段,在考慮利用電機暫態支撐特性需直接并網的應用背景下,重物塊分級是豎井式重力儲能系統靈活調節功率的可行方法。但MW級百噸重物塊儲能系統功率間歇性大,百MWh容量的重力儲能系統重物塊數量多,重物塊如何分級、如何儲存與運輸是其系統運行亟需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本研究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考慮重物塊分級儲存與最優路徑運輸的方案:首先,根據電池組可調最高功率及儲能限...
直線電機重力儲能系統充放電策略優化————作者:艾立旺;王偉偉;蔣思遠;封海潮;肖磊;許孝卓;
摘要:為了降低重力儲能系統的充電成本和放電成本,本文基于直線電機重力儲能系統(Linear machine gravity energy storage system,LMGESS)提出了動態調整法和初始序列重組法。首先,介紹了直線電機重力儲能系統的拓撲結構和工作原理;然后,基于儲能需求量與光伏發電容量的關系以及額定充電功率與光伏出力功率的關系,將光伏出力歸納為三種情況;同時,對比了三種情況下動態調整法...
基于產線大數據的電池內阻預測及快速分選方法————作者:包新宇;孔祥棟;呂桃林;朱志成;韓雪冰;來鑫;鄭岳久;孫濤;
摘要:基于產線大數據平臺,利用容量對出廠電池進行快速分選,保證電池組的一致性,可以提高電池包的使用壽命,但無法保證電池組的動態一致性。本文提出了一種通過產線大數據來預測分容階段電池內阻,根據預測出的電池內阻,結合容量對電池進行快速分選的方法。通過收集產線數據,利用皮爾遜相關性分析(PCC)對特征進行篩選,然后利用多層感知機(MLP)構建內阻預測的神經網絡模型。將預測出的內阻結合容量數據,利用模糊C均值聚...
“散-儲”一體化的電池熱管理系統研究————作者:呂福祥;陸曉峰;李洪峰;朱曉磊;
摘要:本文針對傳統相變材料(PCM)與風冷耦合的電池熱管理結構在散熱效率上的不足,提出一種新型PCM與風冷耦合的“散-儲”一體化熱管理結構,該結構采用“X”型翅片與銅柱組合,能夠大幅提升風冷的散熱效率,滿足嚴苛條件下電池的溫度需求。本文探討了該結構在高溫環境下,電池以6C放電和2C充電進行多次充放電循環過程的熱特性,并研究了PCM物性參數以及冷板結構參數對結構傳熱特性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該新型電池熱管...
局域高濃度電解質溶劑化結構與離子遷移行為模擬研究————作者:龐超;丁爽;張曉琨;向勇;
摘要:針對電解質分子間相互作用對Li+輸運行為影響尚不明確的問題,本文通過分子動力學(MD)模擬研究了局域高濃度電解質(LHCE)的非均相結構。以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D2)作為稀釋劑,構建了LHCE模型,并深入分析了溶劑分子與稀釋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以探討其對Li+配位結構和遷移行為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Li+ 軟包電池組大倍率放電浸沒冷卻系統實驗研究————作者:王宇航;苑清揚;吳浩;張博;趙鑫;龔洋凱;王寧生; 摘要:針對軟包電池組浸沒冷卻在高倍率放電下的散熱問題,構建了3S2P型32Ah軟包電池模組的浸沒冷卻實驗平臺(冷卻介質:殼牌SK-3)。以電池溫升、電芯間溫差標準差和電芯面溫差標準差為評價指標的三維熱評估體系分析冷卻效果優劣。首先進行了靜置與流動浸沒冷卻的對比實驗。后又以放電倍率、流量和電池間距為變量,研究了其對流動浸沒冷卻系統的冷卻效果的影響。對比實驗結果表明,靜置冷卻系統可將3C以下倍率放電的電池溫... 基于拓撲優化的相變儲熱單元快速熔化傳熱結構設計————作者:謝鑫;薛新杰;趙長穎; 摘要:相變儲熱是利用材料在相變時吸收/釋放大量相變焓進行儲/放熱的儲能技術,具有儲能密度大、溫度變化小、體積占用小等優勢。本文將拓撲優化與相變儲熱結合,以管殼式相變儲熱單元為研究對象,通過無量綱化控制方程建立了優化計算的數學模型,討論了材料熱擴散率之比、Stefan數以及自然對流效應對肋片結構的影響。對拓撲優化結果進行幾何重構,并與普通直肋結構和未經重構設計的優化結構進行數值模擬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自... GB/T 31486—2024《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電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標準解讀與分析————作者:郝維健;牛萍健;馬天翼;韓策;柳邵輝; 摘要:GB/T 31486—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電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是動力電池電性能領域的重要標準。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動力電池產品形態呈現“無模組”化趨勢,行業對于動力電池產品使用工況也更加了解,動力電池電性能水平較2015版制定時水平已有一定程度提升,因此,我國在2024年發布了GB/T 31486—2024《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電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并于2025... 石墨與鋰金屬負極對混合固液鋰離子電池短路與針刺安全性的影響————作者:喬榮涵;桑林;張中洋;姚霞銀;劉興江;俞海龍; 摘要:鋰離子電池已廣泛應用,但其安全性仍是制約其性能提升和應用拓展的關鍵。本研究聚焦負極材料對三元軟包電池熱失控路徑的影響,對比石墨與鋰金屬負極在針刺及外部短路測試中的安全響應。通過同步監測溫度、電壓、電流等關鍵參數并結合電池拆解分析,研究發現負極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電池的失效機制。在外部短路中,鋰金屬負極的高反應活性及其循環后表面形成的粉末狀沉積鋰加劇了副反應放熱,導致其瞬時電流(148.7 A vs.... 基于SrBr2·6H2O的封閉式熱化學反應器儲/放能特性模擬研究————作者:李承晨;余慶華;代慧濤;賈娜;王琳;孫彬博; 摘要:為研究基于SrBr2·6H2O的封閉式熱化學反應器的儲/放能特性,本文建立了相應的三維瞬態多物理場耦合模型,分析了儲/放能過程中反應器內的溫度、轉化率以及換熱流體出口溫度的變化情況,比較了不同形狀的翅片對儲/放能過程的強化效果,并討論了換熱流體(HTF)溫度、流速和水蒸氣壓力對反應器儲/放能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封閉式熱化學反應器內的徑向傳熱受到熱化學儲... 沸石/水合鹽吸附儲熱材料制備及性能研究————作者:陳一鳴;凌浩恕;劉猛;徐玉杰;沈國清;賈運;陳海生; 摘要: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我國正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并針對供需不平衡、時空差異、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等本質問題,積極發展儲能技術。熱化學吸附儲熱具有高儲熱密度、散熱損失小等優點,是發展最有前景的儲熱技術之一。沸石是吸附儲熱應用最為成熟的材料,但是存在儲熱密度相對低等缺點。利用水合鹽浸漬沸石是改善上述問題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沸石/水合鹽復合材料中缺少針對水合鹽最佳配比的系統研究。本文利用了常用的Mg... 火焰法原位改性不銹鋼電極及其電催化析氧反應的研究————作者:白智群;沙微浩;苗津源;謝鰲;林峻如;萬平玉;唐陽; 摘要:本研究發展了一種基于火焰燃燒的"一步成型"原位改性策略,在316L不銹鋼表面原位構筑多孔NiFe復合氧化物催化層(NiFe/316L),實現了析氧反應(OER)催化劑活性與工業穩定性的協同優化。通過高溫火焰氧化耦合及快速冷淬,實現合金相分離與分級造孔,形成具有連續多孔結構的多孔界面;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證實電極表面Ni,Fe,O元素共存,并均勻的分布在電極表面。在1 M KOH中,電極表現出... Al2O3摻雜提升UV固化準固態電解質的電化學穩定性 與離子傳輸性能————作者:易卓彥;龐鵬飛;黃亦聰;廖明杰;梁洪華;朱歸勝;趙昀云;徐華蕊; 摘要:鋰離子電池(LIBs)因其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和環境友好性,被廣泛應用于便攜式電子設備、電動汽車及大規模儲能系統。然而,傳統的液態電解質在循環過程中容易形成枝晶,導致電池短路,并伴隨副反應和界面不穩定性等問題,嚴重影響LIBs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當前聚合物復合固態電解質在構建高安全性鋰金屬電池方面展現廣闊應用前景,但傳統的制備方法通常依賴高溫或長時間熱固化過程,限制了其發展。本文提出一種基于紫外... 180Ah鈉離子電池熱失控與產氣特性分析————作者:儲玉喜;馬暢;陳紅光;張少禹;卓萍; 摘要:近年來,由于材料成本低廉、無資源限制和寬溫性能等優勢,鈉離子電池被看作鋰離子電池的替代路線,發展迅速。然而,關于鈉離子電池的火災特性研究遠落后于其商業化進程。本文以方形鋁殼180 Ah鈉離子電池為研究對象,結合絕熱加速量熱儀與密閉壓力容器,系統探究了絕熱、外部加熱及0.5C過充三種濫用條件下的熱失控行為。結果表明:1)電池在絕熱條件下自產熱溫度Tonset為115.92 ℃,... 活塞式重力儲能系統建模與性能分析————作者:談家寶;王育飛;薛花; 摘要:為探究不同設計參數下活塞式重力儲能系統性能的變化規律,基于模塊化建模思想,建立活塞式重力儲能系統的活塞運動子模型、密閉管道腔室壓力子模型和水泵水輪機功率子模型,以模擬活塞式重力儲能系統動態運動過程與能量傳遞特性。對活塞式重力儲能系統充放電過程進行分析,得到總存儲能量、充放電效率和能量密度表達式,同時考慮密閉管道高度、活塞高度和活塞直徑三個設計參數,分析各參數和各參數比值變化對儲能系統總存儲能量、充... 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浸沒液冷的技術經濟性分析研究————作者:林季錦;劉倩;曲濤;李京鯤;黃東永;朱曉慶;巨星; 摘要:浸沒儲能系統因傳熱能力強、電池一致性佳等優勢,逐漸受到關注。然而,對浸沒式液冷的經濟性,目前比較研究工作仍較為匱乏。本文基于浸沒儲能系統的特點開展經濟性分析研究。首先,對浸沒儲能系統技術對比分析,討論儲能系統方案中整包浸沒、整簇浸沒、儲能柜以及儲能集裝箱的主要特點、系統結構和組成部件等。隨后,基于浸沒儲能系統的總體結構和主要部件的成本,結合儲能系統發熱量計算模型和經濟性分析模型,對四種組合下浸沒儲... 雙層儲能電池火蔓延特性及觸發過程能量傳遞機制研究————作者:徐成善;李涵;王炎;盧蘭光;馮旭寧;歐陽明高; 摘要:儲能電站中存在著垂直分布的電池排列結構,下層電池熱失控產氣在引燃后,火焰會誘發上層電池發生火蔓延。為了探究儲能電池火蔓延特性及觸發過程的能量傳遞機制,本文以100Ah磷酸鐵鋰電池為研究對象,通過設計3組雙層電池模組火蔓延實驗(雙層電池數量各為1節、2節和3節),加熱觸發底部電池開閥后主動引燃熱失控氣體,記錄實驗現象和電池溫度變化,分析電池溫升速率和溫升階梯。進而定量研究在觸發頂部電池火蔓延的過程中... 新質生產力視域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作者:蘭凱;和潔;楊曉剛;葉常青;劉成寶;郭春顯;李宛飛;楊曉偉; 摘要: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源于勞動者素質的全面提升,對勞動者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作為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和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和可持續發展等新工科需要而設置的材料類本科專業,是支撐國家新興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然而,在新質生產力加速重構能源產業生態的背景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知識迭代滯后、創新能力不足與產業適配性弱等問題。蘇州科技大學... 高電壓鈷酸鋰正極:關鍵挑戰、改性策略與未來展望————作者:王功瑞;張安萍;任萱萱;楊銘哲;韓宇寧;吳忠帥; 摘要:為了推動高端便攜電子產品的進一步發展,迫切需要發展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高功率密度、寬溫域的鋰離子電池。作為便攜場景下首選的正極材料,鈷酸鋰仍面臨工作電壓和比容量低、快充和寬溫域下性能不足的挑戰,難以滿足高端先進電子設備的使用需求。本論文系統地總結和討論了高電壓鈷酸鋰正極的失效機制和關鍵挑戰,深入歸納探討了多種改性策略的最新研究進展,并對未來研究方向進行了詳細的展望。首先全面概括了高電壓鈷酸... 儲能科學與技術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國內儲能領域的權威期刊,北核/cscd收錄。投稿之前給編輯部發郵件詢問投稿欄目,工作日便立馬收到回復,溝通比較流暢。并且編輯部整體效率很高,收稿、初審、外審、終審并且修回三次只花費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辦公效率十分可觀,官方稱平均審稿周期1.5月,也確實做到了,小碩第一篇論文,整體滿意。
帶頭大哥666
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