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9:05:43
中國編輯最新期刊目錄
出版業數智化的邏輯、路徑與對策————作者:周青 ;
摘要:人工智能與傳統出版的融合,催生了出版業數智化變革。適應技術創新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出版業應沖破思維轉型、機制協同、價值競爭和數據治理的困境,加速從內容出版商轉向多元服務提供商,依托數智技術重構和賦能融合生態鏈,構建數智化變革的內外協同機制,更好履行核心價值與使命擔當
智能擬態環境轉向下西方文生圖模型對中國形象的視覺修辭建構研究————作者:何苑 ;趙紫晨 ;李晟寧 ;
摘要:隨著大模型技術迅猛發展,算法重塑現實場景的能力增強,并形成了“智能擬態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視覺修辭理論,分析了ChatGPT、Gemini、Midjourney、Runway四大文生圖模型生成的400張中國形象圖像。研究發現,AI分別呈現了以古典建筑為代表的傳統中國形象、以國家版圖為代表的政治象征符號、以民俗場景為代表的社會文化景象和日韓元素混雜的人物肖像,并傾向采用多元符號雜糅,差異化色...
生成式人工智能傳播倫理的系統風險及和諧共生治理————作者:李本乾 ;劉家辰 ;孫瀅昊 ;
摘要:文章運用中國文化整體、系統思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傳播倫理風險及成因進行了分析,概括出其要素系統風險、技術濫用系統風險,以及個人隱私和版權保護等三種系統風險;并從技術與個體、社會之間的矛盾關系中進一步分析了上述風險的成因。將“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統一思想運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傳播倫理風險治理中,提出了和諧共生治理理念;建立技術與個人、社會和諧共生的三維治理架構,以及和諧共生治理模式。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傳...
基于學術期刊生態視角的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作者:陳麗琴 ;
摘要:學術期刊生態內涵涉及期刊的生產、消費、分解以及支撐環境等多個方面,是一個復雜、動態、開放的系統,政府、期刊協會、學術期刊、轉載機構、讀者等都是學術期刊生態中的重要主體,在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不同作用。對學術期刊生態的整體進行研究,提出我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中存在三大矛盾點:一是學術期刊內容評價標準不同;二是高品質論文數量與我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需求存在差距;三是合理高效的激勵評價機制欠缺。針對...
“五輪驅動”深化“五維協同”創新:我國出版業國際傳播效能提升路徑探析————作者:吳斌 ;陳澤恩 ;
摘要:出版業在國際傳播領域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與內容聚合能力,積極拓展“內容+”邊界,以“協同+”的戰略視野推動國際傳播路徑創新。本文探析以實施“五輪驅動”(精品共鑄、媒介融合、新質動能、產業融合、文化互鑒)深化出版業的“五維協同”(流程協同、渠道協同、要素協同、產業協同、在地協同),通過推動合作模式、跨界模式、要素模式、平臺模式、互鑒模式的立體式系統創新,助力我國出版業國際傳播效能綜合提升
人民立場:建成文化強國的第一性原理————作者:魏鵬舉 ;
摘要: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是我國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著眼于人、落腳于人的人民立場是建成文化強國的第一性原理。基于人民性的中國精神是文化強大的根本所在,蘊蓄人文性的中國價值是文化強國的本質核心,走群眾路線的中國力量是文化強盛的第一動能
新質生產力驅動下名編輯之“名”的理性審思與發軔理路————作者:李莎 ;
摘要: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為特點、質優為關鍵的先進生產力。在出版領域,發展出版新質生產力是促進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路徑。從“舊質”到“新質”的出版能級躍遷,對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編輯隊伍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深入厘清名編輯為誰而“名”的基礎上闡釋了名編輯因何而“名”,并探究了名編輯如何能“名”。通過分析名編輯之“名”的價值定位、核心意蘊、進階路徑,試圖基于出版實踐總結名編輯培...
出版宣傳助力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專訪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國倉————作者:本刊編輯部 ;龍杰 ;余大品 ;吳婷;
摘要:<正>馬國倉,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新聞出版報社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國出版》雜志社社長兼主編,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兼新聞出版文字規范化工委主任委員,韜奮基金會全民閱讀工委副主任,全國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國務院第四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第十四屆韜奮出版獎、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文化名...
鄒韜奮主持時期《生活》周刊出版廣告策略及其當代鏡鑒————作者:王海剛 ;肖雨 ;
摘要:《生活》周刊在鄒韜奮主持時期,其出版廣告主要有圖書廣告、報紙廣告、期刊廣告、出版機構廣告和印務廣告五種類型。運用AIDMA模型理論分析后發現,《生活》周刊出版廣告策略主要有:廣告設計吸引讀者注意,廣告內容引起讀者興趣,廣告手段喚起讀者欲望,廣告規律深化讀者記憶,廣告宣傳促進購買行為。對于當代出版廣告而言,在營銷宣傳時,應當突出廣告重點,細分讀者群體,抓住廣告時機和建立廣告品牌
出版企業雙效統一內涵體系探究————作者:章萌 ;張忠月 ;
摘要:在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下,我國出版企業始終高度重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問題。在當前發展階段,厘清出版企業雙效統一的內涵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本文根據企業社會責任和新制度組織等理論,嘗試分析雙效統一的基本內涵,探索建立多層次的出版企業雙效統一內涵體系,并基于此對出版企業提出發展建議,包括及時布局重點選題出版物、建設自主可控的線上營銷渠道、優化組織內部決策與監督體系、構...
計志中與少兒編輯出版————作者:郭佳芯 ;
摘要:計志中是中國近現代少兒出版家、兒童文學家和小學教材專家。他在清末師范畢業后做過十多年的小學教師、校長,之后近40年一直從事少兒書刊與小學教材的編輯和出版工作,并取得了優異成績,做出過獨特貢獻,從而在中國近現代出版史、小學教材史和兒童文學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文化的進化:AI大模型應用的模因演變分析————作者:任吳炯 ;
摘要:模因被定義為社會文化傳播的基本單元,經歷了從傳統模因到互聯網使用的網絡模因演化,并開始出現AI大模型應用的智能模因。本文主要討論以下四個問題。第一,分析了從傳統模因到智能模因三階段的本質演變,認為智能模因反映了人機交融的機器文化。第二,討論了基于大模型應用的智能模因擴散機制變化。第三,從經濟、社交和文化生產三個層面分析了智能模因擴散背后的社會邏輯轉變。第四,基于大模型智能模因擴散思考智能模因如何成...
海外初創出版企業融合發展運營模式研究————作者:徐志武 ;黃嘉偉 ;
摘要: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創新我國出版企業的運營模式尤為重要。海外一些初創出版企業在人工智能技術采納等融合發展方面具有較豐富經驗,合理吸收海外相對成功初創出版企業的運營模式經驗,對我國出版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本文梳理美國《出版商周刊》公布的1366家初創出版企業數據后,從中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0家融合出版企業為重點研究對象,采用文本分析等方法展開研究。研究發現,海外初創出版企業在融合發展過程中,運營模...
從ChatGPT到DeepSeek:多模態大模型與出版業未來——兼論走向“十五五”的出版智能化轉型————作者:張新新;游恒飛;
摘要:隨著DeepSeek成為獨樹一幟的大模型“新寵”,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步入百“模”爭艷、千“模”競技的迅猛發展時期。多模態大模型,是指能夠輸入、理解和生成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兩種以上模態的數據的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其先后經歷了從自然語言處理到大語言模型、從文本大模型到視覺大模型、從單模態大模型到多模態大模型的演進歷程。多模態大模型為出版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多模態數據資源、構建全媒體出版產品矩陣、...
出版情懷繪文化長卷 編輯匠心筑行業未來——專訪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黃強————作者:本刊編輯部 ;余大品 ;吳婷;
摘要:<正>黃強,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編審。歷任甘肅教育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讀者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副總編輯,甘肅省新聞出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教育出版傳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現任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版權協會副理事長
組織民族聯合陣線:《生活星期刊》的《信箱》欄目研究————作者:陳長松 ;李雨蔓 ;
摘要:《生活星期刊》是鄒韜奮所辦“六刊一報”中“六刊”之一,始于1936年6月7日,終于當年12月13日,歷經兩次更名,共發行28號。刊物尤為重視《信箱》欄目,共計發表52封來信,其中33封附有編輯回信。來信聚焦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核心議題,彰顯了讀者大眾對民族、社會及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回信則致力于增強社會各界對抗日救亡事業的共識與行動力,表現出救亡啟蒙與政治動員的雙重特征,不僅堅守了鄒韜奮“努力促進民...
論新時代新華書店高素質人才九種能力體系構建策略————作者:何強;
摘要:聚焦新時代新華書店人才能力體系構建,深入剖析新華人應具備的九種能力,涵蓋政治覺悟、文化情懷等方面。闡述每種能力的意義價值、定義描述、考評維度,展現九種能力在人才評價工作中的應用,為新華書店人才隊伍建設及行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與實踐參考
普通話學習圖書出版探源————作者:白子一 ;
摘要:普通話學習圖書作為社會大眾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媒介,在推廣普通話工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本研究回顧和梳理了普通話學習圖書出版的發展歷程,整理并分析了普通話學習圖書的類型特征,探討了當下普通話學習圖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未來普通話學習圖書的出版方向加以展望,旨在為普通話學習圖書的出版提供參考
國際視野下的數字出版轉型與創新——第21屆國際出版學術會的觀察與思考————作者:朱琳君 ;
摘要:<正>在亞洲出版界的共同期待中,第21屆國際出版學術會于2024年11月在日本東京盛大開幕。本屆會議以“出版的數字化與全球化:新的出版科學”為主題,匯聚了中國、日本、韓國百余位出版界和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出版業在數字化和全球化浪潮中的新趨勢和新挑戰
臨沂大學“書香瑯琊”出版學術論壇暨喬還田先生《尋覓與守望》首發座談會會議綜述————作者:劉耀輝 ;陳珊;
摘要:<正>2025年3月3日,臨沂大學“書香瑯琊”出版學術論壇暨喬還田先生《尋覓與守望》首發座談會成功舉辦。來自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韜奮基金會、中國編輯學會、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人民出版社、語文出版社等機構的領導嘉賓,來自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河南大學、北京印刷學院、臨沂大學等7所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臨沂大學出版學科師生代表100余人參加會議
中國編輯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系統內投稿,14天退稿無理由。審稿速度還是挺快的。
2024-12-04 09:282024.04.13投稿,2024.04.19退稿,未速度非常快,但未給任何理由。
2024-04-20 11:16挺快,10月投1月就中了,但是沒有門路不要投
2024-02-26 21:41先標記一下,差不多兩周給了初審結果,編輯郵件詢問是否一稿多投,然后進入三審流程,預計要兩個月。編輯非常客氣,態度很好。
2021-11-07 14:41正宗的cssci來源刊物,目前投稿越來越難了
2021-09-29 13:49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