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9:05:20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從時間到空間的轉向:民族舞蹈學視野中的舞蹈史書寫————作者:郭瀚繁;仝妍;
摘要:藝術史書寫作為記錄過往某一歷史階段藝術事象的“范式”之一,呈現出“一元論”向“多元論”的發展變化。傳統舞蹈史書寫具有明確的時間維度,而在當前“中國學派”的建設要求下,注重民族舞蹈學的空間維度,實現舞蹈史書寫從時間到空間的轉向,符合全球藝術史的研究面向。中國舞蹈歷時性與共時性結合發展的特點,促使舞蹈歷史書寫既要關注“民族-國家”的普遍化層面,又要關注“民族-區域”的差異化層面,將民族舞蹈學作為中國舞...
文旅融合背景下傳統舞蹈的轉型路徑探索————作者:周黔玲;王情;
摘要:近年來,傳統舞蹈“再創造”的傳承路徑成為文旅行業推動傳統文化“兩創”發展的重要抓手,圍繞傳統舞蹈的文化建設與產業化發展更是文旅融合中不可忽視的現象。這種現象在本質上促進了傳統舞蹈在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中的創造性轉化,更涉及文化產業、現代審美、市場需求等多維關聯的深層次話題。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背景分析傳統舞蹈轉型的核心力量,并在多主體賦魅的操作路徑中提出傳統舞蹈新的文化樣態,以期探索文旅融合賦能傳統文化的...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24年總目錄索引
摘要:<正>~
舞劇創作的系統性機制創新研究:以《五星出東方》為中心————作者:董寧;
摘要:在全球文化交融與技術革新的背景下,舞臺藝術創作亟需通過系統性機制創新實現文化傳承與時代價值的統一。文章以北京演藝集團出品的舞劇《五星出東方》為研究對象,探討其通過多維機制創新構建藝術生產新范式的實踐路徑。該案例證明,舞臺藝術的繁榮需以制度性創新整合資源、激活潛能,在堅守文化根脈的同時構建開放包容的創作生態,為新時代文藝精品生產提供可復制的機制樣本
論多維度認知舞蹈————作者:樸永光;
摘要:我國的當代舞蹈實踐,主要是對舞蹈的藝術維度的實踐,舞臺舞蹈作品創作、舞蹈教育、群眾舞蹈、舞蹈美育以至于對傳統舞蹈再表述的實踐也均囿于藝術維度。舞蹈實踐內部雖然也有其他維度的實踐,但總體面向較單一,多樣化不足。當前舞蹈需要與社會建構、社會需求相協調發展,故亟需推動舞蹈的多面向、多樣化實踐,也因此有必要多維度認知舞蹈。文章擬討論何為多維度認知舞蹈、如何多維度認知舞蹈、為何多維認知舞蹈等話題
素質教育舞蹈課程提升綜合高校學生自我意識的效果研究————作者:張偉;
摘要:文章探討了素質教育舞蹈課程在促進綜合高校本科生自我意識方面的效果。圍繞“身體覺醒”“課例教學”和“作品創作”三個階段的課程設計,結合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分析學生在不同教學階段中的反饋。結果表明,素質教育舞蹈課程幫助學生通過身體與思想的連接深化自我意識,還在自我意識基礎上融入情感,進行富有創造性的自我表達;能夠在進一步加深自我認知的同時,促進身心整合與發展。教學實踐與反饋分析驗證了以舞蹈創作為載體的...
舞出中國人的精氣神——論習近平文化思想與新時代舞蹈————作者:胡一峰;
摘要: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新時代以來,舞蹈藝術堅持文化自信、守正創新,推出一系列精品佳作。這些作品或關注現實生活,記錄社會發展進程,回應科技前沿動態,或植根文化傳統,開掘歷史文化寶藏,展現中華美學風范,或著眼交流互鑒,展現中國文化形象,講述人民奮進故事,多姿多彩地...
從神圣之舞到生計之舞:反排木鼓舞的文化再造與景觀重塑————作者:陳正府;冉思琴;
摘要:民間舞蹈從娛神到謀生的功能轉變,反映了文化實踐在社會變遷中的動態適應與文化轉譯。反排木鼓舞是貴州省臺江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如今已成為當地乃至貴州省的標志性文化符號。在當代“非遺”藝術實踐的影響下,反排社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進行了深刻的文化轉譯與再造。反排木鼓舞最初源自苗族每十三年舉辦一次的鼓藏節,是一種祭祀性舞蹈。隨著時代的變化,反排木鼓舞逐漸演變為兼具多重功能的非遺文化品牌與表征符...
渾脫舞考————作者:李淼;
摘要:“渾脫”的詞源意義為“囊袋”,后發展為有多種表現形式的樂舞綜合體。渾脫藝術的形成本質上是“渾脫”物品由實用功能性向藝術符號轉變的過程;借助“渾脫”樂曲風格及名稱可見其醉、武、踏、險等舞容,體現唐代純舞與其他藝術門類交融發展的規律。唐宋“渾脫隊”之間的承繼映射出胡樂雅化的過程,顯示出中華樂舞包容性和連續性等特征及渾脫藝術由俗入禮的基本發展脈絡
海外演出中梅蘭芳戲曲舞蹈的民族審美建構————作者:祝凡淇;
摘要:梅蘭芳是中國舞蹈民族審美形態自覺建構的先驅之一。訪日、訪美、訪蘇的海外演出促成了梅蘭芳以內生路徑進行中國舞蹈的民族性建構。20世紀上半葉,在新型知識分子群體的影響下,梅蘭芳對戲曲舞蹈進行雅致化改造并形成跨文化的現代審美視域。在海外演出中,梅蘭芳的戲曲舞蹈得到他者的審美認同,文化身份得以彰顯。在梅蘭芳與異域學者關于中西表演理念的對話中,戲曲舞蹈的民族審美形態及其特質得以確證和凸顯。異域學者提出的“梅...
“改作新歌”與曹植《鼙舞歌》的文本生成————作者:岳洋峰;曾智安;
摘要:曹植《鼙舞歌》五首為“依前曲改作”而成,序言中交代了當時鼙舞的發展情況,五首歌辭體現出了發德、詠功、諷諫的政治功能。曹植《鼙舞歌》五首采用“依譜填詞”的創作方式,主要表現在對經典句式的模擬與改造,與其他作品存在共用句式或相同句式,選擇以流行于世的故事入詩等方面,彰顯出濃厚的文人化特質
非具象與智性重構:包豪斯總體舞蹈劇場構想與實踐————作者:黃建新;
摘要:包豪斯戲劇工作坊在戲劇藝術方面極具先鋒性的突破與創見,往往被包豪斯工業設計領域的影響力所遮蔽。施萊默對于純形式舞蹈劇場的實踐以及格羅皮烏斯等人關于“總體劇場”的構想,早已為“總體舞蹈劇場”的推出吹響了先鋒號,他們基于“非具象空間”舞臺實踐達至“臨時共同體”劇場構型,以實現戲劇表達的“智性重構”,之于當下的舞蹈創作依然具有啟迪意義
從藝術創新到各民族共享:“哲仁嘿”的當代文化形態變遷————作者:阿木爾;崔玲玲;
摘要:“哲仁嘿”乃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流傳甚廣之民間舞蹈。其早期形態為民間游戲,烏蘭牧騎文藝工作者汲取民間游戲之文化元素,進行藝術創新,使之演化為具有代表性的舞臺舞蹈作品。舞臺化之“哲仁嘿”迅速獲得當地各民族群眾之廣泛認同與喜愛,成為各民族共同享有的大眾文化形態。該舞蹈文化形態之變遷與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結構緊密相關,其內含的審美心理、文化認同乃各民族共享之深層內在機制,是當代民族文化變遷的縮影。從藝術...
舞蹈教育專業的歷時性變遷與當代轉向————作者:張文海;靳金;
摘要:我國專業舞蹈教育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中央戲劇學院的“舞運班”和“舞研班”。至2018年,“舞蹈教育”作為特設專業進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目錄。文章通過梳理舞蹈教育專業的發展歷程,闡述“舞蹈教育”交叉學科的屬性、時代需求、發展趨勢以及學科研究前景,分析新時代舞蹈教師人才培養類型
“民族身體文化是由身體本身建構的”——汪子涵訪談————作者:汪子涵;曾婕;
摘要:2024年11月,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終評在杭州結束。本屆古典舞獲獎提名作品《狂草》的編導、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副主任、一級演員汪子涵,圍繞本屆“荷花獎”參評作品特點、中國古典舞表演教學以及創作等問題接受了本刊的訪談
“編導要有舞蹈本體的語言邏輯”——胡淮北訪談————作者:胡淮北;張延杰;
摘要:2024年11月,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終評在杭州結束。本屆古典舞獲獎提名作品《稚水微瀾》的編導、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主任胡淮北教授,圍繞本屆“荷花獎”參評作品特點、中國古典舞的發展創新以及舞種建設等問題接受了本刊的訪談
“作品的底層邏輯是作者的思想表達”——曾煥興、李志新訪談————作者:曾煥興;李志新;黃際影;
摘要:由北京舞蹈學院選送,曾煥興、李志新編創的《礪》(原名《一意孤行》)入圍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終評。編導圍繞作品創作語匯、道具多義性、韻律化方法等問題接受本刊采訪
西方記者眼中的延安舞蹈————作者:張艷;
摘要:20世紀三四十年代,西方國家一批在華記者打破國民政府新聞封鎖,先后到訪陜甘寧邊區,留下了珍貴、豐富、生動、鮮活的關于邊區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以“第三方”的視角比較客觀地記述了中國共產黨人和延安軍民以及延安文藝的故事,向世界介紹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具有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文章梳理其中關于延安文藝的原始記載,以西方記者訪問延安代表性的著述為重點,從激情澎湃的紅色舞蹈、別具一格的交誼舞、盛極一...
自我評價對青少年舞蹈學習動機的影響——基于問卷調查的實證研究————作者:包妮娜;毛新瑞;
摘要:文章旨在通過比較青少年專業舞蹈生與非舞蹈專業學生在舞蹈學習動機上的差異,探討自我評價在青少年舞蹈學習動機中的作用。通過對537名青少年的有效問卷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專業舞蹈生在情緒改善、掌握技能等內部動機方面得分顯著高于非舞蹈專業學生。中介分析進一步發現,舞蹈水平的主觀自我評價在核心自我評價與舞蹈學習動機之間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以上結果揭示了青少年積極的核心自我評價通過提升其舞蹈水平的主觀自我...
美國舞蹈高等教育“音舞相融”教學體系研究————作者:李超;蔣雯晶;
摘要:美國舞蹈高等教育始于19世紀初葉,最初脫胎于體育教育,圍繞“應該培養什么樣的舞者”這個問題,形成分別強調“人文性”與“技能性”的兩類良性競爭培養路徑。2024年QS專業排名靠前的九所美國高校的“音舞相融”課程體系注重音樂舞蹈跨學科合作,在課堂組織中重視現場伴奏和即興教學,推出支持舞蹈家與音樂家合作創作等教學實踐項目。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教育部資助“跨學科舞蹈”等項目對舞蹈高等教育產生重要影響...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舞蹈類核心期刊本來就少,審稿大概得半年才能收到回復,可能對稿子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直接拒稿,等待時間較長,并沒有給修改的機會,有可能不對路吧,目前不知道是否會收稿費。
2024-03-14 21:40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